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業餘球員輕鬆更進一步的動作:內化運動訓練成生活習慣

南港體育會 於 08/06/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運動如何有血肉地影響小編;近來生活壓抑,運動場所雖逐步開放,但還未見到大眾一起投入運動的氣氛,這編文章最主要是寫完成給予我自己閱讀「精神自……」不是,是精神飽滿之外,藉此給力予各運動人。
短短的廿七年人生,已有很多運動帶給我的精彩時刻。我認為運動是小編生命的潤滑液,潤滑我生活中所積累的鬱悶,另外運動能夠提高自身生命的完滿度,當日頭努力完成工作,總要在夜晚完成一次訓練、跟朋友踢波或去Gym房訓練,總要「郁一郁」才感到滿足。除此之外,運動可以鍛練到毅力及專注力,對目標的追求等等,能夠影響生活,訓練不但令我不容易生病,而且能令到自身外型變得更具吸引力,外表散發出正能量及陽光氣息。
記得小編小時候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一歲初病發時徵狀嚴重到面色變紫及反白眼,聽家人說我到達醫院之後,當醫護人員見到我的一刻,深知情況嚴重,我立即被送往急救,他們更向我家人說要有心理準備,不排除我就此從這地球告別。幸好地之後事情向好的方面發展,小編可以安然無恙地在這裡發佈文章,開專欄頁面分享自身對運動的想法,在這編文章主要是運動影響了我的一些經歷, 沒有資料地純粹分享一下,彼此衝擊及鼓勵一下令大家一起進步。我的家人憶起那時大部分的血管已被針筒注射藥物,當所有血管都用盡的時候,醫生最終注射在近髮線中間位置的血管,可見其嚴重性,然而我或許這由家人說及關於我的故事存在水份,或許在頭進行注射在醫學上是不可行的,如出錯請及時糾正及深感抱歉,因為這是我由細個到現在一直牢記的往事。
隨後的6-7年間病情反覆,時好時壞,起床受著鼻敏感折磨,每天都要服用藥物,大部分東西都不能吃。在校學習方面因病而經常缺席,導致學習進度大幅度落後。到了大約7歲時,爸爸深知做運動的好處,給我嘗試報名上足球課。 初踏足球場學習足球的第一堂,追逐其他隊友的皮球,走上走落搶波,之後就不知不覺愛上及學識踢足球,小時候真好,學東西是不知不覺,學習效率比大人高,可能是小時候不懂得面子是什麼一回事、見醜不如藏拙的道理,學東西總是小時候學比較容易,遺憾沒有學其他運動。再成長多一點就是踢校隊及跟球會去比賽,經歷都歷歷在目,直到現在接觸足球的時間雖然少了,始終香港人兼顧的事情太多,但在疫情前起碼維持到一星期至少有一場比賽。
二十歲時加入一隊丙組足球隊,以學習心態去面對困難,但就經常撞扳,現在憶起有不太多成功的時刻,經常坐後備席,回憶不成功總是痛苦,但錯誤總會有正面價值。現在回想最令我學到的有兩點:第一,運動有些時候不是一加一等如二,多練習與進步某程度上不一定成正比,練習的時候找出訓練目標、身份及位置定位(定義自己是那類球員:守龍、速度型、技術型、智慧型、破壞型及組識型等)找出對的問題才能定出解決方案,找出自身的缺點再加以練習或定出自身足球員類型精準練習。當時對訓練目標比較模糊,不知道從那一個位置做訓練的切入點,教練教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加入自我的想法,整個學習的自我參於度較低,進步自然較遲緩。
第二點是不需要聆聽太多或太過跟從其他人的想法才去決定做,試想做一定十一人足球隊連後備及教練團等等都三十幾人,每人給我一個意見接近思想性崩潰,愈想接近答案而問人最後最容易令到答案愈走愈遠,令到自身思緒亂了而失去焦點,使到你思想疲勞而搞不好容易放棄。
當你是一位速度型及破壞性強的球員在先決條件上已決定是比較適合打閘或打邊路,以僅餘的練習時間及次數不能容許你去發展其他未被發展的潛能,用那些時間做好一些自己精於的便以足夠,心頭高到要做Well-rounded球員是好事,當然要配合實際上容許的條件,Well-rounded球員每人都想做,理性點想一下以最快的方法最能達到想要的目標,才是理智的選擇。奈何自己當時廿歲仔,仍有多少時間去找尋摸索嗎?雖有德國及拜仁名宿拿姆(Philipp Lahm) 都要在其職業生涯上遇上哥迪奧拿(Josep "Pep" Guardiola Sala)才轉型至打中場中位置,當轉型的成功例子在現今職業足球世界少之有少,更何況自己。再者,退一萬步想,一位智慧型的球員本質上不能勝任Dirty work,我破壞性佢比那位智慧型的球員一定有更好的發揮,先決條件已決定好位置,早點定位,及早成功。
Doer永遠行得快過Thinker,亂衝亂撞撞板機會夠多反而會更快找到自身最適合的踢法,在球場上多一點歷練就多一點智慧。在足總聯賽上,總有些人看似疏於操練,略略超重,加上年紀比較大,跑起上來一定不夠後生即似我這種速度型球員,但當我埋身追掂時他們總有辦法以小技巧擺脫,另外他們傳球總有一手,放長過頭身後總會追到上氣不接下氣。位置感及時機方面又不俗,隊友找他時總會在面前出現要波。無他的,跌又跌得早過我,歷練一定比較多,所謂「食鹽多過食米」,埋頭苦幹做就可以,多意見可過濾但又不用全盤吸收,簡單一點就能建立自我踢球風格,這兩點是我從中學習到的事情。
未代會考之後,因為成績不太好的關係一心想入讀IVE工程學科基礎文憑,然而當期時連IVE學位都爭崩頭而滿位,因英文科不合格故能選擇的並不多,偶然之下只能選擇運動科的基礎文憑。大專時期開始學做Gym,跟阿Sir或跟一些比較資深的同學做Gym,空堂時間去踢足球,當時不懂攰是什麼的狀態,但好深刻的是記得第一次做Gym時,做完Bench Press之後,洗操時連花灑都舉不起。及練習完深蹲之後,上落樓梯猶如太空漫步,手一定要抓住欄桿而行,翌日起床需要接受「遲發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簡稱DOMS)的洗禮,痛不欲生,但望見自己的身形不斷變化,身體強壯起來,踢波時護球也穩陣起來,什麼都是值得。
運動選擇了小編,對於當時一個對什麼都不太追求、得過且過的小子來說,運動在適當的時候找上了我,令我接觸運動。對於我來說,運動不單是純粹技巧上或目標上的追求,而是過程中不斷地被外來的因素及壓力令到身心都超負荷,憶起當時訓練進度有效率,好快地在6個月內已做到引體上升7-8下,由零到此成績已令人鼓舞。當開始重量訓練一段時間,自我要求愈來愈高,開始不停找學習資料及瀏覽YouTube不段看片段學習,從來未如此有這種自發性學習的經驗,經常醉心研究到不知時日過,再與健身友人一起試驗方法,那時內與外都進步神速。另一樣學到的是設計訓練時間表,最簡單順序是胸、背、腳、膊休息再胸、背、腳、膊休息,一直跟著這循環走已有足夠訓練效果。每一次完成訓練後從身體及情感上都感到充實,身體感覺健康,你會不自覺建立良好作息時間及習慣,肌肉恢復需要良好的休息,小編不花費力氣與時間個人已自動地調節配合,可能是太累了而令到自身需要休息吧。
當自身身體健康時,你會更喜歡自己的身體,能夠樂此不疲地探索人生,更會冒險做一些困難的事情挑戰自己。當你的身體許可時,我們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世界那麼大,總要有身體能夠支持你走編世界各地。最寶貴的是小編在自身人生經驗上實證到有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除了帶來健康之外,訓練過程中的艱辛及困難是一些歷練,令到我們生活上無論是精神及身體都比其他人方便。當生活遇上困難,我會靠著做運動所訓練到的堅毅捱過去。當遇到工作上的一些挑戰,你會想著你所破的運動個人紀錄,提醒著我是可以完成做一些難成的事,從而建立信心在多方面幫助自身。雖然只不過是簡單的道理,但對人生本來沒有太多追求及慾望的人來說,當中蘊含的意義相當大,運動帶給人的充實感令到你會改變,大大增加我在事業上及一些To do list頂目完成的追求,每天生活盡了力就帶來滿足感。希望沒有運動習慣的你,能夠推動一下你建立運動習慣。而有運動習慣的你,路不是一個人走,同路人比你想像中多,當有一日突然間在街頭上遇上追逐戰,有操永遠比無操的容易甩身,香港人加油。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