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而紅」是年輕人的專利嗎?

今日的社會要食腦,不是靠力氣,本身對年歲的壓力就比古農業社會或工業化社會為之小。(Shutterstock)

都市人均年齡拉長,人到中、老年仍在職場上打拼的,大有人在。或問,今日講叛逆經濟,中高齡者是否仍有競爭力?在下《超級巨星經濟學》一篇「遲來春天」,以網球天皇費達拿遲開竅的故事,講「跨能丄(倒轉T)型」,就對號入座。而這裏再就與年紀相關的爆紅時序作個外篇。

熟後球員少投入多産出
先從球場説起。足球競技激烈,氣力差一點發揮便有頗大的差別。但隨着運動科學的進步,數據指歐聯由1992-3季至2017-8季止,球員的平均年齡增長了6%。此外,峰值表現也有利於熟後球員的地方。年過30的球員,在總哩數、短爆和中距離高速奔跑等的數據上,落後於30歲以前的;不過,在與決勝的相關指標上,如傳球準繩度、臨危不亂度、賽事閲讀力,尤其是與同齡隊友的配合度等,熟後球員反而佔優,而且優勢是在較少的訓練下達到,即是少投入、多産出!

那職場上呢?今日的社會要食腦,不是靠力氣,本身對年歲的壓力就比古農業社會或工業化社會為之小。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白領如證券分析員、基金經理、程式員或市務經理等,要求有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複雜電腦網絡學的科學家(Roberta Sinatra 等來自歐美著名大學),花了5年時間,以物理學、認知學和經濟學等7個「勁」食腦的行業(學術研究和其發表),揭示了在這些領域裏最重的研究,其發表與早晚先後的次序無關。

生產力不等於影響力
這個截至2010止超過一個世紀龐大的數據庫,追蹤了近3000個物理學家(其餘6個界別共約25000人),每人至少有20年的職業生涯,加總約23萬份發表(51萬份),結果於2016年在Science上刊登。

團隊發現,第一,與年歲相關的指標是「生産力」,但這只是勞動次數。從業員是會在職涯的早、中期,發表較多的報告,而該些報告的影響力總量(被引用次數、類比今日的like或tag),又的確是比他們處於中後期時的數量多;但注意,這只是「力」,是多勞多得,多輸出、多點讚,僅此而已。

第二,如果把每個發表的影響力數量排成序列,與年歲脫鈎,按次序排列,如第一份發表……最後一份等,大家會發現,最有影響力的發表,是隨機地爆現於次序序列的任何位置上,在職涯序列上沒有顯著的落點。換句話說,一個物理學家或經濟學家(引申為分析員、程式員或KOL等),其職涯中最重要的發表(投資建議、APP、post),不限於在他初出道時;爆紅,在職涯次序列的早、中、晚期,有相同的機會出現。

所以,年歲雖然長了(且不太受你控制),更重要是你能主動把次序拉長。下一個APP,爆紅的機會不差於「頭炮」。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