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年代戰術史系列之二十五 - 2019 亞洲盃戰術分析

瘦哨波經 於 29/05/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2019亞洲盃首次把決賽週球隊名額擴充至24隊,亦造就了一些過往在亞洲實力次一級的球隊得以首度參賽,例如吉爾吉斯,菲律賓,也門。

本屆賽事多達19支國家隊聘請歐洲或美洲領隊(近80%),例如阿聯酋-沙哲朗尼、南韓-保羅賓圖、中國-納比、菲律賓-艾歷臣、伊朗-昆洛斯、沙特阿拉伯-比斯、卡塔爾-菲歷斯山齊士,烏茲別克-古柏......在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下,相信不同洲份的合作將會越來越普遍,這對於亞洲足球發展必定利多於弊,特別在控制球員飲食和比賽戰術細節兩方面。
本集將會分三部分跟大家回顧2019亞洲盃賽事。

A) 比賽特色

1)主打陣式仍然是4-4-2,4-2-3-1,情況跟2018世界盃相近。當中卡塔爾,日本,伊朗,是中前場球員轉換最頻密的球隊,而且在換位時不會影響陣式。

2)在分組賽最後一輪或進入淘汰賽階段,大部分球隊在危急關頭才使用Plan B,大多是長傳急攻入禁區。

3)防守人數
在前場失去控球權時,通常安排一至兩名球員進行迫搶,拖延對方推進,為隊友buy time回防。而在陣地戰低位防守時,禁區內會有五名球員分佈左中右位置,禁區頂亦會安排隊友封阻遠射,情況類似世界盃南韓隊對德國的防守策略。

4)攻守轉換有待改善
不多球隊能有效地做到依靠球員走位配合達致由守轉攻,大部分都是依賴球員的個人能力和技術在反擊時製造威脅,例如越南,卡塔爾。

5)高空爭奪
以弱對強情況下,實力較弱一方會不斷大腳長傳,盡量透過高空爭奪打斷強隊比賽節奏,並藉此機會製造攻勢。

6)強隊由守轉攻策略
沙特阿拉伯 - 維持世界盃時風格,控球在腳,節奏緩慢。
伊朗 - 高度壓迫感,強調快速,直接長傳給兩邊或中鋒阿斯蒙攻門。
卡塔爾 - 有快有慢,中場線多透過三角短傳尋找轉向空間。
7)高控球率並不保證成功
只得沙特阿拉伯,南韓,澳洲,三支球隊場均控球率高於60%,當中南韓領隊保羅賓圖就強調控球的原因是給予隊友有足夠時間進行由守轉攻。反觀兩支決賽隊伍日本和卡塔爾都只徘徊於50%。

另一方面,雖然有71%球賽由控球率較高的隊伍勝出,但偏偏冠軍隊伍卡塔爾由八強,四強再到決賽,控球率都低於對手。

下圖時2019亞洲盃各隊控球率


8)進入final third的傳球質素
傳球次數的多寡並不等於具威脅性,例如場均傳球次數排第2和第3位的沙特阿拉伯和澳洲,在傳球進入final third區域的比率就不高,只得27%,反而南韓就有31%。但上述三國在final third區域的傳球成功率依然最高。

至於場均傳球次數排第15位和23位的巴林和印度,就是最直接大腳長傳進入final third區域的球隊,多達40%,反映球隊簡單直接的踢法,但傳球成功率不高,介乎59%和46%。

下圖是2019亞洲盃各隊場均傳球次數


下圖是2019亞洲盃各隊傳球位置比率圖


B) 入球分析
下圖是2019亞洲盃入球分佈圖


本屆亞洲盃的主要入球套路跟2018世界盃大致相近,約27%的入球來自側擊(2018世界盃有20%),當中包括傳中,對角長傳和cut back。死球方面,本屆賽事佔32%,亦接近2018世界盃的35%。

只不過,2019亞洲盃的場均入球只得2.55球,是自1996年(1.94球)後場均入球數字最低一屆。此外,本屆賽事只得5個入球(6%)入球沿自combination play,比2018年亞冠賽事的9.4%還要低。

除了反映出國際賽事越來越重視防守,比賽風格變得保守之外,不禁讓球迷以至賽會反思擴大參賽資格是否提升了賽事質素。

C)重點球隊戰術分析

1)卡塔爾 - 冠軍

現年43歲的西班牙籍領隊菲歷斯山齊士,曾於1996-2006年期間擔任巴塞隆拿青年軍教練,在執教卡塔爾國家隊後便引入部分巴塞足球哲學於球隊日常訓練。

比賽風格:防線按照比賽形勢作出4-5後衛轉換,中場線透過三角傳送和位置轉換解除對方迫搶,球員整體移動具紀律性,執行賽前部署能力頗高。

卡塔爾在7場比賽中合共射入19球,當中破亞洲盃入球紀錄的神射手艾莫斯阿利射入9球,而門將薩雅德於整屆賽事更只失一球(決賽69分鐘才被南野拓實打破保持609分鐘的清白之身)。其餘表現出色的球員包括有翼鋒艾菲夫,中場哈特姆,以及右翼衛柏度哥尼亞。

卡塔爾的埋門把握力驚人,場均2.7次起腳便能製造入球,大幅拋離其他球隊。

下圖是2019亞洲盃各隊製造入球所需要的起腳次數


2)日本 - 亞軍


領隊森保一仍以4-2-3-1作主打陣式,在比賽途中轉為4-4-2或4-5-1。

比賽風格:球員在左右兩邊大禁區頂快速製造人數優勢,透過撞牆製造傳中機會,堂安律右邊推大位起腳或傳中,大迫勇也在前場迫搶/搶點,柴崎岳於中場調度控制節奏,長友佑都側擊,作為影子前鋒的南野拓實展現具靈氣的走位和位置感。日本隊在整屆賽事發揮穩定,經常能控制比賽戰局,只可惜吉田麻也在決賽多次犯下關鍵性錯誤,令球隊最終飲恨。

3)伊朗 - 四強


領隊昆洛斯延續2018世界盃的踢法,球隊以高密度的壓迫感令對手疲於奔命,加上變奏頻密,善於對角長傳和死球戰術,阿斯蒙,查漢巴克殊,迪查加,門將比蘭雲迪的個人能力又在亞洲超班,本應是奪標熱門,奈何球員始終在面對逆境時未能踢出一貫表現,四強不敵日本出局。

4)澳洲 - 八強


領隊格拉咸艾洛特主打4-3-3陣式,防守時轉為4-4-1-1/4-2-3-1,主張控球在腳,依賴側擊。比賽形勢經常佔優,奈何埋門一腳差勁,傳中雖多,但落點和接應效果差強人意。

下圖是2019亞洲盃各隊場均傳中次數,澳洲是傳中次數最多球隊


5)中國 - 八強


中國隊的表現或許未如理想,但領隊納比的臨場變陣或修正卻令球迷歎為觀止。

分組賽第一場對吉爾吉斯,中國隊開賽發揮一般,納比先在24分鐘用于大寶換下金敬道,之後球隊落後0:1,然後再用蒿俊閔換下石柯,把陣式由3-5-2轉為3-4-3,最終反勝。

十六強對泰國,半場落後一球,納比在64分鐘由前鋒肖智和中場金敬道換下于大寶和左閘劉洋,並把蒿俊閔推上右翼,陣式由4-3-3轉為3-4-3,最後在7分鐘內連入2球反勝對手。

八強對伊朗,因馮瀟霆犯錯落後0:1,納比用前鋒肖智換走馮瀟霆,把陣式由4-4-2轉為4-3-3,只可惜劉奕嗚其後犯錯,半場落後0:2,大勢已去。

踢法上強調兩翼同閘位配合,主要在右邊側擊的蒿俊閔在中前場串連,覆蓋範圍廣泛的吳㬢彌補了老將鄭智的活力不足,其後上入攝更不容忽視,衝刺力強的武磊在處理埋門一腳仍是隊中能力最強。

6)南韓 - 八強


南韓隊在本屆賽事發揮一般, 王牌孫興慜成眾矢之的,經常受夾擊下限制了在邊線長推直進的機會。當面對低位密集式防守時,球隊在final third推進困難,球員傳接配合失誤頻頻。鄭又榮,黃義助,金玫哉,算是表現較好的球員。

7)二三線隊伍進步顯著
由於強隊發揮一般,本屆賽事焦點落在一些二線甚至首次參賽隊伍身上。

越南 - 球員走位靈活,小組配合默契十足,對日本一仗光芒四射的阮光海更入選最佳陣容,若不是埋門一腳欠缺質素,爆冷亦非空想。


另一方面,越南隊的傳接配合亦非常出色,傳中成功率更是各隊之冠。


除越南外,泰國亦是另一隊注重小組配合的球隊,前場快速傳接配合更令球迷留下深刻印象。菲律賓在艾歷臣調教下,防線密度和專注度提高,只可惜在反擊中欠缺具質素的攻擊手。若論反擊戰表現較好的二線球隊,必數烏茲別克和印度,無論由守轉攻的球員轉位配合,到製造射門,都顯得訓練有素,而兩隊的埋門把握力更排第2和第6位。

增加至24隊參賽的2019亞洲盃,比賽場面的緊湊程度只屬一般,但從戰術角度而言,卻比以往更成熟,更注重攻守轉換細節,二三線球隊表現令球迷眼前一亮,強弱差距正在收窄中。說到這裡,不禁反問一句,我們的香港隊情況又如何呢?

各位球迷亦可到Youtube搜尋 - 戰術TSA,觀看今集戰術影片分析。
又或瀏覽以下Facebook 專頁 - 戰術TSA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ach/戰術TSA-389071711722604/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