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說南華

十號痴漢 於 10/06/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南華來季申請自降甲組,震驚全港。事後各方各有說法,不一而足。事件主角四出接受訪問,雖無可觀內幕可爆,但對了解事情有相當幫助;不少幕後人士亦紛紛出來發表看法,好看非常。


有趣的是,媒體或者網上評論幾乎一面倒抽插前任班主,甚至連圈中人亦對其這三年帶隊的"實績",不以為然。南華衰落,全因為他?
事件之初,有兩個消息令筆者相當詫異:
1) 有消息指南華高層要求上任足主負擔現有合約球員來季工資。
2) 隊長証實南華現時只得9名球員有約在身。
在南華發生這兩件事,個人覺得是匪夷所思。大家想像得到阿巴莫域治離開車路士後,球會不再履行有合約在身球員的合約,再找阿巴莫域治認帳嗎? 堂堂南華會只得九個球員,連預備組的球員也不夠嗎?



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334309-20170605.htm


看過隊長和林大輝的訪問後,又知道了多一些大概: 前任班主的所為,似乎為體育會尊貴的董事們所不齒,對其續約兼冠名的要求,自然不予理會; 另一方面由於有部分球員合約公私難分,所以會方認為不如花一年時間,將一切推倒重來。 也就是說,所有決定不是偶然,亦不突然。

作為球迷,憑能擺上檯面的資料很難看到事實之全部,遑論去判斷誰是誰非,但有一番說法倒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現在港職聯的制度是否真的不受歡迎?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23896
為配合足球發展策略計劃,足總要不斷交數:由港超聯球隊數目,到每個年齡層成立梯隊,建立聯賽等,都是為達到政府要求,獲得撥款。就以港超聯一部分來說: 假設每隊有20名球員,其中4是外援,即是要有16名本土球員;若港超有10隊,整個聯賽就需要有至少160名本土球員。可是,香港真的有這麼多夠能力踢港超的球員嗎? 港會和富力,嚴格來說不符合全職業聯賽的要求,說穿了是濫竽充數;而其他參與者,若有爭標壓力的,或是出高價囤積本地球員,又或利用條例的灰色地帶,全球搜羅合資格上陣的"本土"球員 ,以增強競爭力。


南華一向是爭標組份子,從不應為護級而戰。當自己一大堆內部問題需要解決,勉強留在港超也難有成績,與其混混噩噩過一年,不如到壓力較輕的港甲著手重建。管理層若有此思考實難以厚非,但要注意的是,目前他們的競爭對手,由足球隊進化成球會的過程中已經走得很遠,領先很多。加強青訓可以是幌子,路如何走下去,建立能與競爭對手周旋的球隊才是考慮(尤其是當他們既不恥招攬入籍兵,又不屑與對手鬥燒錢搶人的時候)。

油渣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十惡不赦,形勢卻不是因他而變。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 williamuy_SCAA 於 13/06/2017 評論 NO. 1

    从足球杂志知道南巴大战、四条A;從電視看著蘇文普和收音機聽到大聲葉何老鑑評述長大的一個老球迷,對南華退出港超,可以看出香港足總的一無是處,和現在南華本身的問題所在。覺得可惜,但不妨推倒重來吧。希望有朝再看到南精大戰的盛況。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