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地標勝利(二) - 場外篇

香港講波仔 於 20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啟德處子勝利的功臣除了場內奮戰的職球員,還包括了不少在場外一同奮鬥的人。第二篇,我們就來稱讚一下場外提供支援成就啟德處子戰的功臣吧。
當日完場後的社交網絡,都被開賽前的紅龍TIFO洗版,港隊勁揪加上紅龍的圖案,成為勝利的點綴。正當大家以為是球迷自發設計的作品,翌日球迷組織卻表示這屬於足總創作的「入伙禮物」,球迷只在開賽前才得知會有TIFO在球迷區展示,只有數日的時間,斥資數萬元,由設計至製成及運送,全由足總主導,球迷在沒有任何綵排情況下見機行事代為展示,最後成功搶佔網絡流量。足總與球迷共同成就美事,也實在是大家在啟德的第一個美好回憶。

除了製作TIFO,足總還解鎖了本來市場推廣部其中一個塵封的工具 - YouTube。年資較淺的球迷,特別是近一兩年才入坑的球迷,應該未必知道足總本來持有一個YouTube Channel,過往曾經用以發佈球賽精華片段,或是新教練入職的訪問,但並非活躍的用戶。為了這次啟德處子戰,足總重新成為YouTuber,先後發佈兩條Behind the Scene,讓球迷更加了解六月國際賽期兩場比賽期間職球員如何備戰,以及職球員的一些趣事。其中對印度一戰前球員拍攝出場片段的搞笑場面、前鋒米高食自助餐討厭蝦刺身的表情,全都成為球迷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在外國,代表隊每次國際賽期發佈Behind the Scene片段也是十分常見,足總特意拍攝短片記錄這個歷史時刻,也算是追上現代足球的潮流。

https://youtu.be/s-V1IguNwbM

足總以外,啟德場館主辦單位在成就港隊處子戰有很大的角色。

港隊對印度是啟德主場館首次開放全部觀眾席的足球賽事,在天氣炎熱的六月晚上選擇關上天幕舉行賽事,筆者當日進場後第一時間想起上年到卡塔爾圖瑪瑪體育場觀看亞洲盃的經驗 - 只會擔心場內冷氣過大要穿外套,不會擔心天氣太熱,球迷們當晚都在讚歎「這就是世界級的足球場啊」。關上天幕大開冷氣除了提升球迷的觀賞體驗,也間接幫助了港隊陣中年紀較大的主力,減低體力消耗,最重要的就是令打氣聲音更為集中,增添主場氣勢。甚至,筆者可以說若然沒有關上天幕,港隊未必有如此高的發揮。
當日完場後,港隊球迷目前的慣例是勝仗後離場會唱Chants拍手遊行離去,筆者觀察到離場時啟德的職員也會與球迷們擊掌慶祝,比起康文署場地的員工完場後目無表情催促球迷離去,啟德的職員們親近許多,處事也更人性化。當然,啟德作為一個私人公司營運的體育園,員工的能力和質素本應優勝於康文署場地的職員,但既然有所比較,也自然顯得啟德比較優勝,畢竟盡興而歸本來就是球迷一直所追求的體驗。
綜觀以上因素,難怪港隊球迷開始「嫌棄」香港大球場,因為已經回不去了 - 「Once you go Kai Tak, you never go back」。隨著足總落實十月主場對孟加拉於啟德主場館上演,相信球迷們一直渴望的新時代和屬於香港人的主場,已經正式來臨。
標籤: 港隊  啟德主場館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