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投稿) 淺談Tiki taka和防守反擊—相生相剋之道

足球戰術區 於 30/10/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今次是第一次有網友主動投稿,朋友Lok Yung Choi寫出來的水準十分高十分值得分享!他的看法除了與我十分相近外,這篇文章也令我想起足球群英傳曾經寫過的<從摩連奴與哥迪奧拿去看足球的未來>;大家的看法都不謀而合,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而陰陽的概念遠比想像中淺白易明,是個十分有趣的理念!

以下是他的看法:
相信不少讀者必定有觀看星期六的西甲打呲,筆者作為一個球迷自然亦難以免俗。就當日的比賽而言,皇家馬德里不論於球員表現、狀態,以及戰術的執行度上均較巴塞隆那來得優勝,這點相信大部份人均認同。有言認為,近年來tiki-taka已經可謂日落西山,其威懾力已經被時下流行的防守反擊打得體無完膚。當然,無可否認的是巴塞,西班牙兩隊近二年的表現的確強差人意。然而,筆者卻是對上述説法有所保留。

從本人的角度看來,當今世代的戰術隨時代而不斷改革,不論由以往的長傳吊衝、兩翼傳中,演化到時下的傳控足球和快速反擊。但正所謂「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終究戰術的本質都是一樣—達到球隊想要的目的和勝利。因此,戰術的本身並未有高低貴賤之分,其重大的分野在於球員的質素、狀態、以及執行性和合適性上。
先入正題,筆者從不同比賽和理論角度上,發現到tiki-taka和防守反擊的理念其實是彼此互相剋制和相生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ExIIWLo08 首先由tiki-taka先説,所謂的tiki-taka意即地表傳控足球戰術。而tiki-taka其實是擬聲詞,用於表示足球被快速而密集短傳時的聲音。此戰術的理念由荷蘭足球大師告魯夫提岀,源自於荷蘭國家隊的全能足球(10人進攻,10人防守)。戰術的重心在於球員透過不停跑動,形成one-two三角或菱形站位(一人持球時,必須確保左右同時有接應傳球點),並利用不斷的快速one touch short pass,拉動和切割對方防線,從而造成對方防守站位失誤和球員誤會,再透過致命直傳和入楔以達到入球機會。同時,既然是以全能足球為基礎,tiki-taka實際上其實防守理念亦在於短傳,球隊除了會透過短傳瓦解對方防線外,也會用密集傳球來保持大量控球權,用意在於球在我方腳下,對方無法進攻,節奏亦由我控制。當然,皮球絕無可能能夠一直持於腳下,tiki-taka的本質除卻傳控外,亦必須要前場球員在失球後進行瘋狂壓迫,此時的傳球三角便會變成圍堵性三角,夾擊對方持球者,以重新搶回球權和壓制對方組織反擊。從簡而言tiki taka是利用球員岀色的傳控球、不斷的跑動和高位反搶的一門團體戰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R8Sx6ClRo 其次,再談防守反擊。近年來,防守反擊大行其道,除了是不少球隊以弱勝強的一大法門外,亦有不少世界級的豪門相繼使用,佼佼者當然是現時的皇馬、馬體會、車路士、多蒙特和年前的拜仁之流,(從作者的角度而言,五者的防守反擊均不盡相同,有明顯的分別,如果有機會就再細談)嚴密防守和快速反擊係當中的重點。顧名思義,防守是戰術的第一步,丟了球自然一切都是空談,大多數隊會在防守時都會採用二線,甚至三線壓縮,目的是為了增加防守端的人數,再利用二三人夾擊聯防和中後場搶壓,大大加重防守力度。一但對方岀現失誤丟球,在被斷球後,前場球員便會利用因對方壓上進攻而岀現的大片空間快速插上,透過對方後防球員回防不及的空檔或未站穩腳跟的情況迅速反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增加入球機 會和效率。因此,要實行上述戰術,中後場球員必須有強大的身體質素的對抗性和搶壓能力,而前場球員則要具有速度,一定的位置感(反越位),和門前的把握力。

而從筆者的角度看來,雖然防守反擊並非是全能足球的直接演變,但卻帶有其延伸的意味和理念。當今的足壇注重全能型足球,球員的能力多元化,身份越見模糊。不少球員身兼多職,如拿姆、古治、小白等。越來越多進攻球員亦擔起了防守責任,自然說不上是防守主力,但無可置疑地加強後場的鞏固性和聯防效率,亦加快了攻守轉換的速度。這一點正正是全足所提倡的理念,而防反亦以此作首要目標,正如打呲當日伊斯高,占士均有明顯協助翼衛補位和聯防一樣。可見不論tiki taka 和防守反擊均重視全員防守的全足理論,此為相生之源。

立即關注足球戰術區的Facebook,了解更多足球戰術 https://www.facebook.com/futboltactics
< 1 2 >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 TERRIBLE 於 31/10/2014 評論 NO. 1

    ben chun好傻西 太唔尊重足球了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