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仇家恨拋諸腦後,熱刺成阿根廷國家隊大戶


在最新的阿根廷國家隊名單中,筆者發現了一個沒人留意但甚具歷史意義的現象:一共有三名來自白鹿徑的球員獲得徵召,熱刺成為了最多球員入選阿根廷大軍的球會。


除了現已貴為陣中國際賽上陣次數第二最多的拉美拿 (Erik Lamela),阿根廷還首次徵用了年僅20歲的後衛科夫 (Juan Foyth),以及26歲的熱刺副選門將加薩寧加 (Paulo Gazzaniga)。

科夫和加薩寧加分別在上周兩戰墨西哥的友賽中首次為國披甲,正式成為阿根廷國腳。科夫更在阿根廷以2:0勝出的首戰中,獲選為全場最佳球員,表現深受讚賞。

熱刺作為英超勁旅之一,成為阿根廷國家隊大戶有何稀奇?

看看阿根廷和英格蘭在戰場和球場上的恩怨情仇,就會明白兩國人民感情的撕裂有多嚴重。過去,曼城也試過同時向阿根廷供應四名國腳 (阿古路、奧達文迪、薩巴列達、迪米捷利斯),但背後沒有歷史。熱刺的故事,要翻看前傳才見精采處。這家北倫敦球會,本來是英格蘭引進阿根廷外援的成功先驅,但一場慘烈戰爭,令步伐驟然停頓下來,足足走過四分一世紀,才回復今日的局面。

1978年世界盃,阿根廷以主辦國身份,擊敗對上一屆的亞軍荷蘭,首次成為世界盃冠軍,舉國歡騰。當時有心要在聯賽爭雄的熱刺,挑選了兩名阿根廷世界盃國腳,中場阿迪尼斯 (Ossie Ardiles) 和列卡度韋拿 (Ricardo Villa) 加盟。這不獨是熱刺隊史的創舉,阿根廷球員在英格蘭頂級聯賽也屬珍罕異類。要知道,當年的外援遠不如現在普及,尤其是南美球員,風格與前英超時代的長傳急攻踢法可謂南轅北轍,加上文化和氣候等環境因素,阿根廷球員到歐洲搵食多數選擇西班牙,極少落腳於英格蘭。

熱刺「阿根廷實驗」得到了超乎理想的效果,阿迪尼斯和列卡度韋拿分別在白鹿徑效力了九年和五年,為球會奪得足總盃和歐洲足協盃,令英格蘭球會對引入拉丁美洲球員的看法大為改觀。阿迪尼斯更成為了熱刺在前英超時代最成功的外援之一,掛靴後曾擔任熱刺、紐卡素、西布朗等球會主帥,是唯一的南美球員入選英格蘭聯賽「世紀傳奇100人」。

1982年,阿根廷正為衛冕世界盃備戰,這時爆發了著名的福克蘭島戰爭。阿根廷國內問題千瘡百孔,軍人政府為了轉移國民視線,重提鄰近的福克蘭群島主權問題,該群島當時為英國海外屬地,人口稀少,只有象徵式駐軍,阿根廷派兵突襲,佔領總督府,撕下米字旗。英廷大為震怒,派出龐大艦隊越洋遠征,一雪國恥。 (Image: Defence Imagery)

阿根廷政府想不到英國反應如此果斷,終於在戰爭中慘敗,雙方合共九百多人陣亡,大部分為阿根廷人。戰事結束當日,正是西班牙世界盃展開的第二日。

由於局勢緊張,阿迪尼斯和列卡度韋拿由球迷寵兒變成了發洩對象,非但其他球會的球迷對其懷有敵意,連部分熱刺球迷也加入聲討行列。阿迪尼斯在球季未完就避走家鄉,但回國後同樣受到圍攻,因為此前他曾表示過「喜歡英格蘭的生活」,被同胞翻舊帳痛罵,兩面不是人。

世界盃後,阿迪尼斯有鑑於群情洶湧,拒絶回英,熱刺把他外借予巴黎聖日耳門,經過一季「過冷河」後,才重新歸隊。三年後,英、阿的舊恨在球場上添上新仇,在墨西哥世界盃賽場上,兩國狹路相逢,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造出了世盃史上最受談論的兩個入球,一個是著名的「上帝之手」,另一個是單人匹馬摧毀整條英軍防線的「世紀金球」。

英格蘭當年主力也有「熱刺幫」,包括技術華麗的「雙度」荷度、華度,自信有力問鼎冠軍,結果被矮小的馬勒當拿玩弄於股掌之間,固然感到不爽,更對輸在「上帝之手」極不服氣。

最火上加油的是,馬勒當拿於賽後把事件拉到民族情仇,指「上帝之手」是要為在福克蘭戰爭中殉難的阿根廷同胞復仇,再次激起了兩國人民怨恨。

自阿迪尼斯後,英格蘭有很多年都沒有阿根廷外援球員的成功例子。踏入英超時代,熱刺只曾在1998年簽入過一名表現普通的後衛泰列高 (Mauricio Taricco),直至2013年8月,以破球會轉會費紀錄的3,000萬鎊,從意甲羅馬簽下拉美拿。
部份參考資料 : 《thosefootballtime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