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卡斯美路說起
15/16球季,賓尼迪斯從波圖召回卡斯米路並在歐聯賽事加以重用,但可惜在面對更衣室人事問題以及跟當地傳媒和球迷關係處理不好,加上在國家打吡大敗4球,最終在2016年1月被辭去職務。
註:國家打吡一戰,有傳賓尼迪斯當時會安排卡斯米路擔任正選,但卻為了「順應民意」,竟排出跟當地媒體賽前報導的陣容。
(當地親皇馬報章在賽前就有關國家打吡的正選陣容向球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球迷傾向中場線用上摩迪和卻奧斯,卡斯美路擔任後備)
然後施丹於2016年1月接任,在球季衝刺階段將卡斯美路委以重任,聯同摩迪,卻奧斯組成攻守兼備的三人中場線,配合攻擊組合BBC,成功贏得當屆歐聯冠軍。
下圖是15/16球季皇馬陣容,4-3-3陣式
值得留意的是,當屆是BBC組合在皇馬一同正選的最後一季,三人合共射入98球,當中C.朗拿度射入51球,賓施馬射入28球,巴爾射入19球。
卡斯美路的作用:
1)墜後協助buildup play,讓兩閘壓上
2)利用閱讀球賽能力早在中場截斷傳送,令摩迪和卻奧斯專注組織工作
3)死球後上頭鎚,遠射
下圖是皇馬buildup play時,卡斯美路的位置。當發動攻勢時,卡斯美路墮後組成第三中堅,陣式由4-3-3轉為3-4-3。
伊斯高的作用
16/17球季,巴爾長期受小腿傷患困擾,施丹安排C.朗拿度和賓施馬組成雙箭頭,並在中前場加插伊斯高,但沒有限制其位置(類似前場自由人)。
下圖是皇馬16/17球季正選陣容,4-4-2陣式
由於伊斯高的活動範圍不受限制,可以在邊線跟馬些路輪流上前到大禁區角作45度傳中給雙箭頭,又可利用熟練的盤帶過人技巧於邊線的小範圍作突破。當客串右翼時,則引球切入禁區頂位置跟雙箭頭作撞牆配合或跟摩迪互傳走位組織攻勢。
在中路方面,伊斯高主要活躍於身後三人中場跟雙箭頭之間的空檔(space between line),負責球隊中前場的皮球過渡和致命直線。
下圖是伊斯高在反擊中分邊給賓施馬
下圖是伊斯高直線傳給C.朗拿度單刀
除此之外,伊斯高在中場區域的橫向無球走動,亦成功激活了傳送樞鈕卻奧斯和摩迪,令兩人多了一個可信賴的出球接應點。
下圖是高華錫直線傳給伊斯高單刀
菱形中場
四名中場透過不斷互傳接應來控制比賽局面,確保球隊取得絕對的中場統治力。卻奧斯控制節奏和轉向,亦負責處理角球和遠距離自由球,摩迪在中場推進突破和變奏,特別在陣地戰中老鼠拉龜情況,球隊非常依賴摩迪的變速突破,至於有關卡斯美路和伊斯高的作用在上文已經交代過。
下圖是皇馬Buildup play,菱形中場的位置圖
當控制節奏時,四名中場會把菱形收窄,作近距離互傳,讓兩閘慢慢壓上前半場。
下圖黑色虛線是兩閘走動路線,黃色線是傳球路線,黑色實線是四名中場換位路線
而當四人位置逐步由中場線進入對方final third時,便會把菱形放大,亦是球隊展開進攻的開端。
下圖分析了皇馬陣地戰的進攻套路
黑色虛線是兩閘走動路線,黃色線是傳球路線,黑色實線是四名中場換位路線
1)當皮球運向左路時,卻奧斯,馬些路,便會聯同伊斯高一起透過準繩度頗高的第一時間三角傳接配合換位製造傳中機會。
2)假若左邊運作不順,馬些路便會轉向到右路繼續進攻,此時摩迪便會跟卡華積和賓施馬在右路策動攻勢。
3)中路方面,卡斯米路會上前至對方30碼區域捕捉解圍後的第二點,準備隨時起腳遠射。另外,C.朗拿度亦會在組織過程中跟隊友互傳配合,假如出現空位便會順勢內切入中路抽射。
如是者,四名中場便透過不斷橫向傳球,撞牆,三角短傳來掌控節奏,然後看準機會分向兩邊再傳中給前鋒搶點攻門。
除此之外,摩迪,卻奧斯,伊斯高,經常在陣地戰中組成三角形,擴闊傳控區域,而隊友則從旁入攝。
另一方面,傳中x頭鎚,一直是施丹執教皇馬時於聯賽的主要入球套路:
15/16球季,35次傳中助攻,20.9% 入球來自頭鎚
16/17球季,30次傳中助攻,25%入球來自頭鎚
17/18球季,14次傳中助攻,14.8% 入球來自頭鎚
菱形中場防守企位
防守時,四人會先把菱形放大,伊斯高,卻奧斯,聯同C.朗拿度和賓施馬,在前場向對手施壓。
下圖中,C.朗拿度和賓施馬會向對方中堅對位遮線,伊斯高看管對方防中,卻奧斯和摩迪會拉闊至兩邊。
當對方進入皇馬後半場時,四人便會把菱形收窄,卡斯米路鎮守禁區頂,卻奧斯和摩迪收入兩邊half spaces,伊斯高則在中圈後半圓纏繞對方中場。
用人眼光
在17/18球季起步階段,伊斯高和阿辛斯奧一同正選上陣,前者被安排在三中場偏左位置,而後者則擔任左翼。但施丹漸漸發現兩人在球權分配上出現問題,影響左路進攻。其後在球季中後段開始安排兩人輪流正選上陣,又或在下半場入替對方,此舉亦成為球隊在歐聯淘汰賽的關鍵。
預判比賽形勢準確
17/18球季歐聯16強對PSG,顯示出施丹對於比賽形勢推演的超強掌控力。
下圖是16強首回合對PSG的正選陣容,繼續用上菱形中場線
皇馬在上半場透過傳控來掌控比賽節奏,然後當對方在下半場66分鐘收起卡雲尼換入蒙尼亞後,施丹立即在68分鐘以巴爾換出賓施馬,加強側擊力,眼見比賽形勢慢慢重回自己手中,便在完場前10分鐘收起卡斯美路,伊斯高,再換入阿辛斯奧,華斯基斯,進一步透過邊線衝擊務求在剩餘時間內解決對手,最終亦成功在左邊邊線製造兩個入球。
下圖是該場比賽C.朗拿度射入2:1前的過程,當時阿辛斯奧在左邊準備推落底線傳中,巴爾便overlap分散對方注意力,然後阿辛斯奧立即傳中給C.朗拿度撞射。
下圖是該場比賽馬些路射入3:1前的過程,當時馬些路,阿辛斯奧,巴爾,三人在左邊進行小組配合,但馬些路突然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橫身走入禁區,最終接應阿辛斯奧傳中射入。
來到次回合皇馬帶著3:1優勢,施丹卻起用高華錫和卡斯米路組成雙防中,堵塞對方中路直線傳送,兩翼換上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利用衝擊力牽制對方兩閘。試問當今世上,又有幾多位領隊膽敢在大戰當中同時收起卻奧斯和摩迪?此舉除了顯示出施丹對對方戰術擁有透徹了解之外,亦反映出對陣中球員能力的肯定。
下圖是16強次回合對PSG的正選陣容
然後來到4強首回合作客拜仁,施丹在半場以阿辛斯奧入替伊斯高,配合右翼華斯基斯打反擊,最終二人合力炮製2:1的入球。
無可否認,17/18球季的歐聯三連冠存在一定運氣成份,特別在淘汰賽階段對方所有皇牌都巧合地缺陣:例如16強對PSG的次回合對方有尼馬缺陣;8強對祖雲達斯的首回合時戴巴拿領紅牌離場,次回合被對方追成3:3,正當面臨出局之際,卻在完場前出現一個爭議性12碼;4強對拜仁首回合時對方有洛賓缺陣,謝路美保定傷出,決賽對利物浦時沙治奧拉莫斯刻意弄傷沙拿手肩,但卻連一張黃牌也沒有被判罰。
上半場穩住局面,下半場看準形勢突然加快節奏打破僵局,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證明施丹調兵遣將的能力比以往成熟,對比賽形勢的預判更是從球員年代日積月累的經驗之談。
讓對手羨慕的豪華後備席
後備殺手摩拉達,教炮手占士洛迪古斯,華斯基斯不知疲倦的右路進襲,對拜仁時更曾客串右閘;阿辛斯奧集技術與速度在左路施展致命一傳和遠程炮;中路推進器高華錫強於加快節奏衝散對方中路防線;萬金油拿祖穩打穩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踢法讓隊友安心上前進攻;巴爾經過斷斷續續的小腿傷患令爆發力下跌不少,但作為輪換棋子,已經足以在下半場趁對方體力下降時給予致命一擊。
上述球員都有能力在其他球會爭奪正選,反映出皇馬兵源充足之外,施丹在更衣室內的壓場感更令球員全心全意為他拼盡全力。
除了臨場比賽戰術之外,施丹的幕後班底和半場Team talk亦是成功關鍵。
2016年夏天,皇馬從里昂簽下體能教練Antonio Pintus(下圖左)。翻查紀錄,原來施丹跟Antonio Pintus 早於96-98年期間已在祖雲達斯合作過。根據皇馬官方資料顯示,Antonio Pintus是球隊近年在歐聯淘汰賽階段提升球員體能的關鍵人物。
Team talk
以下是16/17球季歐聯決賽對祖雲達斯,(上半場1:1),施丹在半場休息時跟球員的對話
經過7分鐘休息後,施丹的對話有兩大重點:
1)防守要進取
祖雲達斯進攻時踢4-4-2,文素基治和丹尼爾從兩邊壓上,施丹命令球員要迫他們退後,特別提到伊斯高需要在左邊防守進取一點。
2)搶回球權時,留意space between line區域,安排摩迪和伊斯高走進此範圍,而兩邊就交給馬些路和卡華積,前場由C朗作起動,賓施馬跟隨,情況就如同過去一週練習時一樣
結果,皇馬球員就根據上述過程射入3:1的入球。
紅褲子出生,登上球王寶座,球員年代贏盡所有,對比賽敏銳的洞察力,看透球員實力,以及在更衣室內的壓場感,全都令施丹與別不同,成為首位歐聯三連冠的領隊。
各位球迷亦可到Youtube搜尋 - 戰術TSA,觀看今集戰術影片分析。
又或瀏覽以下Facebook 專頁 - 戰術TSA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ach/戰術TSA-389071711722604/
15/16球季,賓尼迪斯從波圖召回卡斯米路並在歐聯賽事加以重用,但可惜在面對更衣室人事問題以及跟當地傳媒和球迷關係處理不好,加上在國家打吡大敗4球,最終在2016年1月被辭去職務。
註:國家打吡一戰,有傳賓尼迪斯當時會安排卡斯米路擔任正選,但卻為了「順應民意」,竟排出跟當地媒體賽前報導的陣容。
(當地親皇馬報章在賽前就有關國家打吡的正選陣容向球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球迷傾向中場線用上摩迪和卻奧斯,卡斯美路擔任後備)
然後施丹於2016年1月接任,在球季衝刺階段將卡斯美路委以重任,聯同摩迪,卻奧斯組成攻守兼備的三人中場線,配合攻擊組合BBC,成功贏得當屆歐聯冠軍。
下圖是15/16球季皇馬陣容,4-3-3陣式
值得留意的是,當屆是BBC組合在皇馬一同正選的最後一季,三人合共射入98球,當中C.朗拿度射入51球,賓施馬射入28球,巴爾射入19球。
卡斯美路的作用:
1)墜後協助buildup play,讓兩閘壓上
2)利用閱讀球賽能力早在中場截斷傳送,令摩迪和卻奧斯專注組織工作
3)死球後上頭鎚,遠射
下圖是皇馬buildup play時,卡斯美路的位置。當發動攻勢時,卡斯美路墮後組成第三中堅,陣式由4-3-3轉為3-4-3。
伊斯高的作用
16/17球季,巴爾長期受小腿傷患困擾,施丹安排C.朗拿度和賓施馬組成雙箭頭,並在中前場加插伊斯高,但沒有限制其位置(類似前場自由人)。
下圖是皇馬16/17球季正選陣容,4-4-2陣式
由於伊斯高的活動範圍不受限制,可以在邊線跟馬些路輪流上前到大禁區角作45度傳中給雙箭頭,又可利用熟練的盤帶過人技巧於邊線的小範圍作突破。當客串右翼時,則引球切入禁區頂位置跟雙箭頭作撞牆配合或跟摩迪互傳走位組織攻勢。
在中路方面,伊斯高主要活躍於身後三人中場跟雙箭頭之間的空檔(space between line),負責球隊中前場的皮球過渡和致命直線。
下圖是伊斯高在反擊中分邊給賓施馬
下圖是伊斯高直線傳給C.朗拿度單刀
除此之外,伊斯高在中場區域的橫向無球走動,亦成功激活了傳送樞鈕卻奧斯和摩迪,令兩人多了一個可信賴的出球接應點。
下圖是高華錫直線傳給伊斯高單刀
菱形中場
四名中場透過不斷互傳接應來控制比賽局面,確保球隊取得絕對的中場統治力。卻奧斯控制節奏和轉向,亦負責處理角球和遠距離自由球,摩迪在中場推進突破和變奏,特別在陣地戰中老鼠拉龜情況,球隊非常依賴摩迪的變速突破,至於有關卡斯美路和伊斯高的作用在上文已經交代過。
下圖是皇馬Buildup play,菱形中場的位置圖
當控制節奏時,四名中場會把菱形收窄,作近距離互傳,讓兩閘慢慢壓上前半場。
下圖黑色虛線是兩閘走動路線,黃色線是傳球路線,黑色實線是四名中場換位路線
而當四人位置逐步由中場線進入對方final third時,便會把菱形放大,亦是球隊展開進攻的開端。
下圖分析了皇馬陣地戰的進攻套路
黑色虛線是兩閘走動路線,黃色線是傳球路線,黑色實線是四名中場換位路線
1)當皮球運向左路時,卻奧斯,馬些路,便會聯同伊斯高一起透過準繩度頗高的第一時間三角傳接配合換位製造傳中機會。
2)假若左邊運作不順,馬些路便會轉向到右路繼續進攻,此時摩迪便會跟卡華積和賓施馬在右路策動攻勢。
3)中路方面,卡斯米路會上前至對方30碼區域捕捉解圍後的第二點,準備隨時起腳遠射。另外,C.朗拿度亦會在組織過程中跟隊友互傳配合,假如出現空位便會順勢內切入中路抽射。
如是者,四名中場便透過不斷橫向傳球,撞牆,三角短傳來掌控節奏,然後看準機會分向兩邊再傳中給前鋒搶點攻門。
除此之外,摩迪,卻奧斯,伊斯高,經常在陣地戰中組成三角形,擴闊傳控區域,而隊友則從旁入攝。
另一方面,傳中x頭鎚,一直是施丹執教皇馬時於聯賽的主要入球套路:
15/16球季,35次傳中助攻,20.9% 入球來自頭鎚
16/17球季,30次傳中助攻,25%入球來自頭鎚
17/18球季,14次傳中助攻,14.8% 入球來自頭鎚
菱形中場防守企位
防守時,四人會先把菱形放大,伊斯高,卻奧斯,聯同C.朗拿度和賓施馬,在前場向對手施壓。
下圖中,C.朗拿度和賓施馬會向對方中堅對位遮線,伊斯高看管對方防中,卻奧斯和摩迪會拉闊至兩邊。
當對方進入皇馬後半場時,四人便會把菱形收窄,卡斯米路鎮守禁區頂,卻奧斯和摩迪收入兩邊half spaces,伊斯高則在中圈後半圓纏繞對方中場。
用人眼光
在17/18球季起步階段,伊斯高和阿辛斯奧一同正選上陣,前者被安排在三中場偏左位置,而後者則擔任左翼。但施丹漸漸發現兩人在球權分配上出現問題,影響左路進攻。其後在球季中後段開始安排兩人輪流正選上陣,又或在下半場入替對方,此舉亦成為球隊在歐聯淘汰賽的關鍵。
預判比賽形勢準確
17/18球季歐聯16強對PSG,顯示出施丹對於比賽形勢推演的超強掌控力。
下圖是16強首回合對PSG的正選陣容,繼續用上菱形中場線
皇馬在上半場透過傳控來掌控比賽節奏,然後當對方在下半場66分鐘收起卡雲尼換入蒙尼亞後,施丹立即在68分鐘以巴爾換出賓施馬,加強側擊力,眼見比賽形勢慢慢重回自己手中,便在完場前10分鐘收起卡斯美路,伊斯高,再換入阿辛斯奧,華斯基斯,進一步透過邊線衝擊務求在剩餘時間內解決對手,最終亦成功在左邊邊線製造兩個入球。
下圖是該場比賽C.朗拿度射入2:1前的過程,當時阿辛斯奧在左邊準備推落底線傳中,巴爾便overlap分散對方注意力,然後阿辛斯奧立即傳中給C.朗拿度撞射。
下圖是該場比賽馬些路射入3:1前的過程,當時馬些路,阿辛斯奧,巴爾,三人在左邊進行小組配合,但馬些路突然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橫身走入禁區,最終接應阿辛斯奧傳中射入。
來到次回合皇馬帶著3:1優勢,施丹卻起用高華錫和卡斯米路組成雙防中,堵塞對方中路直線傳送,兩翼換上阿辛斯奧和華斯基斯,利用衝擊力牽制對方兩閘。試問當今世上,又有幾多位領隊膽敢在大戰當中同時收起卻奧斯和摩迪?此舉除了顯示出施丹對對方戰術擁有透徹了解之外,亦反映出對陣中球員能力的肯定。
下圖是16強次回合對PSG的正選陣容
然後來到4強首回合作客拜仁,施丹在半場以阿辛斯奧入替伊斯高,配合右翼華斯基斯打反擊,最終二人合力炮製2:1的入球。
無可否認,17/18球季的歐聯三連冠存在一定運氣成份,特別在淘汰賽階段對方所有皇牌都巧合地缺陣:例如16強對PSG的次回合對方有尼馬缺陣;8強對祖雲達斯的首回合時戴巴拿領紅牌離場,次回合被對方追成3:3,正當面臨出局之際,卻在完場前出現一個爭議性12碼;4強對拜仁首回合時對方有洛賓缺陣,謝路美保定傷出,決賽對利物浦時沙治奧拉莫斯刻意弄傷沙拿手肩,但卻連一張黃牌也沒有被判罰。
上半場穩住局面,下半場看準形勢突然加快節奏打破僵局,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證明施丹調兵遣將的能力比以往成熟,對比賽形勢的預判更是從球員年代日積月累的經驗之談。
讓對手羨慕的豪華後備席
後備殺手摩拉達,教炮手占士洛迪古斯,華斯基斯不知疲倦的右路進襲,對拜仁時更曾客串右閘;阿辛斯奧集技術與速度在左路施展致命一傳和遠程炮;中路推進器高華錫強於加快節奏衝散對方中路防線;萬金油拿祖穩打穩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踢法讓隊友安心上前進攻;巴爾經過斷斷續續的小腿傷患令爆發力下跌不少,但作為輪換棋子,已經足以在下半場趁對方體力下降時給予致命一擊。
上述球員都有能力在其他球會爭奪正選,反映出皇馬兵源充足之外,施丹在更衣室內的壓場感更令球員全心全意為他拼盡全力。
除了臨場比賽戰術之外,施丹的幕後班底和半場Team talk亦是成功關鍵。
2016年夏天,皇馬從里昂簽下體能教練Antonio Pintus(下圖左)。翻查紀錄,原來施丹跟Antonio Pintus 早於96-98年期間已在祖雲達斯合作過。根據皇馬官方資料顯示,Antonio Pintus是球隊近年在歐聯淘汰賽階段提升球員體能的關鍵人物。
Team talk
以下是16/17球季歐聯決賽對祖雲達斯,(上半場1:1),施丹在半場休息時跟球員的對話
經過7分鐘休息後,施丹的對話有兩大重點:
1)防守要進取
祖雲達斯進攻時踢4-4-2,文素基治和丹尼爾從兩邊壓上,施丹命令球員要迫他們退後,特別提到伊斯高需要在左邊防守進取一點。
2)搶回球權時,留意space between line區域,安排摩迪和伊斯高走進此範圍,而兩邊就交給馬些路和卡華積,前場由C朗作起動,賓施馬跟隨,情況就如同過去一週練習時一樣
結果,皇馬球員就根據上述過程射入3:1的入球。
紅褲子出生,登上球王寶座,球員年代贏盡所有,對比賽敏銳的洞察力,看透球員實力,以及在更衣室內的壓場感,全都令施丹與別不同,成為首位歐聯三連冠的領隊。
各位球迷亦可到Youtube搜尋 - 戰術TSA,觀看今集戰術影片分析。
又或瀏覽以下Facebook 專頁 - 戰術TSA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ach/戰術TSA-389071711722604/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