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壞了,重回本地波懷抱

最近睇番香港波,感觸良多。

筆者余生也晚,只能趕及八九十年代的最後盛世。當時球壇尚算好景,平均每場波入場起碼幾千到一萬人。死火輪、和仔、山度士、譚拔士、顧錦輝、鄭兆聰、巴貝利,人人各有魅力。買學生飛睇波,有時仲要係雙料娛樂,真係抵到爛開心到震。在大球場咬住魚柳包睇波然後去糖街買漫畫,是我年輕時最快樂的圖畫 (之一)。

轉眼廿幾三十年過去了,昔日球星不是退役便是教波或講波,人人都話球壇青黃不接,話香港波冇速度冇技術冇體能;在疫情和經濟雙重打擊下,2020 / 2021 年的聯賽僅餘八支職業隊,球員踢波生涯朝不保夕。踢波,在香港等同「冇前途」。

不過大家撫心自問,究竟有幾多年冇睇香港波了?唔睇就鬧,同當年一眾有財有勢的影壇大哥冇睇過《十年》就踩套戲有咩分別?我也不是熱血捧場客,對上一次入場睇波已是傑志踢亞冠的事了。但起碼我堅持「唔睇就唔評」這個基本原則,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因為疫情關係,加上電視機壞了懶得再買,最近幾個月有時會躲在家中睇網上直播,由上屆聯賽的傑志、東方和富力的最後直路鬥法到今屆眾多新人亮相的菁英盃,我都是「家中座上客」。不看由自可,一看竟然欲罷不能。唔係講笑,那種球味是即使富甲天下和星光熠熠的英超西甲也無法媲美的。
要界定球味,就如問老婆靚定初戀情人正,人人心中有自己一套,很難。對我來說,球味是關於歸屬感、球場青草的味道、加了甜豉油的魚肉燒賣、球員的拼搏精神、他們觸球控球傳球時清脆的「剔撻」聲,以及場邊不時傳來幾句無甚惡意但豪情滿瀉的「X你老母」。

平心而論,香港足球沒有退步,只是全世界在進步,我們龜速前進人家坐火箭而已。當年(部分)球星閒閒地幾皮嘢一個月,劈酒劈到三更半夜,第朝練波下晝就落場,今時今日咁嘅工作態度肯定玩唔長。事實上,今天還留下來的,多數是有心人,即使經驗技術資源皆不足,但至少肯捱肯練肯拼。以菁英盃為例,比賽未必場場可觀,但年輕球員珍惜和用心踢波有目共睹。

像傑志的陳晉一、安永佳,以及球風日趨成熟的顏樂楓等,都展現了朝氣和拼勁。更重要的是,球員都似乎能夠實事求是:香港足球光輝不再,在亞洲頂多只屬二三線水平,但大家都尊重職業球員的身份,努力踢好自己的比賽。這份全力為自己所喜愛的和所選擇的事情負責任,即使前路茫茫甚至一切到最後可能徒勞無功亦咬實唔放,正正是今日香港足球的「球味」所在。

愛香港的人,是時候睇少D英超,好好支持一下本地波了。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