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盃回顧 - 前鋒的困局,主角變配角(3)雙箭頭及總結

瘦哨波經 於 21/07/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雙箭頭又如何?

今屆賽事共有9支球隊先後起用過雙前鋒陣式(4-4-2/3-5-2)。當然,細緻一點的話,可以演繹成3-5-1-1(英格蘭),但這裡概括以雙箭頭陣式作為分析對象。

毫無疑問,烏拉圭的蘇亞雷斯x卡雲尼,是今屆賽事最強的雙箭頭組合。兩人經過漫長的球季後,借分組賽慢慢催谷狀態,直到16強迎戰葡萄牙時大爆發,當中第一個入球更突顯了兩者的傳射技術,功架十足。卡雲尼在右邊對角長傳給左邊的蘇亞雷斯後,立即衝入禁區,而後者控球後等到適當時機才長傳入禁區給遠柱的卡雲尼頭鎚頂入。

此外,兩人在今屆賽事的分工亦有不同,卡雲尼不斷透過大範圍跑動協防和拉扯對手,而蘇亞雷斯則主要在前場利用個人技術護球,跟隊友短傳配合,以及尋找起腳空間。

烏拉圭的雙箭頭組合經過多年合作,默契和大賽表現當然有所保證。只不過,其餘8對組合就各自因為不同問題而影響表現。

錯配組合


葡萄牙沿用4-4-2陣式,王牌C朗拿度的箭頭拍擋由蘭尼換上新秀基捷斯,但後者明顯未能適應新位置(慣性擔任左翼),導致提供不到拉扯作用,令C朗拿度接應傳中時經常被圍困。而當C朗拿度離開禁區時,隊友的傳中球就變得毫無威脅。


哈利簡尼雖然奪得神射手,但卻受制於球隊戰術上的安排,更多時墜後至中場協助組織,而最前點位置就交由史達寧作高速快放。只可惜,修夫基如此安排不但令哈利簡尼遠離球門,浪費射術,亦因為哈利簡尼不擅組織策動攻勢,頻頻斷球,導致反擊不成,防線受壓。

單打獨鬥



非洲兩支代表塞內加爾和尼日利亞的領隊在首場賽事中察覺到中場缺乏playmaker的情況下,前場推進困難,於是便變陣改用雙箭頭(尼安x沙迪奧文尼,梅沙x伊恩拿祖)。但是,由於球員亦需時適應,導致兩者之間互相配合的次數不多,更多時借助隊友牽制對手,而自己則單騎直闖,當中梅沙對冰島時就單人匹馬射入2球。


至於韓國則因為在首仗不敵瑞典後,形勢所迫才變陣對墨西哥,由具滋哲夥拍孫興慜攻堅,但整場賽事的反擊組織非常混亂,各自為政,射門偏離目標,而孫興慜在最後關頭遠射破網亦只倚靠個人能力。

能力所限

在瑞典國家隊合作已久的托禾倫和馬古斯貝治,於今屆賽事暴露了門前把握力嚴重不足的問題,當中16強對瑞士和8強對英格蘭最為關鍵,亦是瑞典未能再進一步的主因。


急切搶分的冰島在第二場分組賽以芬保加臣和保特華臣組成雙箭頭,但面對尼日利亞的3中堅組合顯得力有不繼,腳下功夫粗糙令兩人難以在重重包圍下突圍,芬保加臣只得2次起腳機會,保特華臣更錄得零射門。

發揮空間有限


場場變陣的阿根廷就在分組賽最後一輪由美斯夥拍希古恩,一高一矮組合本來非常適合雙箭頭踢法,但兩人貌合神離,互相配合次數不多,美斯繼續主宰攻勢運行,希古恩在缺乏供應下發揮機會不多,全場6次斷球,高空爭奪更只得1次成功,兩人未能擦出火花。

在備戰時間不足一個月的情況下,起用雙箭頭本希望互補不足,強化前場反搶壓力,但默契,球員適應力和其他隊友的配合是否足夠等因素亦不能忽視。因此,在今屆賽事發揮出色的雙箭頭組合其實不多。

新世代足球產物

既然單前鋒因戰術所需犧牲自己埋門能力,中鋒受身形限制,雙箭頭磨合需時,球隊的進攻核心便由最前點後移至邊路。

一眾在今屆世界盃發揮空間較多的攻擊球員,大多是位置遠離禁區,慣性由邊路控球再內切,例如美斯、夏薩特、尼馬、古天奴、麥巴比、基沙文、佩列錫、列比治,羅辛奴,而且大部分都能傳擅射,變速突破,邊中皆能。(雖然哈利簡尼和盧卡古佔據射手榜前3位置,但平心而論,他們的角色未至於成為陣中關鍵)

互相牽引

前鋒在禁區內受制於對方密集防線,發揮有限,但其實亦牽制了對方守衛,讓翼鋒得到更多單對單局面,兩者在戰術上相輔相成,互相牽引。換轉角度,假如沒有個人能力或身形出眾的前鋒,對方防線便會順勢推前,兩閘跟兩翼收窄,翼鋒的突破空間亦減少。

前鋒,在足球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擔任主角,但在近屆世界盃已經「退位讓賢」,交由前場多面手獨領風騷。(對上一次由前鋒擔任主角的世界盃已經要數到2002年)

究竟前鋒由主角變配角的局面還要維持多久?絕對值得深究。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