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場睇波,除了看球場上二十二人的皮球爭逐戰外,有時候戰情膠著,眼睛總會不自主地環觀四周的東西。觀眾席的吶喊與打氣或許將你的視覺聽覺引過去,但當你看日職時,三百六十度皆飽覽的,竟是平時球場上的稀有品種──女女女女女女。
可能這樣說有點誇張,但小弟今年二月看大阪櫻花的主場比賽,入場觀眾的男女比例約是七三與八二之比。再看看香港的聯賽,細看整個旺角場,坐在你身邊的不是阿叔阿伯就是仔仔,可能十至十五個男士,才勉強找到一個女士,大多是陪伴老公或男朋友看球賽。
港女週末有時間,行街購物看戲食tea,又會否相約一眾姊妹入場睇波?看了多年本地波,這個畫面我真的沒見過,但日職竟會出現這畫面,而並非只有陪男伴入場湊熱鬧的女士。
雖然只看過一場日職,同時我的眼睛當然是集中看球賽,但總算拍下些照片,記錄了當地女球迷的睇波文化。說了一大堆開場白,現在立即去圖,我將女球迷分了五個版塊,逐一為大家介紹。
可愛小妹妹
香港小朋友的週末活動很大機會是參加各種興趣班與補習班,要花數小時在球場看球賽,只會令子女輸在起跑線。在參觀大阪飛腳的球場時,門外卻聚集了一班小妹妹,預早數小時預備入場為主隊打氣。
每位小妹妹都經過悉心打扮,背上一個藍色的啦啦球,由老師與媽媽帶領下,在低溫下預備入場打氣。她們未必知道日職足球聯賽是甚麼,進場後只看著身穿兩款不同顏色球衣的球員跑來跑去,但她們就像參加了一個嘉年華,與一眾年紀相約的朋友和同學相聚,有時候這些童年回憶比起密集的課外活動更珍貴。
話說在大阪櫻花的主場睇波時,坐在我上方的是一對父女,明顯地爸爸是櫻花的死忠,全場又叫又跳,肉緊地看比賽。身旁的女兒,穿上了櫻花的打氣衣服與頸巾,頭戴櫻花吉祥物的頭飾(一隻名叫羅比的狼),但整場比賽沒有太多反應,更不時鬧彆扭要爸爸抱抱。雖然女女可能不太享受這活動,但自小浸淫其中,說不定將來都會成為櫻花的死忠。
開賽前有幅特大橫額由上拉向下,小妹妹都有拍動與幫忙拉緊它,體驗式活動讓現場球迷樂在其中,更投入為球隊打氣。
廿四孝媽媽
小朋友當然由家長帶到球場,可能本地波都有不少爸爸帶小朋友入場,但連媽媽都入場則較少。今次來到日職,有點像是一個家庭同樂日,一家大細入場支持球隊。
開賽前一眾媽媽在大阪飛腳場館外寒暄一番,由於是午餐時間,她們一早已有預備,拿了張野餐墊,將袋裡的便當、麵包與飲品等放出來,再與一眾小妹妹在球場外野餐。東西還要安放得相當整齊,這真的是日本人的文化。
在旺角場或大球場,可能只會拿著魚蛋燒賣在場內速食,但在場外那麼悠閒渡日等待入場,真的沒有看過吧!
即使早前到大阪櫻花的專賣店閒逛,也看到在場有日本媽媽推著BB車在店內購物。究竟這些日本球隊使了甚麼魔法,連一眾媽媽都主動支持呢?
女朋友/老婆
男士們,要叫另一半入球場陪你睇波應該不容易吧!能令她入場,又會否如你一樣拚命打氣呢?
今次在場內場外我沒有特別留意情侶們的舉動,但看大阪櫻花的賽事時,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士應是與丈夫一同入場支持櫻花。她拿著一部單反相機,不斷拍下場內球員與球迷的一舉一動。
比賽進行的時候,她叫得相當肉緊,不斷用日文大叫「曜一朗、曜一朗」,我估計是球隊的8號隊長柿谷曜一朗。每當有攻門與被攻門的場面,她都全情投入,流露緊張的容顏與發出陣陣嘆氣聲。
沒有拍下這位熱血女子的神緒,但她絕對是抱著支持大阪櫻花的心態入場,不是僅僅為了陪伴丈夫。
日本妹應援團
來到這部分,先看看圖片吧!當天入場睇波,真的有不少年輕女士入場。她們更多是三五知己入場,穿上了主隊的粉紅打氣衣服。
完場後緩緩離開,從離開的通道發現有些女士在收拾打氣物品,將一些旗幟與海報摺疊好,方便下次使用。甚麼原因令女士能如此投入去支持球隊呢?
女士穿衣的選擇五花八門,球衣不會是典型的選擇,但在場的女士甘願戴上櫻花粉紅色的飾物與打氣衣,營造出一片粉紅海。打氣的落力程度不下於男士,將普遍對足球冷感的女士引進日職的世界,如果我懂日文真的想問問她們作為女士何解會如此投入賽事。
默默支持的嬸嬸
上文提到,入到大阪櫻花的場內,坐在我旁邊的除了是一位與丈夫入場的小姐外,另一邊其實是一位中老年的嬸嬸。日本人養顏有法,實在難以估算她的歲數,驟眼看約六十歲吧!
這位嬸嬸是自己一人來到球場看球賽,看到她一開始雙手高舉頸巾,與一眾球迷高歌支持大阪櫻花。去到這個年紀仍有此魄力,究竟要幾愛自己的球隊才做到呢?
全場九十分鐘的比賽,她全場站立,與其他球迷一同繼續唱歌支持球隊。可能要她解釋甚麼是越位等足球術語,她未必知曉,但論投入度她絕不輸蝕!
曾用身體語語邀請她幫我拍照,但她用手指向雙眼,示意視力不好,未能為我拍照。可能是遠視或老花吧,但其實她是否能清晰觀看老遠的球賽呢?
結語
如果我只在香港的球場睇波,此刻我實在不會有上述的觀察,寫不出這篇文章。日本的睇波文化培養已久,令不同城市內的男女老幼都全場投入,不只局限男士參與。
能開拓女士這個市場,對於整個球市與入座率定能有裨益。香港的球賽能增加女士入場的比例,相信亦能直接令更多男球迷入場,相得益彰,但更重要是真正做到全民參與,一同發展香港足球。
支持更多地道小品,即Like「球場二三事」!
回帶閱讀:
【日職初探筆記】第一章:大阪市球衣精品搜購攻略
【日職初探筆記】第二章:O Osaka ! 大阪櫻花的主場氣勢
【日職初探筆記】第三章:遊走大阪飛腳博物館 開賽前場外的眾生相
可能這樣說有點誇張,但小弟今年二月看大阪櫻花的主場比賽,入場觀眾的男女比例約是七三與八二之比。再看看香港的聯賽,細看整個旺角場,坐在你身邊的不是阿叔阿伯就是仔仔,可能十至十五個男士,才勉強找到一個女士,大多是陪伴老公或男朋友看球賽。
港女週末有時間,行街購物看戲食tea,又會否相約一眾姊妹入場睇波?看了多年本地波,這個畫面我真的沒見過,但日職竟會出現這畫面,而並非只有陪男伴入場湊熱鬧的女士。
雖然只看過一場日職,同時我的眼睛當然是集中看球賽,但總算拍下些照片,記錄了當地女球迷的睇波文化。說了一大堆開場白,現在立即去圖,我將女球迷分了五個版塊,逐一為大家介紹。
可愛小妹妹
香港小朋友的週末活動很大機會是參加各種興趣班與補習班,要花數小時在球場看球賽,只會令子女輸在起跑線。在參觀大阪飛腳的球場時,門外卻聚集了一班小妹妹,預早數小時預備入場為主隊打氣。
每位小妹妹都經過悉心打扮,背上一個藍色的啦啦球,由老師與媽媽帶領下,在低溫下預備入場打氣。她們未必知道日職足球聯賽是甚麼,進場後只看著身穿兩款不同顏色球衣的球員跑來跑去,但她們就像參加了一個嘉年華,與一眾年紀相約的朋友和同學相聚,有時候這些童年回憶比起密集的課外活動更珍貴。
話說在大阪櫻花的主場睇波時,坐在我上方的是一對父女,明顯地爸爸是櫻花的死忠,全場又叫又跳,肉緊地看比賽。身旁的女兒,穿上了櫻花的打氣衣服與頸巾,頭戴櫻花吉祥物的頭飾(一隻名叫羅比的狼),但整場比賽沒有太多反應,更不時鬧彆扭要爸爸抱抱。雖然女女可能不太享受這活動,但自小浸淫其中,說不定將來都會成為櫻花的死忠。
開賽前有幅特大橫額由上拉向下,小妹妹都有拍動與幫忙拉緊它,體驗式活動讓現場球迷樂在其中,更投入為球隊打氣。
廿四孝媽媽
小朋友當然由家長帶到球場,可能本地波都有不少爸爸帶小朋友入場,但連媽媽都入場則較少。今次來到日職,有點像是一個家庭同樂日,一家大細入場支持球隊。
開賽前一眾媽媽在大阪飛腳場館外寒暄一番,由於是午餐時間,她們一早已有預備,拿了張野餐墊,將袋裡的便當、麵包與飲品等放出來,再與一眾小妹妹在球場外野餐。東西還要安放得相當整齊,這真的是日本人的文化。
在旺角場或大球場,可能只會拿著魚蛋燒賣在場內速食,但在場外那麼悠閒渡日等待入場,真的沒有看過吧!
即使早前到大阪櫻花的專賣店閒逛,也看到在場有日本媽媽推著BB車在店內購物。究竟這些日本球隊使了甚麼魔法,連一眾媽媽都主動支持呢?
女朋友/老婆
男士們,要叫另一半入球場陪你睇波應該不容易吧!能令她入場,又會否如你一樣拚命打氣呢?
今次在場內場外我沒有特別留意情侶們的舉動,但看大阪櫻花的賽事時,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士應是與丈夫一同入場支持櫻花。她拿著一部單反相機,不斷拍下場內球員與球迷的一舉一動。
比賽進行的時候,她叫得相當肉緊,不斷用日文大叫「曜一朗、曜一朗」,我估計是球隊的8號隊長柿谷曜一朗。每當有攻門與被攻門的場面,她都全情投入,流露緊張的容顏與發出陣陣嘆氣聲。
沒有拍下這位熱血女子的神緒,但她絕對是抱著支持大阪櫻花的心態入場,不是僅僅為了陪伴丈夫。
日本妹應援團
來到這部分,先看看圖片吧!當天入場睇波,真的有不少年輕女士入場。她們更多是三五知己入場,穿上了主隊的粉紅打氣衣服。
完場後緩緩離開,從離開的通道發現有些女士在收拾打氣物品,將一些旗幟與海報摺疊好,方便下次使用。甚麼原因令女士能如此投入去支持球隊呢?
女士穿衣的選擇五花八門,球衣不會是典型的選擇,但在場的女士甘願戴上櫻花粉紅色的飾物與打氣衣,營造出一片粉紅海。打氣的落力程度不下於男士,將普遍對足球冷感的女士引進日職的世界,如果我懂日文真的想問問她們作為女士何解會如此投入賽事。
默默支持的嬸嬸
上文提到,入到大阪櫻花的場內,坐在我旁邊的除了是一位與丈夫入場的小姐外,另一邊其實是一位中老年的嬸嬸。日本人養顏有法,實在難以估算她的歲數,驟眼看約六十歲吧!
這位嬸嬸是自己一人來到球場看球賽,看到她一開始雙手高舉頸巾,與一眾球迷高歌支持大阪櫻花。去到這個年紀仍有此魄力,究竟要幾愛自己的球隊才做到呢?
全場九十分鐘的比賽,她全場站立,與其他球迷一同繼續唱歌支持球隊。可能要她解釋甚麼是越位等足球術語,她未必知曉,但論投入度她絕不輸蝕!
曾用身體語語邀請她幫我拍照,但她用手指向雙眼,示意視力不好,未能為我拍照。可能是遠視或老花吧,但其實她是否能清晰觀看老遠的球賽呢?
結語
如果我只在香港的球場睇波,此刻我實在不會有上述的觀察,寫不出這篇文章。日本的睇波文化培養已久,令不同城市內的男女老幼都全場投入,不只局限男士參與。
能開拓女士這個市場,對於整個球市與入座率定能有裨益。香港的球賽能增加女士入場的比例,相信亦能直接令更多男球迷入場,相得益彰,但更重要是真正做到全民參與,一同發展香港足球。
支持更多地道小品,即Like「球場二三事」!
回帶閱讀:
【日職初探筆記】第一章:大阪市球衣精品搜購攻略
【日職初探筆記】第二章:O Osaka ! 大阪櫻花的主場氣勢
【日職初探筆記】第三章:遊走大阪飛腳博物館 開賽前場外的眾生相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