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永不言敗》的鬥志可以長存嗎?

紀錄片Never Give Up(《永不言敗》)海報。

費格遜退位後的舉動仍然廣受關注,尤其是紅魔鬼似乎魔咒上身,成績一蹶不振,距離輝煌只覺愈來愈遠,所以每有領隊或重點球員的更替,均有説是費爵的欽點。

然而,2021年最新的自傳式紀錄片,卻交出一個不一樣的費格遜。片中的費Sir已經戰勝病魔和恢復一定的戰鬥力,但明顯他已經是位垂暮的將軍,正以自己的記憶作傳,已無暇向生命時鐘的裁判官在「費格遜時段」中發出太多的「風筒吼」。

紀錄片Never Give Up(港譯《永不言敗》),由費老的孻仔Jason作導演和發行人,片長近2小時,除費老外,有他夫人卡芙蓮(Cathy)和3位兒子、他弟弟馬田(Martin)、兩位腦外科醫生等,而足球傳奇就只有史特根(G Strachan)、傑斯、簡東拿和一位早期的助教。

他的故事(His-story)就是他的記憶
故事倒敘地以費老2018年5月經歷出血性中風始,描述他如何重新塑造記憶。片中前後多處提到他努力不懈地,尤其是在手術初癒後的日子中,以近乎癡迷的堅持,認真地抓起鉛筆,一筆一劃地鈎出球員名和球隊名,其中在黃色的筆記簿整整的一頁上,重覆寫着一個字,那就是「記得」(remember),有幾個還是串錯了,筆劃也是東歪西倒,可見這次打擊還是十分沉重的。

在幾段自白中,費不諱言他一向最為自豪的,除了是那打不死、永不言敗、未曾懷疑過的教導能力之外,就是對自己那近乎是過目不忘、像影印機般的記憶力──紀錄片開局就是一個「脫口秀」,旁白以刁鑽古怪的問題測試,卻完全難不倒老人,可見他對這驚人的記憶力是何等的感到自豪。

然而,這一切,彷彿在一個下午的幾分鐘內,就被天然的敵人無聲無息地偷走了,他毫無準備,也別無選擇,只能聽天由命。這場仗對老將軍的折騰,還體現在病癒後,他在復康之中還寫了封信給夫人,為他一生中從沒有關心3個小兒的成長和卡芙蓮的感受而道歉。這兩頁不到的家書,被他説成是就他一生的精華(abbreviation),紅魔、獎盃、下一任領隊在哪裏?


自傳另一個看頭是對他球員和領隊生涯的點滴和回顧,不過,這些細節在無數的紀實電影、視頻、自傳和別人根據野史寫的他傳,都有描述,所以倒不覺得有太多新鮮事。

巨星只有簡東拿和傑斯,這個陣容不算星光熠熠,可能與發行人的財力和分賬有關,按道理故事以費老戰勝病魔,最後一幕還以他2018年9月重回奧脫福,獲全場站立歡迎,顯得他仍深受愛戴。如此的人脈和地位,這個自傳的綠葉便顯得太凋零了。

光輝背後是生命的烙印
最後,費被問到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他毫不猶豫地説是1999年在巴塞羅拿的歐聯冠軍。鏡頭有趣地把比賽末段補時的3分鐘,聚焦在費所處的教練區,觀眾只能憑旁白聽到「碧咸開角球……舒寧咸射入……開角球,蘇克射入」,畫面上就只看到穿上灰色西裝的費格遜,在未入球前不住看手錶,以及在想如何安撫打敗仗的己隊球員(!)和後來入球後,他像小童般原地跳躍的招牌動作。

在總結紅魔反敗為勝時,費就道出一個對今日英超、中超以至全球的足球迷都應該要反思的一個問題:當時的92年班,個個都是工人子弟,身無分文,艱苦的生活,鍛煉出他們在球場上那不怕死、不服輸的鬥志,比賽不只是腳下的花拳綉腿的功夫秀,是人格和生活的印記。

只有在這種鬥志下,才會有91分鐘追平後沒有放鬆,93分鐘再施絕殺,把對手完完全全的擊潰──在輸掉第2球後,只見對方後衛痛哭的痛哭、爬不起身的就躺平,還要勞煩光頭球證把他們逐一拖起身來,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場面。

這等鬥志,能否刻存在今日的金笸蘿,一眾在社交媒體的寵溺中、各種商品贊助下的少爺公主兵的內心和血脈之中呢?

原刊於《明報》,經《灼見名家》附圖轉載,在此特謝。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