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於永續亞冠失敗後,比較亞冠與新舊制亞協

數字球 於 18/12/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四、入場人數及門票收入
比賽對手實力絕對影響入場人數及門票收入。今年亞冠,傑志於外圍賽對河內,只吸引到三千七百多人到大球場,而東方於分組賽,三場旺角場的賽事平均吸引到五千八百多人入場,場均門票收入達六十八萬。至於2009亞協,該屆殺入四強的南華,頭三場於旺角場的分組賽入場人數其實一般,直至十六強入場人數才開始上升。到了四強階段,靠著南華鋪天盡地、滴水不漏的宣傳策略令大球場紅旗高掛。值得一提,當年門票價格只是$60/$20 (成人/特惠票)。

相比之下,兩年後新制亞協可能因對手實力緣故,以致分組賽入場人數會遠遠不及2018亞冠。但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直至現時仍未有球隊的宣傳效果能與當年羅傑承的南華相比。就算兩年後香港球會殺入亞協淘汰賽,也必須在宣傳方面做足工夫,加上隊伍本身表現出色,才可吸引球迷入場。

五、期望
球迷對於香港球會在亞洲賽的期望,就亞冠而言當然不會太高。外圍賽球隊晉級附加賽、分組賽球隊避免成為三零部隊這些目標相信大家都認同,而今年東方亦成功做到了。亞協方面,縱然晨曦、南華及傑志曾殺入四強,在新制下球迷期望必須調整,先以港超冠軍出線淘汰賽為目標比較貼地,因為北韓球隊這個未知因素影響力實在太大。當然,大家可先觀察北韓球會在2018亞協的表現,再改變期望也未遲,但現階段絕不能以舊制亞協的往績作指標,否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 1 2 3 4 >
標籤: 港超  亞冠  亞協  永續  傑志  東方  南華  羅傑承  伍健  梁守志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