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分析:失利主因在於補位不足,並非戰術?

13分鐘,迪基亞開出的龍門球,讓盧卡古與洛夫雲處於直接對碰的狀態,但後者卻沒有選擇迎頂,反而是趁著「小魔獸」跳頂途中,試圖以推人的小動作應付對手,但沒能成功,最終讓出現於第二落點的拉舒福特輕鬆取球,並在擺脫阿諾的防守後一射破網;

10分鐘後,再一次是迪基亞的長傳,再一次讓盧卡古與洛夫雲直接處於對手,雖然後者是次選擇迎頂,但下場卻是遭到前愛華頓人撞開,並再一次造就拉舒福特從利物浦的右方殺上,繼而再度攻破卡里奧斯的十指關。

顯然地,比起去年10月、作客熱刺的比賽,洛夫雲於本仗的發揮其實不算特別糟糕,但1次的判斷出錯和1次的爭頂失敗,都讓利物浦的大門直接被洞穿,而主場出擊的曼聯順利把握著此子的弱點,順利把來訪奧脫福的紅軍徹底擊潰,而所需的時間,更只是短短的23分鐘。故此,不少的球迷均再次向欠缺穩定性的洛夫雲送上負評。

正如高普所言,每一次的失球都難以由個別的球員完成,即便是洛夫雲,或是本仗的另一「箭靶」阿諾,都需要在得到隊友的協助下,才可一直完美制衡對手。當然,高普並非認為洛夫雲和阿諾的單對單防守能力,存有巨大的不足,而是希望透過是次的發言,再次強調補位的重要性。

第1個的失球,始於洛夫雲選擇出擊應付盧卡古後,沒有球員移至右中堅的位置協防,導致右閘與左中堅的站位之間,出現巨大的空洞,讓拉舒福特在順利取球,從阿諾和雲迪克之間高速殺入禁區,並成功得分。在洛夫雲「擊已出」的情況下,哪位的球員具備著補位的可能性?阿諾和雲迪克。


第1個可能性,阿諾移至中路。一旦阿諾選擇移往右中堅的位置,便可順利收緊與雲迪克的站位距離,以二人之力限制拉舒福特朝著中路推進的空間,減低這名曼聯射手直接得分的機率。第2個可能性,雲迪克向右移。考慮馬達已遭到安祖羅拔臣和占士米拿的包夾,而本應位處最頂點的盧卡古,亦後撤至中圈位置與洛夫雲爭頂,讓山齊士成為唯一一位需要被招呼的曼聯球員,但雲迪克與山齊士的站位其實依然有一定距離,相信後者或難以即時帶來十足的威脅。故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雲迪克可以選擇向橫移數步,收緊與阿諾之間的站位距離,防守效果理應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搶第一點」時,安利簡也處於中圈的位置,意味著爭頂的任務應由這名德國中場負責,讓洛夫雲無須主動出擊,但此子卻突然自我調教至「觀眾模式」,忘記爭頂也屬於防守中場的工作範疇之內,逼使洛夫雲選擇離開固有崗位,讓右中堅的位置短暫處於真空,醞成失球的出現。同一時間,張伯倫其實與盧卡古的站位其實亦只有數步之遙,為何此子亦不選擇迎頂呢?


第2個的失球,再次始於洛夫雲選擇與盧卡古爭頂,而是次的傳球落點則處於中圈和利物浦禁區的中間,中場隊友們亦回身未及,所以前者選擇出擊,並不存在任何的問題。不過,洛夫雲卻被盧卡古「泵開」,並跌在地上,而剛好撤後至曼聯人身旁的安利簡,又沒能向對方施加足夠的壓力,導致皮球順利傳出,而懂得移至右中堅位置協防的阿諾和雲迪克,又未能解圍成功,造就拉舒福特再度施射得手。

阿諾和雲迪克的補位協防,反映著他倆已在第1個的失球裡迅速學習,知道自己需要為身旁的隊友偏離固有位置時,提供一定的協助,但為何利物浦依然失掉第2球?原因同樣在於補位,但不在於阿諾和雲迪克的決定,而在於安利簡。

翻查片段,發現在盧卡古順利摘取皮球後,撇除倒地的洛夫雲之外,安利簡是最為接近該名曼聯中鋒的球員。眼看自己的隊友未能即時站好,安利簡果斷的選擇加速,務求為盧卡古帶來壓力,但這名德國中場施加壓力的手段只是輕輕撞向對手,沒有「落腳」鏟斷或攔截,根本沒能向對方的引進造成任何的阻礙。更甚的是,逼搶失敗的安利簡及後更選擇站在原地、重新啟動「觀眾模式」,待皮球輾轉溜至拉舒福特的方向時,才再一次啟動引擎起跑,但經已為時已晚。


補位的定義,不單單在於為隊友彌補站位上的短暫空缺,當中還包括協防的意思。在第2個的失球裡,眼看洛夫雲倒地未起,雲迪克和阿諾等後衛當然難以出擊補位,否則只會得不償失,所以他們只能夠透過橫移收緊右閘和左中堅位置之間的真空區域,而一度被「泵開」的洛夫雲也隨即站起來,並追趕殺入禁區的馬達。此時此刻,若利物浦的中場球員可以向盧卡古施以足夠的壓力的話,這名比利時國腳輕易送出傳球的可能性便會減低,而安利簡的協防不力,則促使曼聯順利得分。

以2:1擊敗利物浦的賽後,曼聯主帥摩連奴曾豪言,以山齊士出任進攻中場的戰術,就是為了讓安利簡或佐敦軒達臣需要分心應付智利人,切斷防中位置對洛夫雲的支援,讓盧卡古能夠踢得更為得心應手,從而換來入球。事實上,該2個失球出現,根本與「狂人」口中的佈署關係不大,畢竟在2次失球的發生前,安利簡都並非處於直接看管山齊士的狀態,智利人對這名利物浦中場所帶來的干擾亦相當有限,何來直接導致曼聯取得入球?


故此,這一點便反映著左右是次戰局的主因,並非曼聯和利物浦的戰術優勝劣敗,而是個別紅軍球員的集中力突然出現鬆懈,尤以安利簡的情況最為嚴重。需知道執行高位逼搶的主要元素,除了球員的高頻率跑動之外,還有球員們的補位意識。

以4:3力克曼城、安祖羅拔臣從利物浦的左後方逼搶至曼城左後方的一幕為例。在高普奉行的全民逼搶理念下,即使是司職左閘的安祖羅拔臣壓前至敵方禁區,也不會破壞戰術的佈署,只要有球員能夠移至左後方補位,蘇格蘭人的不斷壓前便得以成立,而在當場的比賽裡,則有韋拿杜姆墮後協防,讓前者的逼搶不致被視為「有前無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Onb7Ft8e0
反之,即使洛夫雲選擇出擊,甚或安利簡選擇不迎頂,只要有隊友能夠補位,問題就不存在。不過,在作客曼聯的比賽裡,便發現利物浦球員的補位意識出現驟降,無論是阿諾、雲迪克或安利簡,均曾經出現補位上的失誤,成為高普眼內的失球主因。不過,在廣泛的意見均認為利物浦的戰術欠缺針對性的情況下,高普在未來的日子裡,又會怎樣向外界繼續證明自己的理念呢?這一點絕對值得留意。

Ref:Guardian高普訪問摩連奴訪問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 @michael@ 於 12/03/2018 評論 NO. 1

    補位不足,缺乏執行力?缺乏執行戰術能力? 補位的定義,不單單在於為隊友站位上的空缺,當中還包括協防的意思?其實作者寫完篇文之後有冇諗過全部都係為戰術失敗而寫辯解? 篇文大部分自相矛盾,自圓其說。總括嚟講,高普似乎無為是場賽事在戰術上作出調整,只是以平常行軍模式對陣,反觀狂人明顯對賽事作出針對部署,用楊格凍結,山神中路擾攘,馬達由右路往左策劃組織,擔任自由人(險失多一球)。呢啲並唔係球員嘅個人踢法選擇,明顯係針對呢場賽事作出的部署。優勝劣敗,人地今場發揮出色,咁樣都唔係戰術失敗是什麼?面對現實,希望加強檢討,反省,才是真正紅軍。

  • wombat 於 12/03/2018 評論 NO. 2

    無意責怪阿諾,只可說經驗及能力仍有待提升。 第一球rashford一扣 即被甩開幾個身位,一級球員好少出現咁嘅情況。 仍然期待佳尼盡快復出。
    我反而覺得失位最嚴重嘅係馬達唔入果球,全部後防都出錯。

  • James328 於 12/03/2018 評論 NO. 3

    欄主講到雲迪克同安利簡好似有好多時間去準倫都唔選擇去補位咁
    由頂波到拉舒福攞到個波只係一兩秒嘅事
    事後孔明梗係可以話一早mark L住佢就冇事啦
    到佢頂左比第二個你又話點解兩個人mark一個走甩另一邊嘅人

    如果雲迪克同安利簡都要負上責任嘅咁佢地嘅責任最多佔1%囉
    另外99%都係路夫雲同阿諾嘅責任呀﹗

  • 輝輝輝 於 12/03/2018 評論 NO. 4

    摩佬要迪基亞開長傳, 明顯要避開利物浦迫搶, 明顯同戰術有關 不容置疑

  • Parco Chau 於 13/03/2018 評論 NO. 5

    咁你又唔講迪基亞未斬波前冇人埋去施壓?

  • Parco Chau 於 13/03/2018 評論 NO. 6

    好幾球生球迪基亞都放低個波慢慢睇定先斬啦,又唔見你話前場三個人冇戰術執行逼搶?!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