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復賽後首仗賽和熱刺,曼聯已經不知不覺在各項賽事取得5連勝,狀態火熱。而且,自從確立正選11人之後(連續4場聯賽正選陣容一樣),球隊的進攻表現大有改善,特別在進入final third範圍後,球員分工比以往清晰,前場傳接配合越來越流暢:般奴費南迪斯掌控球權,指揮隊友,並作致命傳送;普巴中路推進/補位和左右分邊;梳爾落底傳中/cut back或斜走入half space區域牽制對手;華舒福斜插/直線衝擊;格連活盤球內切和起腳;馬斯亞墮後串連,跟隊友短傳入滲。至於防守方面,基於對方整體實力一般,攻力有限,現階段未能考驗曼聯防線。
只不過,在現今講求buildup play的年代,曼聯球員的整體表現一直未如理想,當中涉及門將迪基亞處理腳下球能力一般,不善於地面組織,中堅跟防中在傳接配合上經常出現誤差等問題。就以今場對阿士東維拉為例,曼聯的buildup play仍未見改善。
1)企位生硬,依靠個人突圍而出
阿士東維拉今場的前場壓迫做得不錯,經常派出6至7位球員向曼聯的防線進行迫搶。只不過,這種壓迫戰術在現今球壇已經司空見慣,問題反而來自曼聯球員本身。
由兩閘回後給中堅,中堅回後給迪基亞,後者再直線傳給防中,這條設定的傳球路線(黃色箭咀)早已被對手(甚至球迷)看穿,而阿士東維拉當然早有部署。
經過一輪壓迫,終於等到皮球傳到馬迪腳下,薩馬達便立即加速回追馬迪,最終亦成功搶回皮球。曼聯這次後場buildup play之所以失敗,原因有二:一是球員企位生硬,無論是雲比沙卡,連迪洛夫,以至墮後迎球的般奴費南迪斯,全都原地踏步(紅色三角形),沒有現位,令馬迪只能向前推進(黃色箭咀)。二是由於一對中堅連迪洛夫和麥奎亞之間相距太闊,一旦馬迪的腳下球被搶(藍色正方形內三對一),對方便可長驅直進,而連迪洛夫此刻亦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從右邊移入中路(藍色箭咀)。
2)傳接配合不足,後場危機四伏
普巴在後場禁區角控球,但由於連迪洛夫被薩馬達盯緊(紅圈),基亞利殊和艾加斯在禁區頂準備上搶兼夾擊馬迪(紅色箭咀),令普巴的傳球選擇只剩下雲比沙卡一人。而當皮球傳到雲比沙卡時,格連活便立即從右邊回後協助。
當格連活控球後,普巴便立即上前協助(黃色箭咀),而格連活亦第一時間傳給普巴(藍色箭咀)。只不過,由於傳球路線出現偏差,普巴被麥甘尼搶得先機,失去球權,被後者在中路推進。
牽一髮動全身是曼聯這次buildup play的失敗主因:當普巴上前迎球時,雲比沙卡,連迪洛夫和馬迪全都原地踏步,未有推前防線協助,同時亦被對方4名球員看管(黃色方格)。其後,當麥甘尼搶得皮球時,馬迪便需要上搶(黑色箭咀),而麥奎亞亦需移向右邊補位(紫色箭咀)。這種後場傳接配合失誤在近年曼聯賽事中已經多次出現,不但危機四伏,亦因防線失位而被對方有機可乘。
格連活的重要性
賽後,或許球迷仍把焦點放在般奴費南迪斯跟安斯干沙之間的12碼判決,但其實格連活才是曼聯製造第一個入球的關鍵。
當時曼聯後場受制於對方人盯人戰術(紅線),令迪基亞不得不大腳長傳,而格連活在對方前後夾擊下亦能順利控球(黃圈)。
格連活略帶運氣下擺脫對手,然後長推直進(黃色箭咀),依靠個人能力在球隊受壓下突圍而出。
當進入對方後半場,馬斯亞便作勢斜走(黃色箭咀),而格連活見狀亦第一時間直線傳給馬斯亞入攝(紅色箭咀),然後再輾轉由般奴費南迪斯博得12碼。
相比於馬斯亞背身頂住對方中堅的力度不足,經常被撞至甩掉腳下球;華舒福主要依靠速度衝過對手,而格連活卻能靈巧地轉身擺脫對手,這種背身小技術正是現時曼聯前場球員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格連活的射術亦以技巧取勝,接近南美球員風格,換句話說,主要射向對方門將的下三路,而非「中腰波」或上三路位置。這做法看似軟弱無力,但卻迫使對方門將必須「落地」或訓身撲救,同時亦因為「地波」關係,門將撲出後除非皮球出了底線,否則隊友便可衝前補射,這跟上三路有所不同。
以下是格連活在今季所有賽事的入球片段(但不包括今場對阿士東維拉的入球)https://youtu.be/XYRCwJi-e30
不難發現,當格連活在禁區位置控球後都會慣性利用插花為自己創造一至兩步的推進空間,避免因皮球太黐腳影響發力,然後順勢起腳。而且,左右腳都擁有一定射術的優勢亦令對方更難防範。
以下是格連活於上季和今季的聯賽射門紀錄,截至目前為止,格連活已經射入9個聯賽入球,比expected goal 的2.7球更多出5.3球!
以下是今季英超球員的射門命中率圖表,格連活以54.5%排第一位(33次起腳,18次射中目標)。
以下是今季英超球員入球(非12碼)跟expected goal之間的比較:當中馬斯亞以6.1球排首位,而格連活則以5.3球排第4位。
由此可見,年僅19歲的格連活已經展示出驚人的射術,逐步由蘇斯克查手中的秘密武器變成球隊的主力射手。
只不過,在現今講求buildup play的年代,曼聯球員的整體表現一直未如理想,當中涉及門將迪基亞處理腳下球能力一般,不善於地面組織,中堅跟防中在傳接配合上經常出現誤差等問題。就以今場對阿士東維拉為例,曼聯的buildup play仍未見改善。
1)企位生硬,依靠個人突圍而出
阿士東維拉今場的前場壓迫做得不錯,經常派出6至7位球員向曼聯的防線進行迫搶。只不過,這種壓迫戰術在現今球壇已經司空見慣,問題反而來自曼聯球員本身。
由兩閘回後給中堅,中堅回後給迪基亞,後者再直線傳給防中,這條設定的傳球路線(黃色箭咀)早已被對手(甚至球迷)看穿,而阿士東維拉當然早有部署。
經過一輪壓迫,終於等到皮球傳到馬迪腳下,薩馬達便立即加速回追馬迪,最終亦成功搶回皮球。曼聯這次後場buildup play之所以失敗,原因有二:一是球員企位生硬,無論是雲比沙卡,連迪洛夫,以至墮後迎球的般奴費南迪斯,全都原地踏步(紅色三角形),沒有現位,令馬迪只能向前推進(黃色箭咀)。二是由於一對中堅連迪洛夫和麥奎亞之間相距太闊,一旦馬迪的腳下球被搶(藍色正方形內三對一),對方便可長驅直進,而連迪洛夫此刻亦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從右邊移入中路(藍色箭咀)。
2)傳接配合不足,後場危機四伏
普巴在後場禁區角控球,但由於連迪洛夫被薩馬達盯緊(紅圈),基亞利殊和艾加斯在禁區頂準備上搶兼夾擊馬迪(紅色箭咀),令普巴的傳球選擇只剩下雲比沙卡一人。而當皮球傳到雲比沙卡時,格連活便立即從右邊回後協助。
當格連活控球後,普巴便立即上前協助(黃色箭咀),而格連活亦第一時間傳給普巴(藍色箭咀)。只不過,由於傳球路線出現偏差,普巴被麥甘尼搶得先機,失去球權,被後者在中路推進。
牽一髮動全身是曼聯這次buildup play的失敗主因:當普巴上前迎球時,雲比沙卡,連迪洛夫和馬迪全都原地踏步,未有推前防線協助,同時亦被對方4名球員看管(黃色方格)。其後,當麥甘尼搶得皮球時,馬迪便需要上搶(黑色箭咀),而麥奎亞亦需移向右邊補位(紫色箭咀)。這種後場傳接配合失誤在近年曼聯賽事中已經多次出現,不但危機四伏,亦因防線失位而被對方有機可乘。
格連活的重要性
賽後,或許球迷仍把焦點放在般奴費南迪斯跟安斯干沙之間的12碼判決,但其實格連活才是曼聯製造第一個入球的關鍵。
當時曼聯後場受制於對方人盯人戰術(紅線),令迪基亞不得不大腳長傳,而格連活在對方前後夾擊下亦能順利控球(黃圈)。
格連活略帶運氣下擺脫對手,然後長推直進(黃色箭咀),依靠個人能力在球隊受壓下突圍而出。
當進入對方後半場,馬斯亞便作勢斜走(黃色箭咀),而格連活見狀亦第一時間直線傳給馬斯亞入攝(紅色箭咀),然後再輾轉由般奴費南迪斯博得12碼。
相比於馬斯亞背身頂住對方中堅的力度不足,經常被撞至甩掉腳下球;華舒福主要依靠速度衝過對手,而格連活卻能靈巧地轉身擺脫對手,這種背身小技術正是現時曼聯前場球員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格連活的射術亦以技巧取勝,接近南美球員風格,換句話說,主要射向對方門將的下三路,而非「中腰波」或上三路位置。這做法看似軟弱無力,但卻迫使對方門將必須「落地」或訓身撲救,同時亦因為「地波」關係,門將撲出後除非皮球出了底線,否則隊友便可衝前補射,這跟上三路有所不同。
以下是格連活在今季所有賽事的入球片段(但不包括今場對阿士東維拉的入球)https://youtu.be/XYRCwJi-e30
不難發現,當格連活在禁區位置控球後都會慣性利用插花為自己創造一至兩步的推進空間,避免因皮球太黐腳影響發力,然後順勢起腳。而且,左右腳都擁有一定射術的優勢亦令對方更難防範。
以下是格連活於上季和今季的聯賽射門紀錄,截至目前為止,格連活已經射入9個聯賽入球,比expected goal 的2.7球更多出5.3球!
以下是今季英超球員的射門命中率圖表,格連活以54.5%排第一位(33次起腳,18次射中目標)。
以下是今季英超球員入球(非12碼)跟expected goal之間的比較:當中馬斯亞以6.1球排首位,而格連活則以5.3球排第4位。
由此可見,年僅19歲的格連活已經展示出驚人的射術,逐步由蘇斯克查手中的秘密武器變成球隊的主力射手。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