車路士對年輕球員方式,被The Athletic記者猛烈批評

年青人世界 於 6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近期,《The Athletic》記者對車路士處理年輕球員的方式進行了嚴厲批評,指控球會將年輕才華視為資產負債表上的純粹資產,缺乏對球員職業發展的真正關注。這一批評引發了對現代足球商業化運作模式的深度反思。

「資產化」操作
《The Athletic》記者將19歲左後衞Ishé Samuels-Smith的經歷作為車路士對待年輕球員方式的典型例子。這位年輕球員的轉會經歷完美詮釋了記者所批評的「資產負債表操作」問題。

Samuels-Smith在2023年從愛華頓轉投車路士,轉會費為400萬英鎊。儘管他在車路士期間一直是U21隊長,甚至簽署了延至2031年的新合約,但他從未代表一隊上陣。2025年7月30日,他以650萬英鎊的身價轉投史特拉斯堡,一間同樣由BlueCo集團擁有的球會。

然而,這次轉會的荒誕之處在於其短暫性。在史特拉斯堡期間,Samuels-Smith僅被列入一場法甲比賽的後備名單,從未真正上陣。33天後,即9月2日,他便重返車路士,隨即被外借到史雲斯。這種快速的「賣出-買回-外借」操作模式,正是《The Athletic》記者所抨擊的將球員純粹視為會計工具的做法。

「拆彈軍團」制度的爭議
《The Athletic》記者特別批評了車路士所謂的「拆彈軍團」(bomb squad)制度。這個非正式稱呼指的是那些被認為不符合主帥戰術需求、被邊緣化的球員群體。這些球員被安排在獨立的訓練設施,使用不同的更衣室和健身房,與主力陣容完全隔離。

目前,拆彈軍團的主要成員包括史達寧和迪沙斯,捷維爾、Armando Broja和Carney Chukwuemeka
等在轉會窗尾段離開了。主帥馬利斯卡公開承認,自新球季開始以來,他從未見過史達寧或迪沙斯,兩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地進行訓練。

這種處理方式引發了對球員尊嚴和職業發展權利的質疑。法國後衞迪沙斯在Instagram上分享了拆彈軍團更衣室的照片,顯示出簡陋的設施環境,包括木製長椅、空調設備和兩扇窗戶的小型矩形空間。照片中,年輕後衞基卓斯(Alfie Gilchrist)坐在角落,雙手抱頭,充分展現了這些被邊緣化球員的沮喪情緒。

對年輕球員發展的系統性影響
《The Athletic》記者的批評不僅針對個別案例,更指向車路士整體的青訓政策。儘管車路士擁有英國最成功的青訓學院之一,過去十年來通過學院球員銷售獲得了2.1億歐元收入,位居英國第一、全球第八,但批評者認為這種純粹以盈利為導向的模式損害了年輕球員的職業發展。

車路士的策略可以總結為:以較低薪資收購年輕球星,通過長期合約分攤付款,持續輪換球員,並出售不需要的人才以獲取利潤。這種模式雖然在財務上可能合理,但忽略了人的因素。像Cesare Casadei、Renato Veiga和Carney Chukwuemeka這樣的年輕球員,都因為對有限的上陣時間感到不滿而在1月離開了車路士。

目前,車路士擁有英超聯賽中最年輕的陣容,平均年齡僅為23歲5個月。然而,這種年輕化策略的代價是許多有潛力的青訓產品無法在史丹福橋獲得應有的機會。例如,前鋒Donnell McNeilly一直是青年隊的明星射手,但由於拒絕簽署新合約而得不到一隊機會,這種惡性循環進一步說明了車路士青訓政策的問題。

總結
《The Athletic》記者對車路士的批評觸及了現代足球商業化的核心問題。雖然車路士的財務策略可能符合盈利和可持續性規則,但這種將年輕球員純粹視為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做法,不僅損害了球員的職業發展,也背離了足球運動培養人才的本質。Ishé Samuels-Smith的經歷只是這個問題的冰山一角,拆彈軍團制度的存在更是對球員尊嚴的公然漠視。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