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年代戰術史系列之九 - 拜仁慕尼黑(哥迪奧拿positional play)

瘦哨波經 於 16/04/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哥迪奧拿入主拜仁後的三個球季(13/14-15/16),為球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影響德國足球的發展方向。

三季演變
首季主要灌輸positional play概念,打破球隊機動式踢法,改變球員位置和踢法,強調strong side/weak side進攻理念。

以下是有關哥迪奧拿向球員灌輸positional play的影片
https://youtu.be/ug3M-LC3Ps8

第二季進入收成期,經常在比賽中透過陣式大挪移令對手無所適從。來到第三季進行換血,杜格拉斯哥斯達,京士利高文,甘美治,泰亞高,分別取代頻頻受傷的洛賓和列貝利,以及離隊的舒韋恩史迪加,為球隊帶來新衝擊。

三季通病
三個球季的共通點都是聯賽以無敵姿態奪冠,歐聯賽事就四強止步,除了第三季因作客入球條例不敵馬體會之外,首兩季面對皇馬/巴塞都以大比數落敗,防守死結表露無遺。陣地進攻時防線壓得太前,往往被對手把握攻守轉換時的大遍空間製造入球;死球防守時盯人不集中,防線企得太前,令紐亞難出迎困難。
陣式大挪移
下圖是拜仁於12/13-14/15球季的陣式使用統計圖,當中12/13球季由軒歷基斯執教。

承上文,4-2-3-1是軒歷基斯的主打陣式,哥迪奧拿於首季執教時主要採用4-1-4-1或4-2-3-1。但來到14/15球季,三四後衛轉換頻繁,陣式猶如星期美點,甚至在單場比賽中使用多種陣式。

另類的三後衛
哥迪奧拿當時的三後衛陣式並非由傳統的三名中堅擔任,而是起用兩位正規中堅配上一名閘位球員。丹迪和謝路美保定仍是正規中堅的首選,替補球員是賓拿迪亞(巴斯杜巴長期受傷),另一「客串」中堅則由拿姆,艾拿巴,拉芬拿輪流擔任,原因是前兩者於14/15球季經常受傷:拿姆於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受傷,艾拿巴則於當季季中和季尾養傷。

防線進一步推前
有統計資料顯示,哥迪奧拿年代的拜仁防線跟禁區之間的平均距離是44.1碼,足足比軒歷基斯年代的39.5碼還要多。而拜仁的後防球員經常在比賽中不斷搓傳,其目的是讓前場球員走動,藉以移動對方球員位置,然後突然作出對角長傳來瓦解對方壓迫。

Positional play
根據哥迪奧拿的啟蒙老師Juan Manuel Lillo的解釋,Positional play就是指球員在線與線之間創造優勢。那麼何謂「球員在線與線之間」?就以下圖為例,首先,「線」是指圖中的4條紫色直線,而線與線之間就代表第1和第2兩條紫色直線之間的區域,以及第3和第4兩條紫色直線之間的區域。

至於「創造優勢」,大致可分為兩方面:1)創造人數優勢,例如製造三對二局面。2)創造強弱點優勢,例如在後場作出對角長傳給個人能力強的翼鋒,然後面對對方個人能力較弱的球員時,就進行單對單突破。

Positional play and half space
傳統上,很多教練會透過5條橫線和2條直線來把球場劃分為18個區域,當中兩個禁區頂位置(5號和14號)代表危險區域,亦即是傳統進攻中場最常活躍的位置。

但哥迪奧拿和教練團(參考師父告魯夫)則會透過5條橫線和4條直線來把球場劃分為20個區域。

兩者分別在於哥迪奧拿把傳統上的四個中路區域(5號,8號,11號和14號)打散成六個區域(6號,7號,8號,13號,14號和15號),而當中6號,13號,8號和15號,就代表half space,亦即是上文提到的「線與線之間」的區域。


如何透過positional play 破解不同陣式

根據一位匈牙利足球視象分析員István Beregi於2016年所發表的文章Bayern Munich: A Mega-Analysis
https://thetacticalanalyst.wordpress.com/2016/06/06/bayern-munich-a-mega-analysis/
內容提到拜仁如何透過positional play破解對方不同陣式,以下是文中撮要:

先把球場劃分為5個區域,分別是左右兩邊邊線(left/right flank),左右兩邊half space,以及中路(centre),然後紅色代表拜仁球員,藍色代表對手。

球員位置註解:
RCB(右中堅), LCB(左中堅), MCB(清道夫), LB(左閘), RB(右閘), DM(防中), RCM(右中場), LCM(左中場), CAM(進攻中場) RW(右翼), LW(左翼), CF(前鋒), RCF(右前鋒), LCF(左前鋒)

下列所有戰術分析都是根據上述註解。

拜仁3-4-3陣式 vs 對方4-3-3陣式
破解方法:
1)走進half space區域
當拜仁清道夫在後場準備出球時,拜仁前鋒和進攻中場會走進兩邊half space區域,迫使對方兩閘收入中路作出盯防,令兩翼在邊線有更多空間接應對角長傳。

2)overload
當拜仁右中堅準備出球時,前鋒,進攻中場和右中場,三人會一同走向右邊,連同右翼在內,形成4對3局面,從而為右翼創造接應空間。(對方只有左中場,左閘和左中堅三人,左前鋒需看管拜仁右中堅)。

以下是比賽截圖:
洛賓拉闊右邊,葛斯入攝右邊half space, 利雲度夫斯基在中路,製造3對2人數優勢,成功為洛賓創造空間接應長傳

3)清道夫引球上前,防中墜後補位
拜仁清道夫直接引球上前,右中場走進右邊half space,而前鋒和進攻中場則在中路(對方防中身旁)等待皮球。

拜仁4-3-3陣式 vs 對方4-2-3-1陣式
破解方法:
兩閘入half space區域
當兩閘移入half space區域時,對方兩翼亦需對位收入中路,加上左右中場和前鋒同樣身處較前位置的兩邊half space,如是者,對方所有邊路球員都被牽制收入中路,形成兩翼無人看管。

以下是哥迪奧拿對各位置球員在進攻時的要求:

中堅:懂得引球推進,具備打開空間的意識(但前提是防中準備回後補位,中堅才引球上前),以及有能力作出對角長傳給翼鋒。

閘位/翼鋒:當翼鋒cut inside內切時,閘位球員需要overlap落底;當翼鋒拉邊one on one,閘位球員就移入中路。

防中:中堅引球推進時需要墜後補位,並懂得遮線。

中場:走進half space區域,但不能移動位置頻繁,需要信賴隊友的傳送能力,有時候留在原地等候隊友傳送。

前鋒:走進half space 區域,為翼鋒製造空位;跟中場和翼鋒/閘位形成3vs2局面;現位讓後場放直線。

如何透過positional play向對方進行壓迫

拜仁4-1-4-1陣式vs 對方4-3-3陣式
破解方法:
1)迫對方回後
當對方右閘控球時,拜仁球員由右邊順移至左邊,並把防線推前,邊線2 vs 2 人數均等,迫對方回後給右中堅,然後拜仁左中場再壓前迫。

2)層層移動
https://66.media.tumblr.com/bf6f74408a14914ef4af1d6ce6ce4e18/5c5d6a3d8a466b9c-55/s640x960/26aa8f8ff287d844a841a34388f07fc19f588b6d.gif
當對方門將傳給右中堅時,拜仁前鋒衝前進行壓迫。而當對方橫傳給左中堅時,拜仁的右中場會上前施壓,防中亦會上前補位盯緊對方左中場。

拜仁球員經過哥迪奧拿調教後,成功把positional play發揮得淋漓盡致,縱使與歐聯無緣,但亦必須承認戰術痴漢哥迪奧拿所到之處,定必驚喜處處。

各位球迷亦可到Youtube搜尋 - 戰術TSA,觀看今集戰術影片分析。

又或瀏覽以下Facebook 專頁 - 戰術TSA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ach/戰術TSA-389071711722604/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