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餐: 今天我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港超的外援註冊政策,還希望指出其潛在的壞處。
先簡單介紹一下港超外援政策是什麼吧。現時香港的外援註冊政策是5+1,意思是指每隊球隊可以註冊5個任意國家的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的外援。而在落場政策方面,就是在比賽時,每隊最多只可以有4名外援同時在場,而這4名外援是6名已註冊外援的任意4位,而不是要求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加一名亞洲外援的。港超現時有哪些球員是外援呢? 在下在此就不多說了,如有興趣,可以在以下網址查看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6%E2%80%9317%E5%B9%B4%E9%A6%99%E6%B8%AF%E8%B6%85%E7%B4%9A%E8%81%AF%E8%B3%BD) p.s. R&F富力不受此外援政策限制,他們是不準請外援,香港球員則"註八出三"。
那麼AFC(亞洲足協)對於亞洲賽的外援註冊政策是如何呢?他們比起港超是要嚴格一點的。AFC要求"3+1"註冊和"3+1"落場,意思是最多可以註冊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外援。而比賽時都是最多只可以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外援同時在場上,要求是比較嚴格的。
那麼港超聯的外援註冊政策會帶來什麼壞處?其實是令到港超球隊更加倚靠外援去打江山。"註5+1出4"這條例是十分的鬆動,外援之間可以作出輪換,其實令到本地球員可以頂上受傷外援的機會減少,減少了本地球員去磨練和上位的機會。但這個都是次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令港超球隊打壞手勢。當有些球隊的核心外援受傷了,在本地賽因為外援註冊政策鬆動,可以用其他外援輪換,但在對外援數量嚴格的亞洲賽卻不可以!假設你在亞洲賽註冊的外援受傷無法出場,你不可以用沒有在亞洲賽註冊的外援頂替他的空缺!在港超賽中球隊習慣了外援可以輪換,但在亞洲賽沒有這個做法時,便會使球隊一時三刻不能適應,只好派一些平時在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本地球員頂上!但這樣班救兵的做法,對球隊的表現會有一定負面影響,所以港超球隊在亞洲賽的表現很自然會較為遜色了。要糾正這個情況,港超自己先要嚴格執行"3+1"政策先可。
另一方面,是有關本地球員的計算方法問題。港超的本地球員身份,是指"擁有香港身份證"的球員。但在AFC方面,他們對香港的指引,本地球員是指"擁有香港身份證和特區護照"的球員。(如果是歸化球員則要持有特區護照一年先可以當作本地球員的計算)
簡單而言,香港現時的球員可以分為三種:
在這一點上,香港再一次比AFC寬鬆了。
這個本地球員身份計算的政策差異,帶來的問題更大。這其實是影響了港超球隊的組軍。現時有個奇怪現象是,有港超球隊在本地賽和亞洲賽,用的完全是不同的人腳,就是因為這個奇怪的本地球員的計算方法差異上。有些球隊的”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是該球隊的核心球員,在本地賽上經常可以上陣。但由於他們曖昧的身份,在亞洲賽是當作外援計算的,要估用寶貴的外援名額。但有球隊本著”唔好蝕左個外援名額”的心態,在亞洲賽時便會不用這些球員,註冊那些在港超和亞洲賽都被視為外援的球員,而這些”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的空缺,就會用上一些平時在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本地球員,令到陣容可以出現180度的轉變! 這樣突然的轉陣,容易便到球隊的表現不穩定或者下降。本身在本地賽合作得純熟的陣容,在亞洲賽卻不能使用! 這是何等的好笑,反而一些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球員,要突然在水平較本地賽高的亞洲賽臨危受命,這樣的做法,香港球隊在亞洲賽的成績可以好得去邊? 有球隊更看準了這個奇怪的漏洞,不停在外地找實力不錯的”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再加上4個外援同時在場,使到球隊在本地賽時可以只用上1-2名土炮球員,其他就是”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和外援(因為後二者的球員在外地訓練,事實上實力真的比土炮高出不少),但在亞洲賽時卻因為本地球員身份計算的政策差異,就用上一個實力較遜色的陣容出賽,這樣的組軍方向完全就是做山寨王的方向,在港超很威風,離開香港就立即不行了。而且這樣無法幫助本地球員和港足水平的提升,因為他們根據”想踢都無得踢”,咁點會有進步先?你地話啦。
簡單一個小總結,港超其實需要嚴格地跟從亞協的”外援註冊政策”和”本地球員身份計算方法”,先可以有機會讓一眾土炮去磨練和提升水平。因為這樣做,可以大幅增加一眾土炮在港超的上陣機會,而他們在亞洲賽上陣時,水平都不會太低,這樣先有助香港面對國際球會間的競爭。用”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和外援去稱霸本地賽,出到亞洲卻”收晒皮”,這樣的做法,形同自欺欺人。
先簡單介紹一下港超外援政策是什麼吧。現時香港的外援註冊政策是5+1,意思是指每隊球隊可以註冊5個任意國家的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的外援。而在落場政策方面,就是在比賽時,每隊最多只可以有4名外援同時在場,而這4名外援是6名已註冊外援的任意4位,而不是要求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加一名亞洲外援的。港超現時有哪些球員是外援呢? 在下在此就不多說了,如有興趣,可以在以下網址查看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6%E2%80%9317%E5%B9%B4%E9%A6%99%E6%B8%AF%E8%B6%85%E7%B4%9A%E8%81%AF%E8%B3%BD) p.s. R&F富力不受此外援政策限制,他們是不準請外援,香港球員則"註八出三"。
那麼AFC(亞洲足協)對於亞洲賽的外援註冊政策是如何呢?他們比起港超是要嚴格一點的。AFC要求"3+1"註冊和"3+1"落場,意思是最多可以註冊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外援。而比賽時都是最多只可以三名任意國家外援和一名亞洲國藉外援同時在場上,要求是比較嚴格的。
那麼港超聯的外援註冊政策會帶來什麼壞處?其實是令到港超球隊更加倚靠外援去打江山。"註5+1出4"這條例是十分的鬆動,外援之間可以作出輪換,其實令到本地球員可以頂上受傷外援的機會減少,減少了本地球員去磨練和上位的機會。但這個都是次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令港超球隊打壞手勢。當有些球隊的核心外援受傷了,在本地賽因為外援註冊政策鬆動,可以用其他外援輪換,但在對外援數量嚴格的亞洲賽卻不可以!假設你在亞洲賽註冊的外援受傷無法出場,你不可以用沒有在亞洲賽註冊的外援頂替他的空缺!在港超賽中球隊習慣了外援可以輪換,但在亞洲賽沒有這個做法時,便會使球隊一時三刻不能適應,只好派一些平時在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本地球員頂上!但這樣班救兵的做法,對球隊的表現會有一定負面影響,所以港超球隊在亞洲賽的表現很自然會較為遜色了。要糾正這個情況,港超自己先要嚴格執行"3+1"政策先可。
另一方面,是有關本地球員的計算方法問題。港超的本地球員身份,是指"擁有香港身份證"的球員。但在AFC方面,他們對香港的指引,本地球員是指"擁有香港身份證和特區護照"的球員。(如果是歸化球員則要持有特區護照一年先可以當作本地球員的計算)
簡單而言,香港現時的球員可以分為三種:
在這一點上,香港再一次比AFC寬鬆了。
這個本地球員身份計算的政策差異,帶來的問題更大。這其實是影響了港超球隊的組軍。現時有個奇怪現象是,有港超球隊在本地賽和亞洲賽,用的完全是不同的人腳,就是因為這個奇怪的本地球員的計算方法差異上。有些球隊的”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是該球隊的核心球員,在本地賽上經常可以上陣。但由於他們曖昧的身份,在亞洲賽是當作外援計算的,要估用寶貴的外援名額。但有球隊本著”唔好蝕左個外援名額”的心態,在亞洲賽時便會不用這些球員,註冊那些在港超和亞洲賽都被視為外援的球員,而這些”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的空缺,就會用上一些平時在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本地球員,令到陣容可以出現180度的轉變! 這樣突然的轉陣,容易便到球隊的表現不穩定或者下降。本身在本地賽合作得純熟的陣容,在亞洲賽卻不能使用! 這是何等的好笑,反而一些本地賽中較少出場機會的球員,要突然在水平較本地賽高的亞洲賽臨危受命,這樣的做法,香港球隊在亞洲賽的成績可以好得去邊? 有球隊更看準了這個奇怪的漏洞,不停在外地找實力不錯的”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再加上4個外援同時在場,使到球隊在本地賽時可以只用上1-2名土炮球員,其他就是”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和外援(因為後二者的球員在外地訓練,事實上實力真的比土炮高出不少),但在亞洲賽時卻因為本地球員身份計算的政策差異,就用上一個實力較遜色的陣容出賽,這樣的組軍方向完全就是做山寨王的方向,在港超很威風,離開香港就立即不行了。而且這樣無法幫助本地球員和港足水平的提升,因為他們根據”想踢都無得踢”,咁點會有進步先?你地話啦。
簡單一個小總結,港超其實需要嚴格地跟從亞協的”外援註冊政策”和”本地球員身份計算方法”,先可以有機會讓一眾土炮去磨練和提升水平。因為這樣做,可以大幅增加一眾土炮在港超的上陣機會,而他們在亞洲賽上陣時,水平都不會太低,這樣先有助香港面對國際球會間的競爭。用” 有香港身份證,沒有特區護照的球員”和外援去稱霸本地賽,出到亞洲卻”收晒皮”,這樣的做法,形同自欺欺人。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