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高大中鋒受前場壓逼戰術困擾,那麼矮個子前鋒的發展又如何?
傳統以來,前鋒未必是球隊當中技術水平最高的一位,但只要射術了得、反應快、門前觸覺敏銳,加上走位靈活,便可以取得一席正選:魯殊、連尼加、奧雲、恩沙基,沙維奧拿。
現代足球盛行單箭頭陣式,也對球員的個人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前鋒必須具備背身控球的能力,然後等待隊友後上接應。高大中鋒固然是首選,但也有少數的矮個子能夠站得住腳,例如迪維斯和阿古路便經常利用敏捷的步伐,快對方防守球員一步搶得先機,再透過扎實的下盤平衡身體,就算與中堅硬碰硬也未必處於下風。只不過,一些本來已經沒有身體優勢條件和個人技術一般的球員,在發展路途上就比以往困難。
查維亞靴南迪斯無了期的等待
短小精悍的小豆以走位靈活和門前觸覺敏銳見稱,其看家本領就是接應兩翼傳中,往往快對方守衛一步撞射或衝頂攻門。另一方面,小豆的熱血性格亦深受球迷歡迎,就算是後備落場其表現也絕不失禮,絕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只可惜,小豆的際遇麻麻,自費格遜臨近退休起,到後來的莫耶斯年代和皇馬的外借生涯,小豆一直都只是後備之選,苦無出頭天,當中最大原因是身體條件不足以應付高強度的壓逼。
而在性格固執到極點,排陣極度執著,用人又充滿偏見的雲高爾手中,小豆更難得到認同。上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就算處於非勝不可的局面或攻力極度疲弱時,雲高爾都必定要排出4-2-3-1陣式,並要求前鋒作為球隊的支點,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筆者思索了一整季都不明白為何只可起用一名前鋒。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上季小豆轉投近年崇尚進攻的德甲終於能夠殺出一片天。同樣起用4-2-3-1陣式的利華古遜,領隊舒密特對於前鋒的要求與雲高爾有別,球隊的進攻核心來自新罰球王查漢奴古,配上走位靈活的比拿拉比,奇雲甘保/祖利安白蘭特,令小豆只需要在禁區等待隊友傳送,專注爭取入球便可。而當無球在腳時便在前場不斷走動逼搶對手,尋找空間,為隊友提供傳球路線,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令小豆上季總共射入26球,為職業生涯最高紀錄一季。
在上文提及過的三位高大中鋒連同今集的小豆,他們的不愉快經歷正正是現今球壇一眾前鋒的寫照:大球會未必再依賴傳統禁區殺手作為入球泉源:利物浦以踢法靈巧的史杜列治或false 9費明奴取代賓迪基;拜仁以能夠與隊友打短傳配合的全能中鋒利雲度夫斯基取代文素基治;馬體會以善於單打獨鬥的基沙文取代積遜馬天尼斯,曼聯上季以逐漸老態龍鍾的朗尼取代小豆(但上季季尾又以年青球員拉舒福特擔任正選,可見雲高爾舉棋不定)。再者,前鋒必須參與更多逼搶工作和提升單對單個人能力,適者生存,否則只會被淘汰。
前鋒殺手仍然有,但年紀不輕了
伊巴謙莫域、賓施馬,蘇亞雷斯,算是較長時間能夠在大球會站得住腳的射手,希古恩須透過轉會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但其實不用為上述球員擔心,皆因他們是當今射術比較出眾的一群,不愁沒出路。(希古恩未必計算入內)。車路士和阿仙奴則是少數仍以高大中鋒作為前線核心的球會,由杜奧巴和艾迪巴約,到現時的迪亞高哥斯達和基奧特(今季除外,雲格改以山齊士作為偽中鋒)。撇除「茅招」,迪亞高哥斯達是一位能夠單打獨鬥的中鋒,控球後善於利用身位擋著對手為自己製造空間突破,然後以後腳(例如右腳)扣過對手,再轉腳(左腳)射門;基奧特在阿仙奴則主要利用高大身軀為一眾走位靈活的隊友「開路」,有點像文素基治於祖雲達斯的情況,但分別在於基奧特的短傳能力更佳,很多時能夠與隊友撞牆,分散對方注意力,只可惜其埋門把握力始終未達一線。
前鋒的重要性被淡化不是第一天的事
50年代是前鋒最受重視,最被依賴的年代,於前場放置數名前鋒球員,實行「人多好辦事」;60年代開始流行翼衛後上助攻,更經常取得入球;70年代的全能足球,球員不再受位置局限,中後場球員在比賽過程中也能夠以「前鋒」身分出現;80年代出產了一眾天才橫溢的進攻中場,他們甚至是球隊的入球泉源,其中柏天尼於1984年歐洲國家盃以9球成為神射手,成為一時佳話;90年代的雙箭頭陣式令前鋒重新成為大眾焦點,千禧年代流行單箭頭陣式,透過翼鋒增加入球分佈點。
回顧球壇歷史,由其他位置球員爭取入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重點是現代足球對於入球球員分佈的重視程度比以往高,前鋒不再是首選,因而形成進攻戰術與以往有所不同。
既然前鋒的重視程度被淡化,翼鋒或能夠擔任前場多個位置的進攻多面手就成為現今球壇最受關注的一群,甚至是球隊的核心人物,例如美斯、尼馬、C.朗拿度、夏薩特、阿歷斯山齊士、奇雲迪布尼、基沙文、戴巴拿、萊斯...
當今球壇兩大入球王:美斯和C.朗拿度皆是翼鋒出身,前者以false 9身份擔任「前鋒」,後者則自安察洛堤執教皇馬後在前線人手緊絀時「客串前鋒」。基於兩人的活動範圍並非主要在禁區內,因此並不歸納為傳統前鋒類別,又或者說,他們的踢法是無可覆製的,是現代進攻足球的代表人物。
前鋒,或許要等到下一代足球戰術大革新才能重新成為焦點。
傳統以來,前鋒未必是球隊當中技術水平最高的一位,但只要射術了得、反應快、門前觸覺敏銳,加上走位靈活,便可以取得一席正選:魯殊、連尼加、奧雲、恩沙基,沙維奧拿。
現代足球盛行單箭頭陣式,也對球員的個人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前鋒必須具備背身控球的能力,然後等待隊友後上接應。高大中鋒固然是首選,但也有少數的矮個子能夠站得住腳,例如迪維斯和阿古路便經常利用敏捷的步伐,快對方防守球員一步搶得先機,再透過扎實的下盤平衡身體,就算與中堅硬碰硬也未必處於下風。只不過,一些本來已經沒有身體優勢條件和個人技術一般的球員,在發展路途上就比以往困難。
查維亞靴南迪斯無了期的等待
短小精悍的小豆以走位靈活和門前觸覺敏銳見稱,其看家本領就是接應兩翼傳中,往往快對方守衛一步撞射或衝頂攻門。另一方面,小豆的熱血性格亦深受球迷歡迎,就算是後備落場其表現也絕不失禮,絕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只可惜,小豆的際遇麻麻,自費格遜臨近退休起,到後來的莫耶斯年代和皇馬的外借生涯,小豆一直都只是後備之選,苦無出頭天,當中最大原因是身體條件不足以應付高強度的壓逼。
而在性格固執到極點,排陣極度執著,用人又充滿偏見的雲高爾手中,小豆更難得到認同。上季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就算處於非勝不可的局面或攻力極度疲弱時,雲高爾都必定要排出4-2-3-1陣式,並要求前鋒作為球隊的支點,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筆者思索了一整季都不明白為何只可起用一名前鋒。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上季小豆轉投近年崇尚進攻的德甲終於能夠殺出一片天。同樣起用4-2-3-1陣式的利華古遜,領隊舒密特對於前鋒的要求與雲高爾有別,球隊的進攻核心來自新罰球王查漢奴古,配上走位靈活的比拿拉比,奇雲甘保/祖利安白蘭特,令小豆只需要在禁區等待隊友傳送,專注爭取入球便可。而當無球在腳時便在前場不斷走動逼搶對手,尋找空間,為隊友提供傳球路線,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令小豆上季總共射入26球,為職業生涯最高紀錄一季。
在上文提及過的三位高大中鋒連同今集的小豆,他們的不愉快經歷正正是現今球壇一眾前鋒的寫照:大球會未必再依賴傳統禁區殺手作為入球泉源:利物浦以踢法靈巧的史杜列治或false 9費明奴取代賓迪基;拜仁以能夠與隊友打短傳配合的全能中鋒利雲度夫斯基取代文素基治;馬體會以善於單打獨鬥的基沙文取代積遜馬天尼斯,曼聯上季以逐漸老態龍鍾的朗尼取代小豆(但上季季尾又以年青球員拉舒福特擔任正選,可見雲高爾舉棋不定)。再者,前鋒必須參與更多逼搶工作和提升單對單個人能力,適者生存,否則只會被淘汰。
前鋒殺手仍然有,但年紀不輕了
伊巴謙莫域、賓施馬,蘇亞雷斯,算是較長時間能夠在大球會站得住腳的射手,希古恩須透過轉會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但其實不用為上述球員擔心,皆因他們是當今射術比較出眾的一群,不愁沒出路。(希古恩未必計算入內)。車路士和阿仙奴則是少數仍以高大中鋒作為前線核心的球會,由杜奧巴和艾迪巴約,到現時的迪亞高哥斯達和基奧特(今季除外,雲格改以山齊士作為偽中鋒)。撇除「茅招」,迪亞高哥斯達是一位能夠單打獨鬥的中鋒,控球後善於利用身位擋著對手為自己製造空間突破,然後以後腳(例如右腳)扣過對手,再轉腳(左腳)射門;基奧特在阿仙奴則主要利用高大身軀為一眾走位靈活的隊友「開路」,有點像文素基治於祖雲達斯的情況,但分別在於基奧特的短傳能力更佳,很多時能夠與隊友撞牆,分散對方注意力,只可惜其埋門把握力始終未達一線。
前鋒的重要性被淡化不是第一天的事
50年代是前鋒最受重視,最被依賴的年代,於前場放置數名前鋒球員,實行「人多好辦事」;60年代開始流行翼衛後上助攻,更經常取得入球;70年代的全能足球,球員不再受位置局限,中後場球員在比賽過程中也能夠以「前鋒」身分出現;80年代出產了一眾天才橫溢的進攻中場,他們甚至是球隊的入球泉源,其中柏天尼於1984年歐洲國家盃以9球成為神射手,成為一時佳話;90年代的雙箭頭陣式令前鋒重新成為大眾焦點,千禧年代流行單箭頭陣式,透過翼鋒增加入球分佈點。
回顧球壇歷史,由其他位置球員爭取入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重點是現代足球對於入球球員分佈的重視程度比以往高,前鋒不再是首選,因而形成進攻戰術與以往有所不同。
既然前鋒的重視程度被淡化,翼鋒或能夠擔任前場多個位置的進攻多面手就成為現今球壇最受關注的一群,甚至是球隊的核心人物,例如美斯、尼馬、C.朗拿度、夏薩特、阿歷斯山齊士、奇雲迪布尼、基沙文、戴巴拿、萊斯...
當今球壇兩大入球王:美斯和C.朗拿度皆是翼鋒出身,前者以false 9身份擔任「前鋒」,後者則自安察洛堤執教皇馬後在前線人手緊絀時「客串前鋒」。基於兩人的活動範圍並非主要在禁區內,因此並不歸納為傳統前鋒類別,又或者說,他們的踢法是無可覆製的,是現代進攻足球的代表人物。
前鋒,或許要等到下一代足球戰術大革新才能重新成為焦點。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