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國際賽期,冇車仔比賽睇,所以得閒無嘢做嘅我就將目光,投向英冠嘅積分榜。而喺今季,積分榜榜首,出現咗一個令我百感交集嘅名字:林伯特。佢帶領嘅高雲地利(Coventry City),開季至今未嘗一敗,近期更係四連勝兼連續四場不失球,以極具說服力嘅姿態,向住英超進發。
睇住呢個畫面,車迷們有無些少心情複雜呢?林伯特,我哋嘅隊史神射手、我哋嘅「Super Frank」,我哋點會唔熟?佢係我哋最熟識嘅傳奇。但同時,呢個帶領住一支踢法主動、高位壓迫、創造力爆燈嘅球隊嘅領隊,又令我哋感到好「陌生」。呢個,真係我哋記憶中,喺史丹福橋因為防守同死球問題而飽受批評嘅嗰個林伯特?
究竟,呢場喺英冠嘅蛻變,係佢執教能力嘅真實進化,定係只係「英冠濾鏡」下嘅假象?而佢嘅成功,又為我哋呢班曾經對佢又愛又恨嘅球迷,帶嚟咩反思?今次【車迷觀點】,我哋就要戴返副眼鏡,用冷冰冰嘅數據說話,深入解剖呢位「最熟識嘅陌生人」,睇下佢嘅兩副面孔,究竟有咩唔同。
我們熟悉嘅林伯特 : 史丹福橋的榮光與遺憾
要理解「陌生」,我哋首先要定義「熟悉」。作為車路士球迷,我哋腦海中嘅林伯特,其實有兩副面孔:神一樣嘅球員,同埋一個令人又愛又恨嘅教練。
第一次執教的「青春風暴」
撇除佢第二次臨危受命嘅「代理」生涯,我哋主要回憶嘅,係佢 2019-20 球季嘅第一次執教。喺轉會禁令之下,佢大膽起用一班青訓球員,包括曼治、占士、艾巴咸等等,掀起一場「青春風暴」,最終帶隊攞到英超第四,殺入足總盃決賽。呢份成績,喺當時嘅客觀環境下,絕對係超額完成。
揮之不去的「防守死穴」
但喺亮麗成績嘅背後,一個揮之不去嘅問題,就係防守。數據已經講晒所有故事出嚟:嗰個球季,我哋喺英超足足失咗 54球,但根據對手創造機會嘅質素,我哋嘅預期失球(xGA)其實只係 38.6。
呢個 -15.4 嘅驚人差距意味住咩?就係我哋嘅防守表現,遠遠差過應有嘅水平,當中嘅原因,不外乎係門將表現災難(當時嘅基柏),以及整體防守體系嘅不穩。
而當中,死球防守更加係「重災區」。林伯特當時自己都公開承認,球隊嘅角球防守數據係「全英超最差」。而佢當時提出嘅解決方案,竟然係比較簡單直接嘅「簽下高大的球員」。呢種傾向於依賴球員個人特質,而唔係精密戰術設計去解決問題嘅思路,或者就係當時作為年輕教練嘅佢,最大嘅樽頸位。
那個陌生的林伯特:高雲地利的戰術革命
好,回憶完我哋熟悉嘅「林伯特1.0」,我哋就要將鏡頭,轉向而家喺英冠第二次捲起風雲嘅「林伯特2.0」。而呢個版本嘅佢,無論係進攻定防守理念,都令我哋感到相當陌生。
脫胎換骨的進攻:從「為控而控」到「主動控球」
首先,係進攻。佢隊高雲地利,唔再係我哋印象中嗰種有時慢吞吞嘅猜傳,而係充滿目的性同侵略性。數據顯示,佢哋今季創造咗 92次機會、總共有 138次射門、44次中目標,全部都係英冠第一!同時,佢哋嘅高位壓迫極具成效,喺對方進攻三區贏返球權嘅次數(40次),高踞聯賽第二。呢種「主動控球」(Active Possession)嘅理念,證明佢嘅戰術,已經由單純嘅控球,進化到點樣用控球去製造威脅。
進化的防守:用「進攻」解決防守死穴
咁我哋最關心嘅防守呢?有趣嘅係,報告指出,死球防守,到今時今日,依然係佢嘅一個弱點。但點解佢哋嘅總失球數,又控制得咁好,冇再出現我哋當年嗰種「失球遠超預期失球」嘅大崩盤?
答案,就係佢嘅進化之處。林伯特嘅進化,唔係在於佢突然學識點樣排人牆、守角球,而係佢學識咗點樣用一個更主動、更具侵略性嘅整體體系,去從根本上減少需要防守嘅機會。佢用極致嘅控球同前場壓迫,將戰火燒喺對方半場,令對手連創造死球嘅機會都大減。佢唔再係被動咁「解決問題」,而係主動咁避重就輕。呢個,算係一個成熟教練嘅標誌。
環境的對比:為何「橘越淮而為枳」?
分析完林伯特 2.0 嘅戰術進化,我哋仲要問一個問題:點解呢啲進化,係喺高雲地利,而唔係喺我哋車路士發生?有句嘢我讀書時期學,叫「橘越淮而為枳」,意思係,同樣嘅種子,種喺唔同嘅土壤同環境,結果可以完全唔同。呢句說話,或者就係解釋林伯特執教生涯嘅答案。
車路士的「地獄模式」:壓力、權力與混亂
首先,係壓力。當年喺史丹福橋,唔止油王,甚至球迷都係要即食,要即刻贏冠軍。冇空間、冇時間去俾一個好似林伯特咁嘅年輕教練,慢慢試錯、交學費,當年強如保亞斯都奶嘢,何況係更無經驗嘅林伯特。
第二,係更衣室嘅權力。喺車仔,佢要管理嘅,係一班身價不菲、自我意識極強嘅世界級球星,唔止來自球員嘅壓力,仲有來自老闆。
佢第一次執教嘅第一季(19/20),佢撞正轉會禁令,焗住要用班青訓仔「打天才波」;到第二季(20/21),球會突然掉咗二億幾鎊俾佢,要佢即刻將夏維斯、雲拿呢班天價新兵,整合入隊兼交出成績。呢種由「冇錢使」到「亂咁使」嘅巨大擺動,本身就係一種極度嘅唔穩定。
第二次執教,更加係要接手一隊啱啱換老闆嘅球隊,外亂內亂加埋一齊,基本上都無得俾佢發揮。
高雲地利的「新手村」:時間、信任與空間
相反,高雲地利就為佢提供咗一個近乎完美嘅升Lv環境。冇人會要求佢第一季就要贏歐聯,衝英超已經係超額完成。佢有時間去試驗佢嘅 4-2-3-1,有空間去容忍死球防守嘅瑕疵,亦都有管理層嘅絕對信任,去按照自己嘅節奏建立球隊。
所以,將林伯特嘅成敗,單純歸咎於佢個人嘅能力,係唔公平嘅。佢嘅進化,固然係內因,但一個更寬容、更穩定嘅環境,先至係俾佢完成呢次進化嘅關鍵「土壤」。
總結:前度的祝福與期盼
當年嘅「分手」,對雙方嚟講,都係一次正確嘅決定。佢需要離開我哋呢段充滿壓力同鎂光燈嘅關係,去一個可以俾佢靜心沉澱嘅地方,將自己由一個「被寵壞嘅男朋友」,鍛鍊成一個真正「成熟嘅男人」。而我哋,當時亦都需要一條更快捷嘅路,去追求自己想要嘅人生目標。
而家,呢位「最熟識嘅陌生前度」,正喺度行緊一條屬於佢自己嘅路。佢身上,依然有我哋熟悉嘅熱情同鬥志,但亦都多咗一份我哋未見過嘅沉穩同智慧。佢嘅故事,仲未完。作為前度,我哋會繼續喺遠方為佢打氣,祝福佢。同時,心底裡亦都會偷偷期盼,有一日,當佢完成所有「自我提升」,呢位進化成「完全體」嘅佢,會再次返嚟我哋身邊,完成當年未完嘅故事。
========================================
Facebook 同 Threads 已經開咗啦!如果鍾意我的文章可以入黎按個讚!
⭕️ 車迷狗up天地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6593983419
https://www.threads.com/@hkgchedog
睇住呢個畫面,車迷們有無些少心情複雜呢?林伯特,我哋嘅隊史神射手、我哋嘅「Super Frank」,我哋點會唔熟?佢係我哋最熟識嘅傳奇。但同時,呢個帶領住一支踢法主動、高位壓迫、創造力爆燈嘅球隊嘅領隊,又令我哋感到好「陌生」。呢個,真係我哋記憶中,喺史丹福橋因為防守同死球問題而飽受批評嘅嗰個林伯特?
究竟,呢場喺英冠嘅蛻變,係佢執教能力嘅真實進化,定係只係「英冠濾鏡」下嘅假象?而佢嘅成功,又為我哋呢班曾經對佢又愛又恨嘅球迷,帶嚟咩反思?今次【車迷觀點】,我哋就要戴返副眼鏡,用冷冰冰嘅數據說話,深入解剖呢位「最熟識嘅陌生人」,睇下佢嘅兩副面孔,究竟有咩唔同。
我們熟悉嘅林伯特 : 史丹福橋的榮光與遺憾
要理解「陌生」,我哋首先要定義「熟悉」。作為車路士球迷,我哋腦海中嘅林伯特,其實有兩副面孔:神一樣嘅球員,同埋一個令人又愛又恨嘅教練。
第一次執教的「青春風暴」
撇除佢第二次臨危受命嘅「代理」生涯,我哋主要回憶嘅,係佢 2019-20 球季嘅第一次執教。喺轉會禁令之下,佢大膽起用一班青訓球員,包括曼治、占士、艾巴咸等等,掀起一場「青春風暴」,最終帶隊攞到英超第四,殺入足總盃決賽。呢份成績,喺當時嘅客觀環境下,絕對係超額完成。
揮之不去的「防守死穴」
但喺亮麗成績嘅背後,一個揮之不去嘅問題,就係防守。數據已經講晒所有故事出嚟:嗰個球季,我哋喺英超足足失咗 54球,但根據對手創造機會嘅質素,我哋嘅預期失球(xGA)其實只係 38.6。
呢個 -15.4 嘅驚人差距意味住咩?就係我哋嘅防守表現,遠遠差過應有嘅水平,當中嘅原因,不外乎係門將表現災難(當時嘅基柏),以及整體防守體系嘅不穩。
而當中,死球防守更加係「重災區」。林伯特當時自己都公開承認,球隊嘅角球防守數據係「全英超最差」。而佢當時提出嘅解決方案,竟然係比較簡單直接嘅「簽下高大的球員」。呢種傾向於依賴球員個人特質,而唔係精密戰術設計去解決問題嘅思路,或者就係當時作為年輕教練嘅佢,最大嘅樽頸位。
那個陌生的林伯特:高雲地利的戰術革命
好,回憶完我哋熟悉嘅「林伯特1.0」,我哋就要將鏡頭,轉向而家喺英冠第二次捲起風雲嘅「林伯特2.0」。而呢個版本嘅佢,無論係進攻定防守理念,都令我哋感到相當陌生。
脫胎換骨的進攻:從「為控而控」到「主動控球」
首先,係進攻。佢隊高雲地利,唔再係我哋印象中嗰種有時慢吞吞嘅猜傳,而係充滿目的性同侵略性。數據顯示,佢哋今季創造咗 92次機會、總共有 138次射門、44次中目標,全部都係英冠第一!同時,佢哋嘅高位壓迫極具成效,喺對方進攻三區贏返球權嘅次數(40次),高踞聯賽第二。呢種「主動控球」(Active Possession)嘅理念,證明佢嘅戰術,已經由單純嘅控球,進化到點樣用控球去製造威脅。
進化的防守:用「進攻」解決防守死穴
咁我哋最關心嘅防守呢?有趣嘅係,報告指出,死球防守,到今時今日,依然係佢嘅一個弱點。但點解佢哋嘅總失球數,又控制得咁好,冇再出現我哋當年嗰種「失球遠超預期失球」嘅大崩盤?
答案,就係佢嘅進化之處。林伯特嘅進化,唔係在於佢突然學識點樣排人牆、守角球,而係佢學識咗點樣用一個更主動、更具侵略性嘅整體體系,去從根本上減少需要防守嘅機會。佢用極致嘅控球同前場壓迫,將戰火燒喺對方半場,令對手連創造死球嘅機會都大減。佢唔再係被動咁「解決問題」,而係主動咁避重就輕。呢個,算係一個成熟教練嘅標誌。
環境的對比:為何「橘越淮而為枳」?
分析完林伯特 2.0 嘅戰術進化,我哋仲要問一個問題:點解呢啲進化,係喺高雲地利,而唔係喺我哋車路士發生?有句嘢我讀書時期學,叫「橘越淮而為枳」,意思係,同樣嘅種子,種喺唔同嘅土壤同環境,結果可以完全唔同。呢句說話,或者就係解釋林伯特執教生涯嘅答案。
車路士的「地獄模式」:壓力、權力與混亂
首先,係壓力。當年喺史丹福橋,唔止油王,甚至球迷都係要即食,要即刻贏冠軍。冇空間、冇時間去俾一個好似林伯特咁嘅年輕教練,慢慢試錯、交學費,當年強如保亞斯都奶嘢,何況係更無經驗嘅林伯特。
第二,係更衣室嘅權力。喺車仔,佢要管理嘅,係一班身價不菲、自我意識極強嘅世界級球星,唔止來自球員嘅壓力,仲有來自老闆。
佢第一次執教嘅第一季(19/20),佢撞正轉會禁令,焗住要用班青訓仔「打天才波」;到第二季(20/21),球會突然掉咗二億幾鎊俾佢,要佢即刻將夏維斯、雲拿呢班天價新兵,整合入隊兼交出成績。呢種由「冇錢使」到「亂咁使」嘅巨大擺動,本身就係一種極度嘅唔穩定。
第二次執教,更加係要接手一隊啱啱換老闆嘅球隊,外亂內亂加埋一齊,基本上都無得俾佢發揮。
高雲地利的「新手村」:時間、信任與空間
相反,高雲地利就為佢提供咗一個近乎完美嘅升Lv環境。冇人會要求佢第一季就要贏歐聯,衝英超已經係超額完成。佢有時間去試驗佢嘅 4-2-3-1,有空間去容忍死球防守嘅瑕疵,亦都有管理層嘅絕對信任,去按照自己嘅節奏建立球隊。
所以,將林伯特嘅成敗,單純歸咎於佢個人嘅能力,係唔公平嘅。佢嘅進化,固然係內因,但一個更寬容、更穩定嘅環境,先至係俾佢完成呢次進化嘅關鍵「土壤」。
總結:前度的祝福與期盼
當年嘅「分手」,對雙方嚟講,都係一次正確嘅決定。佢需要離開我哋呢段充滿壓力同鎂光燈嘅關係,去一個可以俾佢靜心沉澱嘅地方,將自己由一個「被寵壞嘅男朋友」,鍛鍊成一個真正「成熟嘅男人」。而我哋,當時亦都需要一條更快捷嘅路,去追求自己想要嘅人生目標。
而家,呢位「最熟識嘅陌生前度」,正喺度行緊一條屬於佢自己嘅路。佢身上,依然有我哋熟悉嘅熱情同鬥志,但亦都多咗一份我哋未見過嘅沉穩同智慧。佢嘅故事,仲未完。作為前度,我哋會繼續喺遠方為佢打氣,祝福佢。同時,心底裡亦都會偷偷期盼,有一日,當佢完成所有「自我提升」,呢位進化成「完全體」嘅佢,會再次返嚟我哋身邊,完成當年未完嘅故事。
========================================
Facebook 同 Threads 已經開咗啦!如果鍾意我的文章可以入黎按個讚!
⭕️ 車迷狗up天地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6593983419
https://www.threads.com/@hkgchedog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