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吡戰的勝負關鍵 熱刺如何放生艾斯

紙上談兵工廠 於 1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今場打吡戰,阿仙奴四個入球的進攻位置,都有經過zone 14(簡易科普一下:禁區頂至其10碼後的中路區域),包括是美連奴交出的助攻,以及艾斯的三個入球。以下會簡單談及3個入球的過程,與對手熱刺如何協助阿仙奴「釋放Eze」。

熱刺由常用的433改成排出532,估計是增加一名防守球員,解決部份防守,同時不想犧牲反擊的速度,所以維持兩名前鋒的配置。想法或許未必有對錯,但熱刺球員執行防守戰術上,未能把戰術缺點隱藏,三人中場覆蓋midblock本來就不容易,更關鍵是對手突破中場防守時,後防球員的應對,以及中場球員於覆蓋範圍擴大後的防守表現。

第一個入球,先是賓坦古嘗試逼搶,向沙列巴施壓但失敗,奧杜拔和柏天夏同巴被前插的添巴所吸引,美連奴於zone 14無人看管,失位的柏天夏嘗試上前防守美連奴,後者急停停球後,柏天夏選擇後退遮線,放空了美連奴,使他有足夠時間觀察隊友走動和交出最後一傳。幾張截圖分別用黃圈表示熱刺3名中場的位置,紅圈是highlight入球關鍵之一美連奴。




而另一邊,托沙特可謂outplay了奇雲丹素,偷襲後者身後位置,加上入攝時間準確,造成了第一個入球。
第二個入球,今次是柏天夏走到邊路爭奪控球失敗,添巴突然前插接球,推進後傳中被解圍,但當時艾斯在禁區頂已經處於一個無人看管的狀態,懷斯把握對方解圍不遠,第一個傳球到艾斯腳下,柏天夏和賓坦古勉強及時上前攔截,但艾斯亦能憑個人能力,避開二人後快腳射入。

第三個入球又是類似的情況,熱刺幾名中場被阿仙奴球員吸引到邊路,有一次解圍未果,艾斯又一次無人看管,添巴斜傳予後者,艾斯再次在禁區頂射門並得手。

熱刺大敗阿仙奴,防守部署暴露弱點,球員的執行力和能力顯得低一班,前場和後場組織仍欠成熟,領隊Tom Frank需負上一定責任,看來亦花更多心機作出調整。

上文提及熱刺的問題,正正是阿仙奴踢得輕鬆,多次於zone 14得到進攻機會,以及艾斯光芒四射的原因。
當然阿仙奴自身有做得好的地方,沙卡和添巴數次在對手緊貼下,仍能把球傳到中路心臟地帶,托沙特和艾斯又一次在重要賽事中入球,後防球員分別發揮穩健,幾乎沒有任何失誤,兩名中場的分工愈來愈清晰。接下來的難題是未來兩周多數硬仗,會直接影響阿仙奴能否在半季完結時確立「真正的優勢」,以及在一眾主力傷愈復出後,正選陣容如何調動,特別是奧迪加特/艾斯/托沙特只能擇其二,暫時較大機會按兵不動,奧隊需靜待機會。

不過大勝死敵都不忘挑剔一下,就是阿迪達的換人調動。當艾斯攻入4-1的入球把比賽殺死後,但亦未大舉換人,或許個人思想過份保守,想保留主力不必要的體力消耗,減低受傷機會,希望阿迪達使用AI監察球員傷病有方,以及球員們能保持身體健康。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