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住後備上陣嘅青訓小將佐治 (Tyrique George) 嘅處子聯賽入球,加上尼圖 (Pedro Neto) 喺補時階段嘅世界波絕殺,驚險咁以 2:1 反勝同市宿敵富咸,終結咗聯賽作客八場不勝嘅尷尬紀錄,亦都暫時重返聯賽榜第五位,保住爭奪下季歐聯資格嘅一線生機。
單睇結果,呢場遲來嘅勝仗、仲要係打吡戰反勝,理應值得高興。但如果你睇足全場,或者留意到上半場完場時作客球迷毫不留情嘅噓聲,你就會明白點解我哋要用「險勝未能掩蓋的失敗」嚟做標題。呢場波,車路士(尤其係上半場)嘅表現可以話係乏善可陳、甚至醜陋,如果唔係靠後備奇兵同球星嘅靈光一閃,恐怕又係失分收場。
賽後點評:
強陣回歸?戰術錯配的開局: 經歷完週中歐協聯輸波,馬蛇今場作出 7 個正選變動,牌面上接近「夫添」,目標明顯係搏盡搶分。但呢個所謂「強陣」,開局表現卻強差人意,除咗球員狀態,亦可能反映咗馬蛇喺排陣上存在「球員錯配」嘅問題,未能發揮球員最大效用。 開賽 3 分鐘富咸入波被判越位已經係警號,但 20 分鐘,隊長占士喺中後場一次嚴重失誤被對手搶斷反擊,由伊禾比(Iwobi)射入,令車仔早早落後。呢個失球直接打擊士氣,亦暴露咗球隊上半場整體低迷:組織混亂、進攻乏力,核心球員未能喺關鍵區域攞到波,前鋒亦缺乏支援,形勢相當被動。
半場變陣救亡,效果顯著但太遲? 半場落後加上場面被動,馬蛇即刻變陣,用古斯度入替占士,再用辛祖換走馬杜基,希望為球隊注入「活力」。呢兩個調動效果立竿見影, 下半場車路士明顯搶返主動權,前場壓迫同進攻節奏都有改善,製造咗唔少具威脅嘅攻門。但問題就係,既然呢個變陣咁有效,點解上半場唔一早咁做?係咪代表馬蛇最初嘅戰術部署或者正選人腳選擇本身就有問題,需要等到半場落後先至去糾正? 雖然最終圍攻之下未能及早扳平,但呢次半場調整確實為之後嘅反勝奠定咗基礎。
後備奇兵定勝局,青春風暴再臨: 眼見時間流逝,久攻不下,78 分鐘馬蛇放手一搏,用 19 歲小將佐治入替隱形嘅積臣,呢個換人成為轉捩點。佐治上陣不久即把握機會,禁區頂勁射破網追成 1:1! 士氣大振嘅藍軍繼續狂攻,終於喺補時第 3 分鐘,由尼圖接應安素助攻,轉身窩利抽射破網絕殺對手。由落後到反勝,後備奇兵佐治同全場表現最活躍嘅尼圖居功至偉。
數據解讀、全面壓制下的低效與幸運: 睇返賽後嘅進階數據,更能印證點解話呢場波贏得咁「肉酸」。無錯,車路士喺 控球率 (Possession 59.9%) 同 場地傾斜度 (Field Tilt 61.0%) 上都佔盡優勢,顯示大部分時間我哋都壓住富咸嚟踢。深入對方腹地次數 (Deep Entries 18 vs 5) 同 禁區內射門 (Penbox shots 7 vs 3) 亦都多過對手一倍有多,反映我哋確實將戰線推前,亦都比富咸更接近對方龍門。再加上更強嘅 前場壓迫 (PPDA 10.2 vs 13.0) 同搶返嚟嘅 高位球權 (High turnovers 6 vs 1),表面睇起嚟,形勢一片大好。
深入剖析:xG 與 xThreat 揭示的真相: 但係再深入少少睇,最關鍵嘅 預期入球 (xG)竟然只得 0.76,呢個數字低到有啲尷尬,說明咗雖然我哋控球多、壓得前,但製造出嚟嘅埋門機會質素其實非常一般,好多都係隔靴搔癢式嘅射門。反而對手伊禾比嗰一腳中目標就入咗 (佢嗰球 xG 極低,數據顯示只有 0.04)。至於 預期威脅值 (xThreat 1.83 vs 0.78),我哋雖然遠高於對手,表示推進到危險地帶嘅能力係有,但就係轉化唔到做高質素嘅射門機會。呢啲數據正好解釋咗點解球隊下半場看似圍攻,但遲遲未能追和,最終要靠兩個個人能力嘅入球(佐治嘅遠射同尼圖嘅爆抽,兩球 xG 都唔高,分別係 0.07 同 0.29)先至反敗為勝。成場波可以話係贏咗數據表面,但實際進攻效率低下,贏得驚險又帶點幸運成份。
個別表現:
尼圖 (Pedro Neto):
絕殺英雄實至名歸,世界波點燃爭四希望
⭕️ 入球: 1
⭕️ 總射門: 3
⭕️ 射正: 2
❌ 預期入球 (xG): 0.29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44
⭕️ 創造機會: 2
⭕️ 成功盤扭: 1/1 (100%)
⭕️ 禁區內觸球: 8
⭕️ 地面對抗成功: 4/4 (100%)
⭕️ 傳球成功率: 29/31 (94%)
全場表現都非常活躍,可以話係車仔前場少數穩定嘅威脅點。上半場喺左路,下半場轉到右路,都持續用速度同技術衝擊對方防線,係全隊最有威脅嘅球員。全場錄得 3 次射門 2 次中目標,除咗個入波之外亦有其他攻門考驗到對方龍門。最關鍵當然係補時階段,喺禁區內接應安素回傳,一個瀟灑轉身左腳勁射,皮球直飛網頂窩利,完全係世界波級數,憑一己之力搶返三分!數據上睇,佢嘅預期入球 (xG) 只係 0.29,反映本身入球機會唔算極大,但佢嘅預期射門質素 (xGOT) 達到 0.44,亦都說明佢嘅射門係有質素,將唔算最好嘅機會轉化成入球。除咗入波,佢仲創造咗 2 次機會,禁區內觸球 8 次非常活躍,而且地面對抗 4 次全勝,傳球成功率高達 94%,攻守兩端都交足功課,鬥心亦爆棚,呢場勝仗佢居功至偉。
泰基佐治 (Tyrique George): 後備奇兵一球成名,青訓希望效率驚人
⭕️ 入球: 1
⭕️ 總射門: 1
⭕️ 射正: 1
❌ 預期入球 (xG): 0.07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47
⭕️ 觸球: 4
⭕️ 成功傳球: 2/2
「佐治仔」今場真係一球成名!作為自家青訓嘅 19 歲小將,喺球隊最需要追分數嘅時候被委以重任,78 分鐘後備入替。上陣短短 5 分鐘(全場連補時踢咗約 12 分鐘),就把握到全場唯一一次射門機會,喺禁區頂第一時間冷靜低射破網,追成 1-1 平手!呢球唔單止係佢個人首個英超入球,更重要係為當時死氣沉沉嘅球隊注入強心針。全場觸球次數極少只有 4 次,兩次傳球全部成功,但就係用呢極高嘅效率完成咗關鍵入球。最值得留意係佢嘅預期入球 (xG) 只得 0.07,顯示呢個本身唔係一個好高入球率嘅機會,但佢嘅預期射門質素 (xGOT) 卻高達 0.47,呢個巨大差距證明佐治仔呢腳射門嘅質素(角度、力度)係遠超平均水平,係靠個人射術將一個普通機會轉化成入球,而唔係單純執雞。以 19 歲零 75 日之齡入波,球迷賽後一致激讚,佢展現嘅自信同埋關鍵時刻嘅把握力,絕對值得更多機會。
彭馬 (Cole Palmer):
進攻核心迷失方向,低迷狀態拖累球隊
❌ 射門數 (命中): 2 (1)
❌ 預期入球 (xG): 0.08
❌ 預期助攻 (xA): 0.02
❌ 創造機會: 1
❌ 成功盤扭: 1/2 (50%)
❌ 禁區內觸球: 3
❌ 地面對抗成功率: 2/5 (40%)
❌ 控球失誤: 13
作為球隊嘅進攻核心,彭馬今場嘅表現完全唔合格。踢足全場,但狀態持續低迷,以往嗰種 carry 全隊、改變戰局嘅魔力消失得無影無蹤。全場只得 2 腳射門,預期入球 (xG) 加埋得嗰 0.08,唯一一腳中目標嘅射門質素 (xGOT 0.05) 亦低得可憐,根本冇威脅。
留意返今場彭馬嘅平均活動位置(Average Position),其實已經去到中圈前少少的位置。馬蛇似乎想佢由較深嘅位置開始策動攻勢。問題係,彭馬並唔係一個以速度見稱嘅球員,要佢由中場線開始,帶住個波推進幾十碼,突破對方嘅中場線甚至後防線,其實係咪有啲強人所難?呢種踢法對球員嘅爆發力同推進能力要求好高,但彭馬嘅強項明顯係喺狹小空間嘅技術、視野同埋最後一傳/一射。
將佢擺得咁後,變相令佢遠離危險地帶(全場禁區內觸球只得 3 次),佢最擅長嘅 final third 魔法就難以施展。佢可能要花費大量精力喺推進同護球上(今場失咗 13 次控球權,地面對抗成功率亦低),到咗真正可以製造威脅嘅區域時,可能已經冇晒氣力,或者對方防線已經佈置好晒。咁樣嘅安排,係咪變相扼殺咗佢最大嘅武器?係咪為咗整體控球結構,而犧牲咗核心球員喺進攻三區嘅決定性作用?我哋需要嘅係一個喺禁區頂附近攞波、可以隨時傳出致命直線或者起腳射門嘅彭馬,而唔係一個要喺中圈同人肉搏嘅墮後組織者。點樣將彭馬放喺最能夠發揮佢威力嘅位置,絕對係馬蛇需要思考嘅問題。
積臣 (Nicolas Jackson):
進攻黑洞令人絕望、個人定體系問題難分
❌ 射門數: 1
❌ 預期入球 (xG): 0.05
❌ 錯失黃金機會: 1
❌ 禁區內觸球: 4
❌ 地面對抗成功率: 0/3 (0%)
❌ 觸球: 21
❌ 犯規: 3
睇返今場積臣嘅數據都係令人失望。但一個值得深思嘅問題係:無論係用積臣定係之前試過用安宮古踢正前鋒,似乎車路士嘅 9 號位都好容易變成進攻黑洞,咁究竟係球員個人能力嘅問題,定係馬列斯卡呢套戰術體系根本就唔適合/唔支援單箭頭發揮?
從戰術角度睇,馬蛇嘅體系似乎對前鋒嘅支援嚴重不足。兩個翼鋒(例如今場嘅尼圖同馬杜基/辛祖)傾向於自己攞波內切搵射門機會,而唔係落底傳中搵中鋒。中場雖然控球多,但好多時都係橫傳或者短傳保控球,缺乏穿透性嘅直線俾前鋒跑身後,甚至係一齊進入禁區令本來密集的禁區更加少射門路線。結果就係,正前鋒喺前面好多時都係孤立無援,等唔到波,或者只能夠回後接應,遠離禁區。
今場積臣踢咗 78 分鐘,觸球次數只有 21 次,禁區內觸球更只得 4 次,呢啲數據都側面反映咗佢喺戰術中被邊緣化嘅情況。佢嘅地面對抗 3 次全敗,亦可能係因為缺乏隊友支援下,要一對二甚至一對三。
當然,錯失黃金機會(1 次)呢啲係無得賴戰術,把握力不足依然係佢嘅老問題。但整體嚟講,佢嘅低迷表現 (xG 0.05,零射正),有幾多成係因為戰術令佢連掂波、攞位嘅機會都少之又少?如果成套戰術都唔識點樣餵俾中鋒,咁就算下季收購其他前鋒,問題一樣唔會解決到,只會換嚟另一個喺前場掙扎嘅身影。呢個「前鋒黑洞」問題,恐怕馬蛇需要喺戰術層面俾個答案,而唔係單純換人試運氣。
列斯占士 (Reece James):
隊長失誤成致命傷,內切角色是否錯配?
❌ 射門: 1
❌ 預期入球 (xG): 0.03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02
❌ 成功盤扭: 0/1 (0%)
❌ 傳中成功率: 0/3 (0%)
❌ 地面對抗: 0/2 (0%)
❌ 禁區內觸球: 0
作為球隊隊長,占士今場嘅表現絕對令人失望,尤其係上半場嗰次致命嘅「派膠」。喺 20 分鐘,佢竟然喺自己後半場控球失誤,被對方施斯隆輕鬆搶甩導致失波,呢種低級失誤對於經驗豐富嘅佢嚟講係完全唔可以接受。除咗呢個關鍵錯誤,佢喺上半場 45 分鐘內嘅整體表現都乏善可陳。
問題係,呢啲掙扎係咪同馬蛇堅持要佢踢「內切右閘」有關?數據顯示,佢上半場喺進攻端幾乎冇貢獻:零成功盤扭、三次傳中全部失敗、零次禁區內觸球。防守端除咗失誤,地面對抗亦都輸晒。睇落佢喺呢個頻繁內切到中場嘅角色上踢得相當掙扎,既限制咗佢喺邊路嘅衝擊力同傳中威脅,亦似乎令佢喺防守轉攻、或者由中路返邊路防守時顯得吃力同容易失位。
呢度就引申出一個戰術疑問:我哋都知道左閘嘅古古尼亞 (Marc Cucurella) 係有能力、亦都踢慣咗內切入中場扮演「偽中場」角色,點解馬蛇唔選擇俾古古負責內切,解放返占士喺佢最擅長嘅右邊路,利用佢嘅速度同傳中去衝擊對手呢?係咪為咗維持所謂嘅 Box Midfield 或者 3-2 結構,就犧牲咗占士最大嘅優勢,甚至將佢擺喺一個容易暴露弱點嘅位置?半場將佢換走,雖然馬蛇話係管理體能,但好難唔令人覺得,係因為上半場呢個戰術實驗徹底失敗,先至要換入踢法更傳統、更具活力嘅古斯度去糾正。占士嘅能力毋庸置疑,但點樣喺馬蛇嘅體系下搵到最適合佢發揮嘅角色,睇嚟仲係一個難題。
總結:
雖然最後靠佐治仔同尼圖嘅神來之筆,驚險咁反勝富咸攞到寶貴三分,保住咗爭四嘅希望,但成場波嘅過程,尤其係上半場嘅表現,實在難以令人收貨。呢場反勝,與其話係戰術部署成功,不如話更似係球員「爆seed」救世。
賽後更引人深思嘅係馬蛇嘅戰術安排:馬蛇份戰術說明書係咪漏咗餵波俾前鋒嗰頁?點解前鋒喺體系入面往往變成孤島,無論係積臣定安宮古都難有作為?係咪真係要將缺乏速度嘅彭馬擺得咁後,犧牲佢喺 final third 嘅威脅去換取中場控球?將占士強行內切,又係咪真係最好嘅選擇,定係限制咗佢本身嘅優勢?呢場波贏咗,但暴露嘅戰術問題似乎比解決嘅更多。單靠球員嘅靈光一閃或者球隊的拼搏精神搭救,長遠嚟講肯定唔夠。馬蛇一日唔喺戰術層面諗辦法激活前場、將球員放喺最適合嘅位置發揮所長,恐怕之後嘅比賽依然會睇到心驚膽顫。
========================================
Facebook Page已經開咗啦!如果鍾意我的文章可以入黎按個讚!
⭕️ 車迷狗up天地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6593983419
單睇結果,呢場遲來嘅勝仗、仲要係打吡戰反勝,理應值得高興。但如果你睇足全場,或者留意到上半場完場時作客球迷毫不留情嘅噓聲,你就會明白點解我哋要用「險勝未能掩蓋的失敗」嚟做標題。呢場波,車路士(尤其係上半場)嘅表現可以話係乏善可陳、甚至醜陋,如果唔係靠後備奇兵同球星嘅靈光一閃,恐怕又係失分收場。
賽後點評:
強陣回歸?戰術錯配的開局: 經歷完週中歐協聯輸波,馬蛇今場作出 7 個正選變動,牌面上接近「夫添」,目標明顯係搏盡搶分。但呢個所謂「強陣」,開局表現卻強差人意,除咗球員狀態,亦可能反映咗馬蛇喺排陣上存在「球員錯配」嘅問題,未能發揮球員最大效用。 開賽 3 分鐘富咸入波被判越位已經係警號,但 20 分鐘,隊長占士喺中後場一次嚴重失誤被對手搶斷反擊,由伊禾比(Iwobi)射入,令車仔早早落後。呢個失球直接打擊士氣,亦暴露咗球隊上半場整體低迷:組織混亂、進攻乏力,核心球員未能喺關鍵區域攞到波,前鋒亦缺乏支援,形勢相當被動。
半場變陣救亡,效果顯著但太遲? 半場落後加上場面被動,馬蛇即刻變陣,用古斯度入替占士,再用辛祖換走馬杜基,希望為球隊注入「活力」。呢兩個調動效果立竿見影, 下半場車路士明顯搶返主動權,前場壓迫同進攻節奏都有改善,製造咗唔少具威脅嘅攻門。但問題就係,既然呢個變陣咁有效,點解上半場唔一早咁做?係咪代表馬蛇最初嘅戰術部署或者正選人腳選擇本身就有問題,需要等到半場落後先至去糾正? 雖然最終圍攻之下未能及早扳平,但呢次半場調整確實為之後嘅反勝奠定咗基礎。
後備奇兵定勝局,青春風暴再臨: 眼見時間流逝,久攻不下,78 分鐘馬蛇放手一搏,用 19 歲小將佐治入替隱形嘅積臣,呢個換人成為轉捩點。佐治上陣不久即把握機會,禁區頂勁射破網追成 1:1! 士氣大振嘅藍軍繼續狂攻,終於喺補時第 3 分鐘,由尼圖接應安素助攻,轉身窩利抽射破網絕殺對手。由落後到反勝,後備奇兵佐治同全場表現最活躍嘅尼圖居功至偉。
數據解讀、全面壓制下的低效與幸運: 睇返賽後嘅進階數據,更能印證點解話呢場波贏得咁「肉酸」。無錯,車路士喺 控球率 (Possession 59.9%) 同 場地傾斜度 (Field Tilt 61.0%) 上都佔盡優勢,顯示大部分時間我哋都壓住富咸嚟踢。深入對方腹地次數 (Deep Entries 18 vs 5) 同 禁區內射門 (Penbox shots 7 vs 3) 亦都多過對手一倍有多,反映我哋確實將戰線推前,亦都比富咸更接近對方龍門。再加上更強嘅 前場壓迫 (PPDA 10.2 vs 13.0) 同搶返嚟嘅 高位球權 (High turnovers 6 vs 1),表面睇起嚟,形勢一片大好。
深入剖析:xG 與 xThreat 揭示的真相: 但係再深入少少睇,最關鍵嘅 預期入球 (xG)竟然只得 0.76,呢個數字低到有啲尷尬,說明咗雖然我哋控球多、壓得前,但製造出嚟嘅埋門機會質素其實非常一般,好多都係隔靴搔癢式嘅射門。反而對手伊禾比嗰一腳中目標就入咗 (佢嗰球 xG 極低,數據顯示只有 0.04)。至於 預期威脅值 (xThreat 1.83 vs 0.78),我哋雖然遠高於對手,表示推進到危險地帶嘅能力係有,但就係轉化唔到做高質素嘅射門機會。呢啲數據正好解釋咗點解球隊下半場看似圍攻,但遲遲未能追和,最終要靠兩個個人能力嘅入球(佐治嘅遠射同尼圖嘅爆抽,兩球 xG 都唔高,分別係 0.07 同 0.29)先至反敗為勝。成場波可以話係贏咗數據表面,但實際進攻效率低下,贏得驚險又帶點幸運成份。
個別表現:
尼圖 (Pedro Neto):
絕殺英雄實至名歸,世界波點燃爭四希望
⭕️ 入球: 1
⭕️ 總射門: 3
⭕️ 射正: 2
❌ 預期入球 (xG): 0.29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44
⭕️ 創造機會: 2
⭕️ 成功盤扭: 1/1 (100%)
⭕️ 禁區內觸球: 8
⭕️ 地面對抗成功: 4/4 (100%)
⭕️ 傳球成功率: 29/31 (94%)
全場表現都非常活躍,可以話係車仔前場少數穩定嘅威脅點。上半場喺左路,下半場轉到右路,都持續用速度同技術衝擊對方防線,係全隊最有威脅嘅球員。全場錄得 3 次射門 2 次中目標,除咗個入波之外亦有其他攻門考驗到對方龍門。最關鍵當然係補時階段,喺禁區內接應安素回傳,一個瀟灑轉身左腳勁射,皮球直飛網頂窩利,完全係世界波級數,憑一己之力搶返三分!數據上睇,佢嘅預期入球 (xG) 只係 0.29,反映本身入球機會唔算極大,但佢嘅預期射門質素 (xGOT) 達到 0.44,亦都說明佢嘅射門係有質素,將唔算最好嘅機會轉化成入球。除咗入波,佢仲創造咗 2 次機會,禁區內觸球 8 次非常活躍,而且地面對抗 4 次全勝,傳球成功率高達 94%,攻守兩端都交足功課,鬥心亦爆棚,呢場勝仗佢居功至偉。
泰基佐治 (Tyrique George): 後備奇兵一球成名,青訓希望效率驚人
⭕️ 入球: 1
⭕️ 總射門: 1
⭕️ 射正: 1
❌ 預期入球 (xG): 0.07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47
⭕️ 觸球: 4
⭕️ 成功傳球: 2/2
「佐治仔」今場真係一球成名!作為自家青訓嘅 19 歲小將,喺球隊最需要追分數嘅時候被委以重任,78 分鐘後備入替。上陣短短 5 分鐘(全場連補時踢咗約 12 分鐘),就把握到全場唯一一次射門機會,喺禁區頂第一時間冷靜低射破網,追成 1-1 平手!呢球唔單止係佢個人首個英超入球,更重要係為當時死氣沉沉嘅球隊注入強心針。全場觸球次數極少只有 4 次,兩次傳球全部成功,但就係用呢極高嘅效率完成咗關鍵入球。最值得留意係佢嘅預期入球 (xG) 只得 0.07,顯示呢個本身唔係一個好高入球率嘅機會,但佢嘅預期射門質素 (xGOT) 卻高達 0.47,呢個巨大差距證明佐治仔呢腳射門嘅質素(角度、力度)係遠超平均水平,係靠個人射術將一個普通機會轉化成入球,而唔係單純執雞。以 19 歲零 75 日之齡入波,球迷賽後一致激讚,佢展現嘅自信同埋關鍵時刻嘅把握力,絕對值得更多機會。
彭馬 (Cole Palmer):
進攻核心迷失方向,低迷狀態拖累球隊
❌ 射門數 (命中): 2 (1)
❌ 預期入球 (xG): 0.08
❌ 預期助攻 (xA): 0.02
❌ 創造機會: 1
❌ 成功盤扭: 1/2 (50%)
❌ 禁區內觸球: 3
❌ 地面對抗成功率: 2/5 (40%)
❌ 控球失誤: 13
作為球隊嘅進攻核心,彭馬今場嘅表現完全唔合格。踢足全場,但狀態持續低迷,以往嗰種 carry 全隊、改變戰局嘅魔力消失得無影無蹤。全場只得 2 腳射門,預期入球 (xG) 加埋得嗰 0.08,唯一一腳中目標嘅射門質素 (xGOT 0.05) 亦低得可憐,根本冇威脅。
留意返今場彭馬嘅平均活動位置(Average Position),其實已經去到中圈前少少的位置。馬蛇似乎想佢由較深嘅位置開始策動攻勢。問題係,彭馬並唔係一個以速度見稱嘅球員,要佢由中場線開始,帶住個波推進幾十碼,突破對方嘅中場線甚至後防線,其實係咪有啲強人所難?呢種踢法對球員嘅爆發力同推進能力要求好高,但彭馬嘅強項明顯係喺狹小空間嘅技術、視野同埋最後一傳/一射。
將佢擺得咁後,變相令佢遠離危險地帶(全場禁區內觸球只得 3 次),佢最擅長嘅 final third 魔法就難以施展。佢可能要花費大量精力喺推進同護球上(今場失咗 13 次控球權,地面對抗成功率亦低),到咗真正可以製造威脅嘅區域時,可能已經冇晒氣力,或者對方防線已經佈置好晒。咁樣嘅安排,係咪變相扼殺咗佢最大嘅武器?係咪為咗整體控球結構,而犧牲咗核心球員喺進攻三區嘅決定性作用?我哋需要嘅係一個喺禁區頂附近攞波、可以隨時傳出致命直線或者起腳射門嘅彭馬,而唔係一個要喺中圈同人肉搏嘅墮後組織者。點樣將彭馬放喺最能夠發揮佢威力嘅位置,絕對係馬蛇需要思考嘅問題。
積臣 (Nicolas Jackson):
進攻黑洞令人絕望、個人定體系問題難分
❌ 射門數: 1
❌ 預期入球 (xG): 0.05
❌ 錯失黃金機會: 1
❌ 禁區內觸球: 4
❌ 地面對抗成功率: 0/3 (0%)
❌ 觸球: 21
❌ 犯規: 3
睇返今場積臣嘅數據都係令人失望。但一個值得深思嘅問題係:無論係用積臣定係之前試過用安宮古踢正前鋒,似乎車路士嘅 9 號位都好容易變成進攻黑洞,咁究竟係球員個人能力嘅問題,定係馬列斯卡呢套戰術體系根本就唔適合/唔支援單箭頭發揮?
從戰術角度睇,馬蛇嘅體系似乎對前鋒嘅支援嚴重不足。兩個翼鋒(例如今場嘅尼圖同馬杜基/辛祖)傾向於自己攞波內切搵射門機會,而唔係落底傳中搵中鋒。中場雖然控球多,但好多時都係橫傳或者短傳保控球,缺乏穿透性嘅直線俾前鋒跑身後,甚至係一齊進入禁區令本來密集的禁區更加少射門路線。結果就係,正前鋒喺前面好多時都係孤立無援,等唔到波,或者只能夠回後接應,遠離禁區。
今場積臣踢咗 78 分鐘,觸球次數只有 21 次,禁區內觸球更只得 4 次,呢啲數據都側面反映咗佢喺戰術中被邊緣化嘅情況。佢嘅地面對抗 3 次全敗,亦可能係因為缺乏隊友支援下,要一對二甚至一對三。
當然,錯失黃金機會(1 次)呢啲係無得賴戰術,把握力不足依然係佢嘅老問題。但整體嚟講,佢嘅低迷表現 (xG 0.05,零射正),有幾多成係因為戰術令佢連掂波、攞位嘅機會都少之又少?如果成套戰術都唔識點樣餵俾中鋒,咁就算下季收購其他前鋒,問題一樣唔會解決到,只會換嚟另一個喺前場掙扎嘅身影。呢個「前鋒黑洞」問題,恐怕馬蛇需要喺戰術層面俾個答案,而唔係單純換人試運氣。
列斯占士 (Reece James):
隊長失誤成致命傷,內切角色是否錯配?
❌ 射門: 1
❌ 預期入球 (xG): 0.03
❌ 預期射門質素 (xGOT): 0.02
❌ 成功盤扭: 0/1 (0%)
❌ 傳中成功率: 0/3 (0%)
❌ 地面對抗: 0/2 (0%)
❌ 禁區內觸球: 0
作為球隊隊長,占士今場嘅表現絕對令人失望,尤其係上半場嗰次致命嘅「派膠」。喺 20 分鐘,佢竟然喺自己後半場控球失誤,被對方施斯隆輕鬆搶甩導致失波,呢種低級失誤對於經驗豐富嘅佢嚟講係完全唔可以接受。除咗呢個關鍵錯誤,佢喺上半場 45 分鐘內嘅整體表現都乏善可陳。
問題係,呢啲掙扎係咪同馬蛇堅持要佢踢「內切右閘」有關?數據顯示,佢上半場喺進攻端幾乎冇貢獻:零成功盤扭、三次傳中全部失敗、零次禁區內觸球。防守端除咗失誤,地面對抗亦都輸晒。睇落佢喺呢個頻繁內切到中場嘅角色上踢得相當掙扎,既限制咗佢喺邊路嘅衝擊力同傳中威脅,亦似乎令佢喺防守轉攻、或者由中路返邊路防守時顯得吃力同容易失位。
呢度就引申出一個戰術疑問:我哋都知道左閘嘅古古尼亞 (Marc Cucurella) 係有能力、亦都踢慣咗內切入中場扮演「偽中場」角色,點解馬蛇唔選擇俾古古負責內切,解放返占士喺佢最擅長嘅右邊路,利用佢嘅速度同傳中去衝擊對手呢?係咪為咗維持所謂嘅 Box Midfield 或者 3-2 結構,就犧牲咗占士最大嘅優勢,甚至將佢擺喺一個容易暴露弱點嘅位置?半場將佢換走,雖然馬蛇話係管理體能,但好難唔令人覺得,係因為上半場呢個戰術實驗徹底失敗,先至要換入踢法更傳統、更具活力嘅古斯度去糾正。占士嘅能力毋庸置疑,但點樣喺馬蛇嘅體系下搵到最適合佢發揮嘅角色,睇嚟仲係一個難題。
總結:
雖然最後靠佐治仔同尼圖嘅神來之筆,驚險咁反勝富咸攞到寶貴三分,保住咗爭四嘅希望,但成場波嘅過程,尤其係上半場嘅表現,實在難以令人收貨。呢場反勝,與其話係戰術部署成功,不如話更似係球員「爆seed」救世。
賽後更引人深思嘅係馬蛇嘅戰術安排:馬蛇份戰術說明書係咪漏咗餵波俾前鋒嗰頁?點解前鋒喺體系入面往往變成孤島,無論係積臣定安宮古都難有作為?係咪真係要將缺乏速度嘅彭馬擺得咁後,犧牲佢喺 final third 嘅威脅去換取中場控球?將占士強行內切,又係咪真係最好嘅選擇,定係限制咗佢本身嘅優勢?呢場波贏咗,但暴露嘅戰術問題似乎比解決嘅更多。單靠球員嘅靈光一閃或者球隊的拼搏精神搭救,長遠嚟講肯定唔夠。馬蛇一日唔喺戰術層面諗辦法激活前場、將球員放喺最適合嘅位置發揮所長,恐怕之後嘅比賽依然會睇到心驚膽顫。
========================================
Facebook Page已經開咗啦!如果鍾意我的文章可以入黎按個讚!
⭕️ 車迷狗up天地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6593983419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