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仙奴與利物浦的差距:戰術保守 VS 積極進取

球球是.道 於 20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阿仙奴(Arsenal)在對陣曼城(Manchester City)的比賽中採取略為保守的戰術部署,雖然最終憑藉完場前的入球迫和對手,但這種心態再次引發質疑,並顯示利物浦(Liverpool)在今季英超冠軍爭奪中更具優勢。


領隊阿迪達(Mikel Arteta)選擇以迪勤懷斯(Declan Rice)、蘇比文迪(Martin Zubimendi)和米基爾美連奴(Mikel Merino)組成三人中場線。懷斯與蘇比文迪都偏向防守,而美連奴擔任進攻中場患得患失,然而阿仙奴後備席上有艾斯與旺拿尼可以取代美連奴。這種以結構穩定性為優先的部署,原本旨在壓制曼城的反擊,為爭冠路上爭取關鍵三分。

然而開賽僅八分鐘,夏蘭特(Erling Haaland)與賴恩達斯(Tijjani Reijnders)的巧妙配合就撕破了阿仙奴的防線,前者單刀破門先開紀錄。這讓阿迪達在進攻組織上面臨難題。

雖然馬度基(Noni Madueke)上半場表現穩健,但托沙特(Leandro Trossard)和約基利斯(Viktor Gyokeres)大多時間沉寂,曼城很少受到槍手威脅。直到阿迪達作出四個進攻換人調動,並在補時階段憑藉後備入替的馬天尼利(Gabriel Martinelli)和艾斯(Eberechi Eze)合作攻入追平一球,才勉強搶回一分。

創造力突出的薩卡(Bukayo Saka)和旺拿利(Ethan Nwaneri)後備上陣試圖改變戰局,取代了防守型球員添巴(Jurrien Timber)和美連奴。阿迪達這種略為消極的心態在對陣曼城和利物浦時屢次展現,而這次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受到懲罰,是他未來需要避免的問題。

相比之下,利物浦領隊史洛(Arne Slot)的戰術思維顯得積極進取。以利物浦最近對阿仙奴的比賽為例,由於右閘球員科芬拿(Jeremie Frimpong)和巴特利(Conor Bradley)受傷,史洛本可安排祖高美斯(Joe Gomez)擔任右閘以求防守穩固。

但這位曾贏得英超冠軍的教練決定讓蘇保斯拉爾(Dominik Szoboszlai)出任右路防守位置,旨在保持創造力並對槍手施加壓力。這個部署在比賽最後十分鐘收到回報,蘇保斯拉爾射入一記精彩自由球為球隊取得領先,擊敗阿仙奴保持聯賽全勝紀錄。

將史洛的決策與阿迪達在關鍵主場比賽中讓艾斯和旺拿利後備,起用防守型球員的做法相比,兩位教練的心態差異顯而易見。阿仙奴本可以憑藉正選的艾斯給曼城制造麻煩,但他們要等到一月初主場對利物浦時才有機會再次在「六分波」大戰中證明自己──到那時如果史洛的球隊繼續連勝,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標籤: 阿仙奴  利物浦  英超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