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數據詳細分析】全面解構及分析前領隊保亞斯治下熱刺的戰術及風格

車路士是最勁 於 29/04/2013 發表 收藏文章
【圖文數據詳細分析】全面解構及分析前領隊保亞斯治下熱刺的戰術及風格
儘管近期令人擔心的狀態下滑可能最終讓熱刺全隊整季的努力付諸東流,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本季已經達到了球迷們的期望了。新教練保亞斯帶給這支北倫敦球隊最大也是最顯著的改變便是他們的比賽風格。這位前車路士主帥為熱刺量身打造了一套非常引人注目的戰術設置:一切都圍繞著那位讓其他球隊垂涎三尺的加里夫·巴利展開。在為《英超指數》撰寫的本文中,筆者將以熱刺3-2客場險勝韋斯咸以及2​​-1戰勝打比死敵阿仙奴的兩場比賽為例,從戰術角度分析這套新戰術是如何改變這支球隊的中場的。
註:本文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場球員的角色
第二部分:後衛們的角色
第三部分:前鋒們的角色&加里夫·巴利的角色
不過,這幾部分都是互相關聯的並且對每條線的作用都會有所分析。
第一部分:中場球員的角色

控制中場:——迪比利和柏加都常常後撤得很深,卻能讓球隊的逆足邊鋒有機會發揮,在對韋斯咸的比賽中,熱刺排出了4-2-3-1陣型,而鎚仔幫則繼續他們喜愛的4-3-3陣型,由迪亞美、奇雲·路蘭以及加利奧尼爾出任中場的“3”。客隊(譯註:熱刺)的中場樞紐則包括迪比利以及柏加,而加里夫·巴利在二人組前方游弋。
保亞斯戰術中最奇妙的部分就是:除了前者不時前插,迪比利和柏加兩人通常都在相對較靠後的位置主宰比賽。這一點從兩方面幫助了熱刺:

第一,熱刺非常喜歡在比賽中前壓。因此,戰術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中場線和後衛線之間距離太大。因為兩線之間距離一旦拉大,就會給對方的進攻球員留下大片空當,來衝擊熱刺的四名後衛,尤其是當對方派出三名前鋒的時候(比如韋斯咸)。而由於迪比利和柏加穩穩地坐鎮後場,在最後兩條防線之間漏出這樣的空當的機率大大降低了。而且,由於迪比利永不停息地前插以及巴爾的不時地回防,熱刺也能夠保持中場控制與進攻的平衡。第二,為了防迪比利和柏加的衝擊,對手必須同時限制住他們兩人,不給他們過多的拿球時間。為了做到這一點,艾拿戴斯代斯指派迪亞美和路蘭分別緊緊盯住迪比利和柏加。然而這一決定,反過來卻給主隊造成了無數的麻煩。看看這個例子。熱刺在第69分鐘組織進攻,迪比利拿球,迪亞美對這位比利時國腳施壓,另一邊泰勒則死死盯住柏加。而韋斯咸前後衛線之間的巨大空當則讓(他替換鶴治比出場)得以從左路殺入,祖·高爾沒能跟上他。於是,加里-奧尼爾就陷入了兩難境地,是去盯防這個意外殺出的“逆足”邊鋒還是去盯防巴爾。
結果就是,這兩名熱刺球員都沒有人盯防。當迪比利把球傳給巴爾的時候,儘管奧尼爾立即沖向威爾斯人,但還是為留下了一片開闊地。可惜的是,巴爾並沒能注意到他的隊友的動向。

頻繁換位:

不論韋斯咸如何努力地完成他們既定的比賽計劃,熱刺球員間良好的流動性還是讓鐵鎚幫的日子很難過。在比賽的第13分鐘,熱刺球員們那風騷的跑位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鶴治比換位去了中路(事實上,比賽中的大多數時間他都在中路,幫助球隊爭取中場控制權),迪比利換到了祖·高爾和迪亞美之間的空位,而巴爾則後撤到幾乎快到中場線的位置。正如下圖所示。由於熱刺在中路擁有了人數上的優勢,奧尼爾又沒能對鶴治比施壓,持球的巴爾有兩個非常輕鬆的傳球選擇。
碾壓對方中場也許不是球場上最精彩的爭鬥,然而這卻實實在在地幫助球隊建立起對比賽牢牢的掌控。由於中場多一人的優勢,儘管熱刺在左路缺乏寬度,他們的控球時間仍舊大幅領先(62%),並且一直保持對對方球門的威脅。然而,我們注意到,鶴治比回收中路佔據創造性的10號位,同時也導致德國人不能及時回防左路,令維頓漢獨自暴露在對方面前。
★鶴治在對韋斯咸時的熱點圖

調動對方中堅:

另一方面,由於中場失去控制權,韋斯咸的中堅占士·哥連斯有時不得不去盯防巴爾。而他的搭檔雲斯頓·列特則被賦予了同樣的任務:盯住艾迪巴約。於是熱刺很容易就能在鐵鎚幫的中堅組合身上撕開突破口。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體會一下。比賽第47分鐘,巴爾回撤得很深,來接哥爾卡的傳球,哥爾卡則一路跟著23歲的巴爾直到中場線。帶了幾步球後,巴爾傳給了艾迪巴約。後者也回撤到了中場,逼迫列特也跟著前壓。柯林斯意識到了他們倆都失位了,致使球門前一片開闊地,他立即向後猛衝,去補列特的位置。另一方面,迪美不得不跟隨鶴治比來到中路,來補柯林斯的位置,而這也造成了更大的空當。當然同時這一舉動阻止了熱刺球員一馬平川地向前跑位。艾迪巴約迅速地意識到,由於列特一路跟隨自己,幾乎來到中場線,韋斯咸的四人防線被生生改成了三人防線(下圖中用黑點點表示),已經沒有了右後衛。於是多哥國腳​​迅速把球傳給了奔襲中的維頓漢,後者也注意到了左路的一大片開闊地。可惜最後熱刺還是沒能把機會轉化成入球,迪美擋出了維頓漢隨後的射門,熱刺因此僅僅收穫一個角球。
B計劃:(一旦對手屯兵中路,抵消掉熱刺中路多一人的優勢)

連儂提供進攻寬度:
通常,當熱刺試圖贏得中場控制權,對手會在中路囤積重兵,試圖讓熱刺眾將重回邊路。這種策略也扼殺了巴爾賴以完成他標誌性長途奔襲的空間。鎚仔幫也用了同樣的策略,讓祖·高爾緊緊跟隨賀治比。然而當他們試圖這樣做的時候,熱刺改變了他們的戰術,利用連儂將戰場轉移到了右邊路。這個25歲的年輕人的步伐速度和假動作震懾住了奧布萊恩,順利擴展了熱刺陣型的寬度,使得對手中路時不時出現空當。儘管英格蘭國腳全場僅有37次觸球(是所有正選非門將球員當中並列最少的),連儂提供進攻寬度的能力依舊是熱刺的關鍵法寶,熱刺不僅是多了一個選項,更是多了一個同等高效的選項。因此,連儂的缺陣甚至是熱刺近期低迷的主因之一。在那場被國米4-1橫掃的比賽中,施古臣和迪比利是正選的邊鋒,由於他倆都不能像連儂一樣提供寬度,熱刺在場上拘泥於中路,進攻時也缺乏想像力。後來,保亞斯試圖糾正這場比賽中的錯誤,又不願意把風頭正勁的巴爾拉回到邊路,於是在對富咸的比賽中他派阿蘇艾確圖作為正選左邊鋒,但似乎並不奏效。連儂和獲加的搭檔對熱刺來說也十分重要。他們配合十分默契,常常能在邊路打開一條通道。而當韋斯咸試圖凍結這兩人的時候,熱刺有兩種可行的選擇,他們可以將進攻再轉移回中路,或是在右路加派人手(通常情況下是巴爾和柏加)。
左翼的選擇:
在對艾拿戴斯的球隊時,熱刺左翼的進攻仍然時好時壞。大多數時候,他們在這一側缺乏進攻的源動力。如果不說維頓漢,那麼有時候賀治比和施古臣也會堅守自己的位置,並從巴爾和迪比利那裡得到支持。有時候,甚至艾迪巴約都會移動到左側來。不過,大多時候,左路只有維頓漢一個人獨力支持,好在他擁有極高的專注度和不錯的速度,這使他可以相對從容地覆蓋邊路的攻防兩端。
抗壓能力不足:

雖然熱刺平均控球率達到了52%,但是當對手對中場加壓並壓制得很好的情況下,保亞斯的球員們往往會在壓力下屈服。缺少了前鋒們的支持,韋斯咸無法對熱刺的中場進行反擊,但是當阿仙奴做客白鹿巷的時候,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槍手們排出了標誌性的4-2-3-1陣型,並在高位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阿迪達防死了巴爾,而卡蘇拿則從左側殺入,同艾朗·藍斯、韋舒亞互為犄角,對抗迪比利和柏加。熱刺的雙防中被阿仙奴的中場聯合禾確特和基奧特緊緊壓迫,得不到足夠的時間思考以及組織進攻。而且,當失去球權時,熱刺自己卻很難有效地壓迫阿迪達及其身邊的隊友,阿仙奴可以輕鬆開展攻勢。槍手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壓迫可以從一個事實中看出端倪:他們一共19次搶斷中有9次發生在熱刺的半場。
而迪比利在對韋斯咸和對阿仙奴的兩場比賽傳球率的變化也能很好地說明這名前富咸球星在對抗阿仙奴的時候是何等地吃力。在對韋斯咸的比賽中,迪比利的大部分傳球都是向前的,而且都是發生在對方半場。但是在對阿仙奴的比賽中,他有大量的傳球是回傳(兩場比賽為24%對10%)
★左圖:對阿仙奴
★右圖:對韋斯咸
這種情況下,熱刺正選的左邊鋒施古臣不得不經常扯動到中路來幫助隊友,這令贊堅臣得以有機會數次沖擊熱刺的左翼。於是贊堅臣有機會完成全場最高的7次傳中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這七次傳球沒有一次找到了隊友。然而,正如之前所說的,一旦中路運轉不良,熱刺的進攻就轉向邊路。連儂提供了足夠的寬度,而他也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幫助熱刺取得第二個入球。
★對阿仙奴,熱刺43%的進攻來自右路(數據來源:WhoScored.com)
假使阿仙奴的防守能像熱刺這樣更加靠後一些的話,槍手們就能帶著一個更好的結果回到酋長球場了。
--------------------------------------------------------------------------------------------------------------------------------------------------
第二部分:
後衛們的角色


在筆者關於保亞斯如何重建並塑造熱刺的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來看看球隊新的防守體系。自從接掌白鹿巷帥位之後,保亞斯繼承了一套對他而言全新的防守資源。京治退役,與此同時,維頓漢從阿積士加盟球隊,在史雲斯表現出色的哥爾卡結束外借,回到球隊。另外,上季外借至諾域治的基爾·諾頓也終於得到進入熱刺一隊的機會。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保亞斯的戰術改革。

高位防守:
保亞斯帶給熱刺防線最顯著的改變就是採用高位防守。35歲的少帥在車路士使用了相似的戰術,但是卻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種戰術的雙刃劍。泰利速度偏慢,面對速度極佳、伺機便游弋到後衛身後的攻擊手時,非常吃虧。而熱刺這邊的情況卻大相徑庭。維頓漢和哥爾卡速度都很快,而且善於讓那些試圖躲過越位陷阱的前鋒們無功而返。即使多遜缺乏必要的速度,但他位置感極佳,放鏟聰明,最近幾週已經超越哥爾卡成為中堅位置上的第二人選。然而,熱刺的高位防守還是有一些缺陷。
從中場開始進行壓迫和防守
——案例1:阻止球送到對方前鋒腳下


執行高位防守的一大關鍵就是中場和前鋒不能給對方太多時間控球。訣竅就是中場線既不能離防線太近——這樣會讓對手從容施壓,從而滲透過防線;也不能離防線太遠——這樣會在兩條線之間留下太多的空當(這也正是利物浦瞄準的目標)。當紅軍不能一蹴而就地將球送到熱刺後衛線身後時,羅渣士的愛將們就試圖將球傳到熱刺中場線之後,這樣他們的四大攻擊手(唐寧、蘇亞雷斯、史杜歷治和古天奴)就能直面熱刺的高位防守,然後再利用尖銳的直塞擊破防線。然而這對18次英格蘭聯賽冠軍利物浦來說卻比想像的難得多,至少他們從中圈發起進攻時受阻了。雖然迪比利和搭檔並沒有在利物浦隊的半場施壓,但一旦球進入了本方半場,他們就立即盯住謝拉特和盧卡斯,與此同時,也保持了中場和後防間合適的距離。
★結果就是,大多數傳球並不能交到紅軍前鋒的腳下,而前鋒們也就不能在後防線和​​中場間自由遊走了。

——案例2:當中場阻截被擊破後

當利物浦成功把球從中圈附近傳遞到熱刺中場身後的本方前鋒腳下時,熱刺的一個中堅便會立即上前盯防或者靠近接球的紅軍球員,同時一名甚至兩名隊友也從旁協助,緊緊地包圍接到球的前鋒。而相對應的同側邊後衛(就是說,如果右中堅前壓,那麼就是指右邊後衛,左側同理)或者另一名中後衛則會補防隊友留下的空當。
這樣一來,利物浦除了把球交到邊路,別無他法。
正如下圖所示,在比賽的第二分鐘,丹尼爾-艾格直傳給史杜歷治。英格蘭國腳甫一接球,多遜就立即上前與他纏鬥,同時迪福也趕來對史杜歷治施壓。這時,史杜歷治沒有選擇,只能將球回傳給盧卡斯,而後者選擇擴大戰場,一腳長傳找到了埋伏在阿蘇艾確圖身後的唐寧。在整個過程中,維頓漢一直緊跟蘇亞雷斯,確保26歲的紅軍前鋒不能利用多遜前壓之後形成的空當。
邊路防守:

而當防守邊路的時候,一旦對方邊鋒拿到了球,邊後衛就受命緊緊地看住他。於是,這名邊後衛向前移動,而另外三名防守隊員就依次向這一側移動,填補邊路的空缺,如下圖所示。
雖然這樣做會造成一個弱側,但是由於熱刺在本方後場施加的強大壓力,對方很少有機會能利用它。讓我們看看和利物浦比賽中的這個例子。比賽大約進行了十五分鐘時,蘇亞雷斯在右邊路接到了球。熱刺在這一側部下重兵,但是在左側留給了唐寧一大片空地。然而,在蘇亞雷斯能調整轉移到左側之前,多遜迅速地截斷了可能的傳球路線。而且,熱刺對於蘇亞雷斯的孤立和壓迫卓有成效,他只有通過長傳才能把球交給唐寧,而這已經給了熱刺足夠多的時間來重新組織防守陣型。
儘管如此,一旦熱刺的邊鋒或者邊後衛沒能及時回防,這一側的邊路就成了利物浦的進攻天堂。蘇亞雷斯打破僵局的入球就是熱刺未能成功封閉邊路的後果。迪比利沒能跟住他的盯防對象(安歷基),於是多遜選擇向前去邊路補位,也就沒能注意到蘇亞雷斯的跑動。
也就是說,在保亞斯的體系裡,每名球員都必須成功盯住他們的目標。這點至關重要,哪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將造成可怕的後果。

重壓之下的失誤:

於是熱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球員們一旦面對壓迫太過脆弱了。也就是說,後衛們在利物浦施壓時,非常容易失去控球權,從而使局勢非常危險。多遜(79%)和阿蘇艾托圖(66%)這樣平庸的傳球成功率就是明證。不要忘了,唐寧扳平比數的入球,同時也是促使熱刺崩盤的導火索,就來源於獲加那腳在利物浦前鋒壓迫下的草率的傳球。如果熱刺想要提高他們的防守表現,他們需要在持球面對壓力時擁有更多的自信和耐心。這並不是一項戰術轉變,而是要讓他們自己形成心理上的穩定。熱刺習慣從後衛線發起進攻,而由於後衛們在面對利物浦的壓力下早早繳械投降,不能把球交到前場,熱刺的進攻很多時候顯得十分無能。這也導致加利夫·巴利必須要回撤得很深,既要接球,又必須單槍匹馬長途奔襲帶球來到前場。

-----------------------------------------------------------------------------------------------------------------------------------------
第三部分:中場球員的角色&加利夫·巴利的角色:

本篇是保亞斯在熱刺的戰術革命的系列文的最後一段,我們帶您領略圍繞球隊前鋒們和加利夫·巴利發生的變化。哈利·列納治下,熱刺往往讓艾迪巴約頂在最前頭,而雲達華治則出現在影鋒的位置上。然而對保亞斯來說,他跟喜歡讓迪福或者艾迪巴約出任單箭頭,由巴爾在10號區域幫助他們。
艾迪巴約反擊中的作用:

下圖是本月2-1擊敗阿仙奴的比賽中艾迪巴約的熱點圖。如圖所示,多哥國腳在兩翼停留了大量的時間。
艾迪巴約之所以留在右邊路是因為,由於熱刺計劃從這一側發動他們全部的反擊(以及大多數的陣地進攻)。這麼做是出於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熱刺在中路囤積重兵而且左側是一名逆足邊鋒(施古臣),因此,右邊路才能提供進攻的寬度,也就是第一部分所說的B計劃。第二,阿仙奴在左側派出的是辛迪·卡蘇拿。西班牙人一直因回防不及時而飽受詬病。因此,白百合從右翼發動的反擊更容易奏效。相對應的,當球隊發起反擊時,艾迪巴約在右路也​​有兩項職責。他必須護住球,給予連儂、巴爾和獲加足夠的時間在前場去施展他們疾風閃電般的跑位。而且,在他不持球的時候,艾迪巴約也需要為隊友提供傳球線路,並為他們拉開空當。看看下面這個例子。比賽大約60分鐘的時候,熱刺組織反擊,迪比利在右路推進。艾迪巴約在中線附近,面對華美倫的嚴防死守(他們兩個的初始位置在圖中用黑點點標出)。隨著迪比利向槍手大門推進,艾迪巴約也向中路移動。由於蒙利爾沒能及時回防,而是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連儂從後場向前的推進(這在圖中並沒有標出),阿仙奴右路出現了巨大的空當。而在迪比利帶球推進的同時,巴爾跑動到位了,而且將他的盯防者梅迪薩卡遠遠地甩在身後。隨後,雖然迪比利沒有直接傳巴爾,但是後者幾秒鐘之後巴爾還是獲得了一次絕佳機會。迪比利選擇將球傳到了左路的空當,阿蘇艾確圖 傳中,巴爾門前射門射高了。
陣地進攻以及中鋒角色:

而在陣地進攻中,艾迪巴約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持球等待隊友跑位、接應、創造傳球路線。雖然他的支點作用很成問題(這點將在後文中討論),艾迪巴約還是很擅於製造傳球線路。在巴爾首開紀錄的入球中,艾迪巴約引開了華美倫,為威爾士斯創造了空間。雖然如此,阿仙奴隊長稍後還是意識到了巴爾的跑位,但為時已晚,於是他決定壓迫施古臣,試圖攔截最後一傳。
★然而,搶在華美倫攔截之前,施古臣為貝爾送出了一記絕妙的傳球,而剩下的就順理成章了,載入史冊的一個入球。

換位到左側:

正如他的熱點圖顯示的一樣,艾迪巴約也常常在左路游弋,主要是在施古臣從左路內切的時候。而這時巴爾則成為最後一名防守隊員的腋肘之患(這樣避免了熱刺陣型裡沒有前鋒的危險)。不過,艾迪巴約缺乏速度,控球糟糕,在一對一中又沒有擊敗對手的能力。即使作為“業餘”左邊鋒來說,他也是糟糕的選擇。
艾迪巴約的弱點:

——1、技術缺陷
或許艾迪巴約擅於製造傳球路線,但是他的護球實在太差了。對槍手的比賽中,艾迪巴約僅僅贏得了50%的高空球。誠然,在頭球對決中,梅迪薩卡可以算是巨人,但是艾迪巴約連華美倫也競爭不過。艾迪巴約的停球也非常糟糕。大多數場合下,艾迪巴約都能把球停得離自己非常遠,對手很容易就能拿回球權。不僅如此,因糟糕停球而失球後,他反搶的招數不過是輕率而魯莽的鏟球。最後,艾迪巴約還時常掉進對方的越位陷阱。有時候,他常常跑到對方後防線之後(尤其當他試圖製造傳球線路的時候),這樣的結果就是毀掉了熱刺的一次大好機會。

——2、壓迫後衛以及罰球技術
艾迪巴約在罰球戰術中能提供強大得空中支援,但是他的盯人技巧很成問題。對槍手的比賽中,他就應該為梅迪薩卡利用禾確特的罰球頭球入球而負責。而且,他在壓迫後衛的時候也顯露出十足的惰性。由於熱刺實行高位防守,單前鋒對對方兩名中堅壓迫,迫使他們沒有充足時間處理球,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而艾迪巴約顯然不是這個位置理想的人選。除了在中場投入重兵,阿仙奴得以獲得中場控制權的另一大原因就是艾迪巴約給了華美倫和梅迪薩卡足夠多的時間去給阿迪達和其他隊友輸送彈藥。因此,平心而論,艾迪巴約不是熱刺需要的那種前鋒,他不可能在白鹿巷獲得成功。
迪科爾反擊中及處於弱勢時:

當熱刺派出迪科爾的時候,他們的反擊風格就有所不同了。與其將球交給迪科爾,讓他護住球等待隊友向前,像巴爾和迪比利這樣的球員更願意直接從後場帶球突破。通常情況下,他們就直接直線給迪科爾,而由迪科爾來完成最後一擊。這主要是因為迪科爾護球技術很差,不具備空中威脅能力,並且接球出球也很慢。如果一個長傳去找這位30歲的老將,那你幾乎不能指望他能爭下隨後的空中球。因此,在對利物浦的比賽中迪科爾沒有參與任何一次空中爭球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巴爾則參與了多達11次——這或多或少和艾迪巴約的缺席有關,威爾斯國腳成為了箭頭人物。即使迪科爾僥倖爭到了頭球,他也不可能長時間地護住皮球。而且,和艾迪巴約不同,迪科爾通常不會變成簡單的接應點,他更喜歡利用他的速度和機智的跑位來深入對方的危險區域。
陣地進攻以及中鋒角色:

用迪科爾而不是艾迪巴約正選的一大優勢是前者在陣地進攻時能提供多種戰術用途。當和巴爾搭檔時,迪科爾經常和威爾斯人換位。就像下圖所示,巴爾游弋在對方最後一名後衛身旁,而迪科爾後撤到了10號位置。
★而這種換位在艾迪巴約在場時就不會發生。

邊路角色:

在對利物浦時,迪科爾常常轉移到邊路。他主要在加歷查和格連·莊臣之間活動。所以當施古臣內切時,他常常能夠很快切換到左邊鋒位置。而且,一個大家都能注意到的常常出現的趨勢就是,當迪科爾跑到邊路去輔助進攻時,巴爾向對方後防線移動,這也是一種保證熱刺不致於無鋒的戰術安排。
壓迫後衛:

由於他良好的比賽態度和不錯的速度,迪科爾在壓迫對方後衛時更加可靠。這種壓迫使得對手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組織進攻,從而保證了熱刺的高位防守不那麼容易被擊敗。因此這個數據就不是一個巧合了:在對利物浦時(迪科爾出場),熱刺控球率達到54%;而在與阿仙奴的比賽中(艾迪巴約出場),槍手完全掌控了局勢(雖然部分原因是以柏加為首的中場球員在爭奪中場的環節上輸給了阿迪達、艾朗·藍斯、卡蘇拿和韋舒亞)。
巴爾:
保亞斯賦予了巴爾一個完全自由的位置。他可以對手後防線和中場之間自由跑動,時而移動到邊路,時而又在必要時回撤接球。正如之前提到的,當迪料爾出場時,巴爾有時候甚至頂在對方後衛身旁,扮演一名中鋒的角色。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威爾斯國腳在反擊中(而不是陣地戰中),更加有威力。反擊時,巴爾有更多的空間施展他的長途奔襲。而且,正是由於他閃電般的速度,對方的後衛和中場們根本沒有時間來對他進行圍追堵截。然而在陣地戰時,每當巴爾控球時,要盯住他就很簡單了。對巴爾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23歲的年輕人過於依靠他的速度了。與C朗、美斯不同,巴爾不能運用他的假動作和技術輕鬆擊敗對手,因而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利用速度甩掉防守隊員,巴爾在比賽中的作用就會小得多。隨著熱刺的本季漸漸進入尾聲,將巴爾重新部署回左邊鋒的位置可能更加有效。在現在的自由人位置上,雖然用一名球員盯防巴爾不容易,但是他很容易就陷入重重包圍之中。而在邊路的話,巴爾的任務就減輕了許多,他只需要面對一名邊後衛,而且在反擊中有足夠多的空間可以利用。



PART 1
PART 2
PART 3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