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日的行為經濟學




諾貝爾經濟學人李察泰萊在解構行為科學時,以美式足球論班主作為大花筒的(不)理性行為;而由奧斯卡巨星奇雲高士拿(Kevin Costner)2014年主演的《超級選拔戰》(Draft Day),編劇很可能是讀完了泰萊的作品後才寫劇本的。

《選》捕捉了NFL的內部運作,當中選秀大會舞台背後的綠屋(green room)——新秀提心吊膽的等候室——很具真實感,多架攝影機現場記錄新秀每一個興奮和絕望的反應,既過癮又殘忍!

電影的激情與現實的冰冷
沒有影像和鏡頭的計算下,現實世界是冰冷和沉默的。為選秀做準備是一個艱苦而無聲的過程,花費數百萬美元和數百小時來挑選7至10個新血。球探和經理在全國範圍內搜尋大半年,反覆計算,仔細地構建「壁報板」(”the Board”),一個將指導為期3天的選秀日的決策藍圖。

電影需要戲劇性,所以,高士拿是要到選秀當日才從另一個球員的電話中,突然發現他心儀的選手可能有性格問題。現實中商場的爾虞我詐,不太容許一個臨時的電話改變千萬級別的投資。而那個密碼,原來是從錄像中可見的肢體對決。實際上,這等發現似乎早應在幾個月前就被挖掘、辯論和剖析出來。

即時快慰 壓倒一切
電影與我們最有共鳴的地方,是它反覆説明班主為了滿足即時快慰,為求得到炙手可熱的心儀之選,往往押上球會未來幾年的選秀權,這也是行為科學對有主(偏)見的理性人的一個重要覺悟。

電影當然總是喜歡描述主角在一瞬間靈機一觸、做出貌似聰明但更像是衝動的決定,這其實意味着幾個月的準備和燒腦的工作是白費心機,沒有什麼比一個像流氓的班主更讓運動科學家、分析師和CFO更洩氣的了。不過,上司憑直覺而離開壁報板,其實在各行各業都經常出現,這是常態,你不是他/她肚裏蛔蟲,很難判斷其帳目是怎樣平的。

像《魔球》(Moneyball)一樣,本片也為高士拿配上個實習生。不同的是,《魔》的畢比特僱了個耶魯大學經濟系生,而後者卻找個笨手笨腳的角色,口痕友認為這太離地了,年花幾千萬揀蟀的領隊又怎會找來一個連接電話都手忙腳亂的書呆子?不過,這也許是畢比特運氣特好?現實中接電話的那位仁兄/姐不太可能懂統計學吧!?

領隊之間的明槍暗箭、螢幕切屏和彼此「曬冷」的場面,為電影注入不少激素。現實中的確有很多「火星撞地球」,如英超當年的摩連奴和雲加、今日哥迪奧拿和高普等,都是現場比電影更精彩的例子。在下新書《超級巨星經濟學》,用較易入口的《甜心先生》來介紹行為學,而論鬥智鬥力和交易結構的複雜程度,《選》應更能令好此道者滿足。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