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奪得歐國盃的領隊

Fergie Time 於 15/06/2024 發表 收藏文章
(轉載自《足球週刊》)

提起蘇聯足球,大家可能會想起布洛堅,戴沙夫和耶辛等名將。其中耶辛在個人層面贏得過金球獎,成為歷史上唯一贏過金球獎的門將之外;他也為蘇聯奪得1956年奧運金牌和1960年歐洲國家盃冠軍。而帶領耶辛贏得這兩項成就的背後軍師,則是蘇聯一代名帥卡查連(Gavriil Kachalin)。

卡查連在1945年開始執教,直到1975年退休,在這30年的領隊生涯中,大部份時間都在球會層面執教,不過他的人生高峰,則是從1955年執教蘇聯國家隊開始。他第一個任務,就是翌年在澳洲墨爾本舉行的奧運會。雖然當屆只有11隊參賽,但蘇聯一路淘汰德國聯隊,印尼,保加尼亞,然後在決賽擊敗南斯拉夫,首次贏得奧運金牌。

到1960年,首屆歐洲國家盃在法國舉行,決賽周有4隊角逐。由於當年很多西歐勁旅包括西德,意大利和英格蘭等反對歐洲國家盃的成立而沒有派隊參加,所以決賽周變成三支東歐球隊,包括蘇聯,南斯拉夫和捷克對主辦國法國。卡查連帶領的蘇聯在4強淘汰捷克之後,再於決賽面對老對手南斯拉夫。雖然上半場先落後一球,但下半場追回一球,然後戰至加時以2:1反勝對手,奪得首屆歐國盃冠軍。

雖說1956年的奧運和1960的歐國盃都缺少了一些勁旅的參加,影響了冠軍的含金度,但這並不影響蘇聯為當代足球勁旅的地位。而建構這地位的,在於卡查連的球隊有體力充沛,崇尚進攻足球和戰術靈活等特點。

雖然身處鐵幕內,但卡查連的執教理念卻甚為進步。當時足球流行的戰術為WM陣式,即3-2-2-3 的佈置,以進攻足球為主導。然而卡查連卻在WM陣式的基礎上改良:首先門將耶辛會更多時間離開小禁區指揮後衛;同時間防守中場及隊長尼圖(Igor Netto)會墮後到中堅位置,形成4後衛的佈置,加上門將耶辛從而形成人數上的優勢,讓球隊更有條件由後防開始組織進攻,同時間讓兩側的進攻球員可以更專注於進攻。其中右翼鋒米切維尼(Slava Metreveli)在決賽中就得益於卡查連的戰術,再配合右中場艾雲洛夫(Valentin Ivanov),令他在右路如魚得水。結果米切維尼射入追平1:1的一球。而艾雲洛夫在加時下半場走到左翼位置傳中讓中鋒普尼迪尼克(Viktor Ponedelnik)頂入致勝球,成就蘇聯在歐國盃歷史上的第一個冠軍。

歐國盃外,卡查連曾在1958,1962和1970年帶領蘇聯打入世界盃決賽周,但每次都在8強止步,未能在世界足球最高舞台留下自己的印記。而蘇聯國家隊在其他領隊帶領下,曾打入1964,1972和1988年歐國盃決賽,但每次都鎩羽而回而只能屈居亞軍。而蘇聯只能在1988年漢城奧運中再奪金牌,所以蘇聯足球歷史上的成就,就定格在一次歐國盃冠軍和兩次奧運金牌之上。卡查連參與了其中兩項殊榮,所以俄羅斯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足球傳奇人物的郵票時,卡查連就理所當然成為其中一員。
標籤: 歐國盃  蘇聯  俄羅斯  耶辛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