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英格蘭足總盃第四圈重頭戲,曼聯作客老對手阿仙奴,曼聯先憑山齊士與連加特二人在三分鐘內閃電入兩球,最後以3:1取勝晉級。今仗最大的話題一定是前鋒盧卡古為隊友穿針引線,交出兩記漂亮助攻,再次令球迷觀察到曼聯領隊蘇斯克查的戰術部署絕對成功。可是筆者認為我們只可以從戰術上分析成功與否,真正的戰術設計者是否蘇斯克查仍然是不得而知,因為跟隨蘇斯克查回來的資深助教費倫(Mike Phelan)亦是當年主要為費爵爺 (Sir Alex Ferguson)出謀獻計的重要成員,因此,本文主要是分析兩隊使用的戰術及球員執行的情況,期望為大家解構比賽的關鍵。
雙方陣容
本場比賽曼聯作出前場的輪換,以前鋒山齊士(Alexis Sanchez)及盧卡古(Romelu Lukaku)為正選,但早前分析過以連加特(Lingard)為主的「偽9號」戰術及三位「鐵膽」中場普巴(Pogba)、靴里拉(Herrera)及馬迪(Matic)的位置是無可替代。阿仙奴則因應傷兵問題右後衛以尼爾斯(Ainsley Maitland-Niles)作正選。 從比賽過程可以看到兩隊的戰術理念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曼聯期待以連加特(Lingard)的「偽9號」戰術拉扯阿仙奴兩名中堅,提供空位給另外兩名前鋒山齊士及盧卡古,盧卡古則更大的空間走到右路邊線,強行單打今場的左後衛空間。
從上圖可見阿仙奴以藍斯(Ramsey)為中場「10號仔」重心,配合奧巴美揚從右路拉闊再向中路進攻的效果,期望以奧巴美揚作「半個中鋒,半個翼鋒」拉扯曼聯左路防線。 由此可見,兩隊都期望以錯位的方式安排一位前鋒遊走邊線與中鋒之間製造更多空位及單打的機會,比賽中兩隊的入球亦因此戰術出現,以下會為各入球作出分析。
阿仙奴本季常有的防守混亂
從上圖可見,盧卡古主要在阿仙奴左閘高拉仙歷和左中堅哥斯尼(Koscielny)之間活動,連加特則遊走阿仙奴防守中場位置。 在比賽的最初階段,曼聯很高興讓阿仙奴享有控球權,其中一個原因是曼聯主要的戰術就是快速反擊。阿仙奴開局十分積極,利用控球組織及兩邊邊線球員的配合顯示出侵略性。可惜,災難性的防守始於阿仙奴中堅柏柏斯達夫普路斯(Sokratis)的受傷,後備入替的中堅梅斯達菲(Mustafi)完全不能勝任希臘後衛指揮後防線的能力
阿仙奴的防守混亂始於強調兩名邊後衛高拉仙歷(Kolasinac)和尼爾斯(Ainsley Maitland-Niles)需要不時上前助攻的戰術,此戰術令阿仙奴兩名中堅及防守中場需要面臨著3vs2甚至4vs2的情況,從上圖曼聯的第三個進球可見:曼聯創造一個4v2的運球推進的局面,配合自身兩名突破能力極強的前鋒,取下重要的第三個入球完結比賽。
從上圖的第二個曼聯入球前的組織可見,左閘高拉仙歷(紅圈)因助攻失去防守曼聯前鋒盧卡古(黑圈)的機會,加上阿仙奴兩名防守中場沙加(Xhaka)和托雷拉(Torreira)站位過前,為連加特(黑圈)留下了空間,當梳爾(Shaw)中路突破時,已有兩個可以無視阿仙奴第一條防線的傳球選擇:盧卡古及連加特
當梳爾(Shaw)選擇傳球給盧卡古時,中堅哥斯尼(Koscielny)錯誤判斷盧卡古(Lukaku)的位置並試圖讓他越位,在沒有保護下中堅哥斯尼需要單對單面對盧卡古的突破。
阿仙奴再次過份依賴側翼進攻
https://i.postimg.cc/PqJtFFVd/7.png
早前在其他阿仙奴賽事亦有分析球隊本季的進攻戰術,主要是以側翼進攻並特別是左側翼,從圖中可見,阿仙奴為了增加進攻人數更容許防守中場沙加(Xhaka)到前場參與組織,此安排其實正是球隊防守問題的第一環,因為兩名防守中場過度參與進攻,阿仙奴中堅經常要面對快速反擊及單對單防守對方攻擊球員,過份受壓的防線最終會犯錯引致失球。再者,進攻人數多並不代表有效,從上圖可見只要曼聯防守者利用適當的位置阻塞進攻空間,左翼鋒伊禾比(Iwobi)和左閘高拉仙歷(Kolasinac)根本無法有效組織。
曼聯再次善用前場緊迫
上圖再次展示曼聯的防守戰術,球隊第一層的目的就是利用三名前鋒緊迫阿仙奴一對防守中場,先阻止阿仙奴從後場有效地組織至前場,與早前對戰熱刺的比賽相同,強迫對方以長傳或更多危險性高的傳球組織,準備快速反擊的機會。
結論
曼聯本場再次戰術性擊倒對手,球員們的信心及對戰術的執行力絕對是近幾季看到的曼聯之中最高,這一波八連勝不禁令大家反問,這幾年不同的領隊莫耶斯、雲高爾及摩連奴是否太輕視球隊的傳統價值?現時的這隊曼聯雖然稱不上是最強,但的確重現當年費爵爺 (Sir Alex Ferguson)那種快速反擊,在歐戰場上曾經擊敗巴塞羅拿及車路士等強隊的「快打旋風」,或許球迷們需要用本季剩下的賽事繼續觀察曼聯可走多遠。
阿仙奴再次面對難以解決的傷患問題絕對是「非戰之罪」,可惜的是筆者從上次分析阿仙奴的戰術都提及過,領隊艾瑪利放棄奧斯爾(Mesut Ozil)的做法完全難以理解,事實上本場再次反映阿仙奴進攻單一的機會,本場的入球依然只可以利用左翼位置的配合產生,在大部份落後的時間亦沒辦法好像熱刺狂攻曼聯嘗試迫和對手,運用不同的球員產生不同的戰術亦是強隊最需要的能力之一,期望可以看到阿仙奴的戰術變化。
Source: Hrishikesh Anand
Photo Credit by: ESPN, SkySports
雙方陣容
本場比賽曼聯作出前場的輪換,以前鋒山齊士(Alexis Sanchez)及盧卡古(Romelu Lukaku)為正選,但早前分析過以連加特(Lingard)為主的「偽9號」戰術及三位「鐵膽」中場普巴(Pogba)、靴里拉(Herrera)及馬迪(Matic)的位置是無可替代。阿仙奴則因應傷兵問題右後衛以尼爾斯(Ainsley Maitland-Niles)作正選。 從比賽過程可以看到兩隊的戰術理念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曼聯期待以連加特(Lingard)的「偽9號」戰術拉扯阿仙奴兩名中堅,提供空位給另外兩名前鋒山齊士及盧卡古,盧卡古則更大的空間走到右路邊線,強行單打今場的左後衛空間。
從上圖可見阿仙奴以藍斯(Ramsey)為中場「10號仔」重心,配合奧巴美揚從右路拉闊再向中路進攻的效果,期望以奧巴美揚作「半個中鋒,半個翼鋒」拉扯曼聯左路防線。 由此可見,兩隊都期望以錯位的方式安排一位前鋒遊走邊線與中鋒之間製造更多空位及單打的機會,比賽中兩隊的入球亦因此戰術出現,以下會為各入球作出分析。
阿仙奴本季常有的防守混亂
從上圖可見,盧卡古主要在阿仙奴左閘高拉仙歷和左中堅哥斯尼(Koscielny)之間活動,連加特則遊走阿仙奴防守中場位置。 在比賽的最初階段,曼聯很高興讓阿仙奴享有控球權,其中一個原因是曼聯主要的戰術就是快速反擊。阿仙奴開局十分積極,利用控球組織及兩邊邊線球員的配合顯示出侵略性。可惜,災難性的防守始於阿仙奴中堅柏柏斯達夫普路斯(Sokratis)的受傷,後備入替的中堅梅斯達菲(Mustafi)完全不能勝任希臘後衛指揮後防線的能力
阿仙奴的防守混亂始於強調兩名邊後衛高拉仙歷(Kolasinac)和尼爾斯(Ainsley Maitland-Niles)需要不時上前助攻的戰術,此戰術令阿仙奴兩名中堅及防守中場需要面臨著3vs2甚至4vs2的情況,從上圖曼聯的第三個進球可見:曼聯創造一個4v2的運球推進的局面,配合自身兩名突破能力極強的前鋒,取下重要的第三個入球完結比賽。
從上圖的第二個曼聯入球前的組織可見,左閘高拉仙歷(紅圈)因助攻失去防守曼聯前鋒盧卡古(黑圈)的機會,加上阿仙奴兩名防守中場沙加(Xhaka)和托雷拉(Torreira)站位過前,為連加特(黑圈)留下了空間,當梳爾(Shaw)中路突破時,已有兩個可以無視阿仙奴第一條防線的傳球選擇:盧卡古及連加特
當梳爾(Shaw)選擇傳球給盧卡古時,中堅哥斯尼(Koscielny)錯誤判斷盧卡古(Lukaku)的位置並試圖讓他越位,在沒有保護下中堅哥斯尼需要單對單面對盧卡古的突破。
阿仙奴再次過份依賴側翼進攻
https://i.postimg.cc/PqJtFFVd/7.png
早前在其他阿仙奴賽事亦有分析球隊本季的進攻戰術,主要是以側翼進攻並特別是左側翼,從圖中可見,阿仙奴為了增加進攻人數更容許防守中場沙加(Xhaka)到前場參與組織,此安排其實正是球隊防守問題的第一環,因為兩名防守中場過度參與進攻,阿仙奴中堅經常要面對快速反擊及單對單防守對方攻擊球員,過份受壓的防線最終會犯錯引致失球。再者,進攻人數多並不代表有效,從上圖可見只要曼聯防守者利用適當的位置阻塞進攻空間,左翼鋒伊禾比(Iwobi)和左閘高拉仙歷(Kolasinac)根本無法有效組織。
曼聯再次善用前場緊迫
上圖再次展示曼聯的防守戰術,球隊第一層的目的就是利用三名前鋒緊迫阿仙奴一對防守中場,先阻止阿仙奴從後場有效地組織至前場,與早前對戰熱刺的比賽相同,強迫對方以長傳或更多危險性高的傳球組織,準備快速反擊的機會。
結論
曼聯本場再次戰術性擊倒對手,球員們的信心及對戰術的執行力絕對是近幾季看到的曼聯之中最高,這一波八連勝不禁令大家反問,這幾年不同的領隊莫耶斯、雲高爾及摩連奴是否太輕視球隊的傳統價值?現時的這隊曼聯雖然稱不上是最強,但的確重現當年費爵爺 (Sir Alex Ferguson)那種快速反擊,在歐戰場上曾經擊敗巴塞羅拿及車路士等強隊的「快打旋風」,或許球迷們需要用本季剩下的賽事繼續觀察曼聯可走多遠。
阿仙奴再次面對難以解決的傷患問題絕對是「非戰之罪」,可惜的是筆者從上次分析阿仙奴的戰術都提及過,領隊艾瑪利放棄奧斯爾(Mesut Ozil)的做法完全難以理解,事實上本場再次反映阿仙奴進攻單一的機會,本場的入球依然只可以利用左翼位置的配合產生,在大部份落後的時間亦沒辦法好像熱刺狂攻曼聯嘗試迫和對手,運用不同的球員產生不同的戰術亦是強隊最需要的能力之一,期望可以看到阿仙奴的戰術變化。
Source: Hrishikesh Anand
Photo Credit by: ESPN, SkySport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