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盃回顧 - 前鋒的困局,主角變配角(2)高中鋒比單前鋒更適用?

瘦哨波經 於 21/07/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相比起靈活型的單前鋒發揮空間有限,一眾身形高大的中鋒在今屆賽事的戰術價值相對較高。

- 縱使在整屆賽事1球不入兼未有1次射門中目標(13次起腳,9次偏離目標,4次被對方封阻),但基奧特在陣中的價值就是是唯一一位能夠在前場利用身體優勢爭奪高空第一點和護球,提供支點作用,包括護球和分球,甚至作為第一人回後至中場區域迫搶對手,非常適合領隊迪甘斯今屆的戰術,亦可以說沒有基奧特的話,法國隊前場運轉也不會暢順,情況就如首場對澳洲一樣混亂。

- 迪蘇巴(射入3球,2次助攻)擁有絕對的身高優勢,制空力強勁,場均8.2次爭頂成功更是今屆世界盃之冠。迪蘇巴的情況跟基奧特相似,同樣在首場賽事以後備身分入替,同樣立即由Plan B變Plan A,在前場提供護球和開山劈石作用,亦是中場線防守的第一點。但不同之處在於主場出戰的迪蘇巴發揮比較「放」一點,遇上「五五波」時全面衝擊對手,又曾經對埃及時射入一個美妙入球。


- 盧卡古的身體條件在面對美洲和亞洲球隊時擁有巨大優勢,非常適合直接了當的傳中衝頂,又能利用身形和短途爆發力頻頻在邊線和中路製造威脅(8強對巴西的上半場)。只不過,接應傳中時慣性躲在遠柱等待皮球的壞習慣局限了盧卡古爭取入球的板斧,又頻頻失機。幸好身後還有兩位世界級進攻多面手夏薩特和迪布尼不斷創造機會,才令比利時得以維持穩定的入球量。

只不過,並不是每位高中鋒都能長期保持高水準。


- 在首場賽事對葡萄牙大發神威,由爭奪高空第一點,到以一己之力完成護球和轉身抽射,再加上強大牽制力和震懾力,迪亞高哥斯達的表現令球隊在前場得到一個強力支點。只可惜,迪亞高哥斯達其後對伊朗和俄羅斯都受制於對方的密集防線,經常在二人夾擊和貼身緊纏下失去控球權,高空爭奪優勢亦減退,貢獻有限。


- 伊朗王牌阿斯蒙制空力不錯,場均7.3次爭頂成功排第2位,但整體表現令球迷失望(最近更宣布退出國家隊),在控球後無論傳送或盤帶都猶豫不決,導致人快波慢,對摩洛哥時又出現單刀失機。此外,球隊的反擊組織混亂,三叉戟阿斯蒙,查漢巴克殊,安沙列法特的傳接配合強差人意,經常自行中斷攻勢,令球隊很快又再受壓。


- 作為當今其中一位最佳中鋒,利雲度夫斯基無論在背身接應後場長傳,抑或側身控定傳中球後避開對方再起腳,都展現出一流的控球技巧。只可惜目標太大,加上身後隊友(米歷克)幫助有限,創造力不足,又經常被對方一對中堅輪流壓迫,令利雲度夫斯基始終未能破門。
值得注意的是,一眾能夠在今屆賽事發揮出色的高中鋒都是身體較為強壯的一群(迪蘇巴,盧卡古),而身形高瘦的(利雲度夫斯基,阿斯蒙)就較易受到守衛夾擊而失去控球權,這亦體現出世界盃的身體對抗激烈程度不下於高水平聯賽。

下集將會分析雙箭頭在今屆世界盃的表現和總結。

待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