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究】國際米蘭4:3巴塞 史詩式對碰嘅英雄悲歌

歐聯四強次回合,國際米蘭主場硬撼巴塞隆拿,簡直係一場睇到全球球迷熱血沸騰、拍爛手掌嘅史詩級大戰!兩隊喺首回合已經踢成 3:3,次回合戰況更加係峰迴路轉,入球梅花間竹,由國米領先兩球,到巴塞連追三球反超總比數,再到國米補時階段奇蹟追平拖入加時,最終主隊憑加時嘅入球以 4:3 勝出,總比數 7:6 氣走巴塞,率先殺入月尾喺慕尼黑舉行嘅決賽。作為一場歐聯四強比賽,呢種劇力萬鈞、娛樂性滿瀉嘅對碰,絕對係精彩絕倫,睇到人透唔到氣。

然而,喺呢場盪氣迴腸嘅經典戰役背後,對於年輕嘅巴塞隆拿嚟講,無疑係一次「英雄式」嘅悲壯落幕。佢哋明明喺次回合一度反超前,距離決賽只有一步之遙,點解最終會功敗垂成,飲恨聖西路?究竟係邊啲「死因」導致佢哋喺呢場史詩對決中黯然出局?係年輕必須交嘅學費?戰術上嘅失誤?定係關鍵時刻把握唔住機會?

今次嘅【死因研究】,我哋就嘗試深入剖析呢場令人回味無窮嘅敗仗,睇下巴塞隆拿呢位「悲劇英雄」究竟衰喺邊,當中又有啲咩值得我哋反思同借鑒嘅地方。


案情重組:反轉再反轉式嘅米蘭過山車

呢場喺聖西路球場上演嘅歐聯四強次回合,過程就好似坐過山車咁,兩隊梅花間竹咁領先,火花四濺,將「史詩式對碰」呢幾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上半場,主隊國際米蘭先聲奪人。第 21 分鐘,一次快速反擊,鄧飛 (Denzel Dumfries) 右路傳中,拿達路馬天尼斯 (Lautaro Martínez) 門前冷靜第一時間撞射破網,國米領先 1:0 (總比數 4:3)。

上半場臨完結前(第 45 分鐘),國米再獲良機。拿達路殺入禁區被巴塞小將古巴斯 (Pau Cubarsí) 剷跌,球證原本冇表示,但經 VAR 詳細覆核並親自到場邊睇重播後,改判十二碼,認為拿達路先觸碰到皮球。查漢奴古 (Hakan Çalhanoğlu) 操刀射入,國米擴大優勢至 2:0 (總比數 5:3)。

換邊之後,巴塞隆拿如夢初醒,展開絕地反擊。第 54 分鐘,左閘謝拉特馬田 (Gerard Martín) 第一次傳中被擋後,成功搶回球權再傳,艾歷加西亞 (Eric García) 禁區內第一時間凌空抽射破網,巴塞追成 2:1 (總比數 5:4)。

僅僅六分鐘後,第 60 分鐘巴塞再下一城!今次又係謝拉特馬田左路精準傳中,丹尼奧莫 (Dani Olmo) 後柱無人看管下頭槌頂入,巴塞追成 2:2 (總比數 5:5),兩隊重回同一起跑線!
之後巴塞攻勢不斷,國米門將森馬 (Yann Sommer) 亦都作出多次關鍵撲救。戰至第 87 分鐘,巴塞終於反超前! 拉芬夏 (Raphinha) 禁區內第一次射門被森馬撲出,但佢反應極快,親自補射得手,巴塞反超 2:3 (總比數 5:6),眼睇就要殺入決賽!

但高興得太早!補時第 3 分鐘 (90+3'),國米一次快速反擊,鄧飛右路再次發難底線傳中,37 歲老將中堅阿沙比 (Francesco Acerbi) 竟然殺到上嚟門前搶點射入,國米戲劇性追成 3:3 (總比數 6:6),比賽需要進入加時!

加時上半場,第 99 分鐘,輪到國米嘅後備奇兵發威。杜林 (Marcus Thuram) 右路個人突破後傳入禁區,後備入替嘅法迪斯 (Davide Frattesi) 冷靜控定,禁區內彎射遠柱死角入網,國米再次領先 4:3 (總比數 7:6)!

雖然之後神童耶馬 (Lamine Yamal) 非常活躍,一次射中門柱,另外仲有幾次極具威脅嘅射門都被森馬神勇救出,但始終未能再次改寫比數。最終,國際米蘭喺主場以 4:3 擊敗巴塞隆拿,兩回合總比數 7:6 驚險晉級決賽。


死因研究:巴塞隆拿「英雄式」敗北嘅三大「死因」

巴塞隆拿喺呢場史詩級嘅歐聯四強次回合,最終飲恨出局,無緣決賽。雖然佢哋踢出過令人血脈沸騰嘅反擊,亦都展現咗年輕球隊嘅活力同潛力,但以下幾個「死因」,或者就係導致佢哋功敗垂成嘅關鍵:


死因一:青春的代價?經驗不敵「老油條」

今場對決,好大程度上可以話係「青春風暴」對撼「老江湖」。巴塞隆拿嘅正選平均年齡只得 25.5 歲,充滿活力同衝勁;而國際米蘭平均年齡就高達 30.2 歲,勝在經驗老到。喺呢種生死關頭,經驗嘅價值往往就體現出嚟。國米方面,37 歲嘅中堅阿沙比 (Acerbi) 竟然喺補時階段殺上前場射入追平嘅關鍵一球,而門將森馬 (Sommer) 亦都憑住豐富經驗屢救險球,尤其係加時賽階段對耶馬 (Yamal) 嘅撲救。

相反,巴塞年輕嘅防線喺壓力下似乎更容易犯錯,例如小將古巴斯 (Cubarsí) 喺禁區內嘅犯規被 VAR 判罰十二碼(雖然有爭議,但經驗老到嘅後衛可能處理會更小心);而喺 87 分鐘反超總比分之後,點樣控制戰局、守住勝果,呢方面年輕嘅巴塞似乎就欠缺咗啲「老油條」嘅沉穩同場上應變,俾國米喺最後時刻追平。呢啲關鍵時刻嘅處理分野,或者就係「青春必須交嘅學費」。


死因二:戰術迷思?華麗控球難掩防線「性感災難」

今場波數據上巴塞隆拿好多方面都佔優:控球率高達六七成、傳球成功率接近九成、創造嘅預期入球 (xG) 亦都遠超國米 (約 3.45 vs 國米約 1.7)。佢哋嘅傳球路線圖亦都顯示出中前場極之複雜同緊密嘅配合,進攻火力絕對唔弱,次回合亦都攻入三球。但問題係,點解咁嘅優勢下,最終會失足四球? 正如名宿 Craig Burley 所講,巴塞可能死於「防守上嘅自我毀滅」,尤其係佢哋對「防守線企位嘅執著」。係咪因為防線壓得太前,容易俾國米(尤其係鄧飛嗰邊)打反擊或者直接衝擊?

今季歐聯失足 24 球創隊史紀錄,絕對唔係偶然。華麗嘅進攻足球固然悅目,但如果防守體系存在咁大漏洞,喺淘汰賽階段就好容易「一子錯滿盤皆落索」。費歷克 (Hansi Flick) 嘅戰術可能傾向理想化進攻,但喺攻守平衡方面,似乎仲有好大嘅改善空間。


死因三:臨門一腳欠銳利,神勇森馬嘆奈何

雖然話巴塞防守差,但其實佢哋今場創造嘅機會絕對足夠贏波。全場 22 次射門、10 次中目標、製造至少 6 個「Big Chances」,預期入球 (xG) 亦都超過 3,但最終只係攻入 3 球。呢個除咗反映巴塞部分球員喺臨門一腳嘅把握力有待提升之外,更加要「歸功」於國米門將森馬 (Sommer) 嘅神級表現。呢位瑞士門神全場作出至少 7 次關鍵撲救,當中包括多次救出耶馬同拉芬夏 (Raphinha) 嘅必入球,尤其係加時賽階段,佢就好似一道無法逾越嘅高牆。

如果唔係森馬嘅超水準發揮,巴塞可能喺法定時間內已經解決戰鬥。再加上耶馬一次中柱彈出嘅「黑仔波」,只能夠講句「時也命也」。進攻端「應入唔入」,往往就會受到懲罰,呢個亦都係足球場上不變嘅定律。


花生區:車迷角度睇「青春風暴」vs「老江湖」

作為中立球迷,呢場波(如果起到身睇嘅話)肯定覺得值回票價。但作為一個「花生友」兼車迷,除咗欣賞場波夠娛樂性之外,自然都會諗下:呢場波對我哋車仔有啲咩啟示或者值得反思嘅地方?

最明顯嘅一點,肯定就係「經驗」喺呢啲頂級生死戰入面嘅價值。 今場波,國米擺明係一班「老油條」;巴塞就後生好多,充滿活力但經驗相對稚嫩。結果就係喺最關鍵嘅時刻,老將嘅沉穩同智慧決定咗比賽嘅走向。例如國米 37 歲嘅阿沙比 (Acerbi) 喺補時追平,門將森馬 (Sommer) 屢救險球,甚至乎拿達路 (Lautaro Martínez) 喺前場嘅牽制,都睇得出佢哋嘅經驗同閱讀球賽能力。

另一邊,巴塞班後生仔雖然踢到曉飛,耶馬 (Yamal) 更加係光芒四射,但喺某啲關鍵時刻嘅處理,例如領先後點樣控制節奏、點樣應對壓力、點樣避免不必要嘅犯錯(例如古巴斯個十二碼),似乎就爭咗啲火候。呢次可以話係「老將用經驗教咗班後生仔一課」。

呢個「經驗 vs 青春」嘅課題,對我哋車仔嚟講,其實好有參考價值。 Blue Co旗下的球隊,無論係我哋定係史堡都係以年輕球員做骨幹,活力同衝勁絕對唔缺,但係咪喺啲關鍵大賽經驗、尤其係歐戰淘汰賽嘅經驗就相對輸蝕?我哋隊入面,又有幾多個可以喺逆境波或者生死關頭,好似國米班老將咁樣,成為一支帶領球隊走出困境嘅「定海神針」?睇到巴塞今場嘅「英雄式落幕」,我哋都真係要諗下,喺重建過程中,點樣平衡年輕化同埋經驗傳承,確保我哋嘅「青春風暴」唔會只係靈光一閃,而係可以行得更遠、更穩。

另外一點就係攻守平衡嘅重要性。巴塞今場攻入三球,創造嘅機會亦都極多 (xG 高達 3.45),進攻端才華橫溢。但係,佢哋脆弱嘅防線亦都失咗四球,最終令所有努力付諸流水。呢個再次提醒我哋,無論你嘅進攻幾咁華麗,如果防守唔穩陣,喺淘汰賽就好容易出事。我哋車仔喺馬蛇手下都係主打進攻足球,點樣喺釋放進攻火力嘅同時,確保防守嘅紀律性同穩固性,將會係一個持續嘅課題 (當然仲要睇埋山齊士果晚嘅心情)。

呢場波真係一堂好好嘅戰術課同埋足球哲學課。希望我哋嘅管理層同教練團隊,睇完呢場「史詩級對碰」之後,都會有所啟發啦!


總結:史詩落幕,英雄悲歌,教訓何在?

呢場國際米蘭與巴塞隆拿嘅歐聯四強次回合,無疑將會被載入史冊,成為近年最刺激、最具戲劇性嘅淘汰賽經典之一。兩回合狂轟 13 個入球,戰況反覆,最後更要戰至加時分勝負,作為球迷,能夠見證咁樣一場「史詩式對碰」,絕對係一種享受。

然而,對於巴塞隆拿呢支年輕嘅「英雄」隊伍嚟講,呢個結局無疑係苦澀嘅。佢哋喺次回合展現出驚人嘅鬥志同進攻火力,一度由落後兩球到反超總比數,距離決賽只有咫尺之遙。耶馬等年輕球員嘅才華令人眼前一亮,整體嘅傳控足球亦都賞心悅目。但最終,「英雄」亦有落幕之時,佢哋嘅歐聯夢最終喺聖西路破碎。

呢場「英雄悲歌」,除咗令人感嘆足球嘅殘酷同魅力之外,亦都為所有志在爭標嘅球隊提供咗深刻嘅教訓:喺追求華麗足球、信任年輕球員嘅同時,點樣平衡經驗嘅重要性、點樣鞏固防守嘅穩定性、點樣提升關鍵時刻嘅把握力,將會係永恆嘅課題。巴塞隆拿今次嘅失敗,或者就係最好嘅反面教材。

========================================
Facebook 同 Threads 已經開咗啦!如果鍾意我的文章可以入黎按個讚!
⭕️ 車迷狗up天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6593983419
https://www.threads.com/@hkgchedog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