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足球論價值投資


許多大師在寫投資心得時,喜歡以足球為場境。美資基金投資專家和作家James Montier 的Value Investing一書,以行為經濟學+價值投資作為招牌,吸金又吸睛。在這本已有12年歷史但仍然只賣硬皮、盛惠美金32大元的作品中,常以足球、籃球和美式足球為引子,風行一時,國內的翻譯版亦成為暢鎖書。

美資基金投資專家和作家James Montier 的《Value Investing》風行一時,國內的翻譯版亦成為暢鎖書。

大師喜以運動科學講投資方法,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動不如一靜
以下的例子,正是行為經濟學中常說的行動偏好,與守門員在十二碼點球時喜歡「捉路」一樣,結果是:「撲個空!」其實我也曾問過有守門員教練資格證的老友,出人意表地,他們謂現今在訓練十二碼救球時,仍然是鼓勵龍門捉兩邊路,中間不是選項。從統計概率上看,捉兩邊,有五成機會捉對,對守門員來說,運算簡單。如想像有3個可能性,那就複雜了,所以乾脆放棄其中一個選項。問題是,如果你捉正對方射中間,擋到波的機會,絕對大過你撲左右同時又估中對方,在左右兩邊的情況下,就算猜中都有很大機會是擋不住入球,下面表三正好說明一切。如果計算一下加權平均,是否應該「一動不如一靜」呢?


應用在價值投資,大師就是叫股民少賣少買,「慳返啖氣」!

自信滿滿招損失
另一個故事,是大師引用研究員聘用芝加哥大學的尖子做實驗,以美式足球為場境,測試尖子對接收訊息的多少、對自己所做的預測是否凖確的信心、和那些預測實際上是否準確,研究三者之間的關係。即是說,給學生的訊息由少(6項,如對賽成績、身高……)至多(30項,如……老豆姓乜?),訊息由寡至豐,對他們的預測的信心和準確性,有何影響。同時間,研究員也準備了一個回歸模型,同樣給模型輸入由少至多的參數,看看沒有情緒(自信心)的機器所造的預測,比起血肉之軀,成績如何。

結果是:學生贏頭輸尾。即一開始在只有6個參數之下,學生的預測較凖確; 可是,參數一多,有可能是因為學生以為數據多有助預測,自信心爆棚,高估了,也可能實際上是因為人腦搞不定資訊爆炸的場面,總之,結果是,學生的預測結果沒有多大改變(圖二),而機器反正沒情緒,參數是多多益善,預測力上升約3成(圖三)!

放在價值投資的框架下,就是說,Keep it simple, Stupid!


着重過程,别理會結果
第三則以運動科學講投資方法的故事,是Montier 指在許多奧運競技中成功運動員的訪問,記者常常會問一個奇怪的問題:「賽前你腦子裏在想什麼?你在想着金牌嗎?」一次又一次的回答是,運動員全神貫注的是比賽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他說:

……我們可以用同一個鏡頭看棒球。棒球當然是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行業……因為我們一年要上陣比賽162次(或每隔一段時間163次)。此外,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每次都贏。事實上,只贏得60%的時間是一個偉大的賽季,這個百分比遠遠超過莊家在大多數賭局的賠率。就像賭場,看起來棒球比賽是關於結果,但只要想想在一場比賽中,甚至是每一次擊球的所有過程,其實,與其說是比結果,更準確的應該是說,比賽是比較過程的高下。

應用在價值投資上,要知道,我們當然無法控制結果,但我們可以控制過程。結果自然是很重要,但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過程上,我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獲得好結果的機會。


大師這三個返璞歸真的故事,是否令你覺得「原來投資可以好簡單」呢?不過,美斯許多看似很簡單的動作,看了近20年,有多少人可以模仿成功?!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