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 2:1 墨西哥賽後點評 - 5-3-2陣式真的適合荷蘭嗎?

閒話足球 於 30/06/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儘管墨西哥全場大部分時間主導比賽,但荷蘭在88分鐘及91分鐘連入兩球反勝,足球比賽就是這樣殘酷而引人入勝的。在這場精彩的16強比賽中,荷蘭在首60分鐘表現都可謂乏善可陳,不禁令筆者要問,5-3-2陣式真的適合荷蘭嗎?


作為一支名牌球隊,荷蘭今年選人其實並不華麗。除了中前場幾名元老級人馬如Robben, Van Persie, Sneijder, Kuyt外,中後場幾乎全是新臉孔,主力均來自荷甲兩大班霸阿積士及飛燕諾。多名今屆比賽的正選後防包括de Vrij, Blind, Janmaat和Martins Indi年齡僅介乎22-24歲,相當年青,但質素成疑。


荷蘭的5-3-2戰術是針對西班牙而設
早在世界盃前,荷蘭國家隊領隊Van Gaal已表明將在今屆賽事棄用荷蘭常規陣式4-3-3,改以5-3-2作為主打陣式。Van Gaal這個構想相當大膽,陣式變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荷蘭三線均青黃不接,未有高質素的年青球員作銜接,因此決定放棄多年大打進攻足球的傳統,改而希望在後場以年青活力的新人負責搶截,再以兩位高質鋒將Robben和Van Persie作簡單直接的突擊,更為有效。而使用5-3-2戰術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應付同組的西班牙,由於上屆決賽不敵西班牙,Van Gaal今次精心部署一套防反戰術對付西班牙的Tiki Taka戰術,以Robben的高速突破來撕破西班牙經常過度前壓的防線,結果亦非常成功,大勝而回。

承接分組賽的成功,荷蘭在16強比賽中再次起用5-3-2陣式。三中堅為Vlaar, de Vrij以及Blind,右閘為初次上陣的Verhaegh,值得注意的是左閘竟然起用Kuyt;中場防守工作主要交由de Jong以及Wijnaldum,而進攻則由Sneijder獨力支撐;前線仍然由兩名神鋒Robben及Van Persie負責攻堅。

然而,這場比賽卻完全顯示了荷蘭的戰術弊病。
  1. 後防過於墮後,球隊完全失去控球優勢,即使搶得控球權,與前線距離太遠而無法組織,只能在後場無意識地橫傳,威脅極低。
  1. 閘位坐攻不足,前線缺乏配合,形成荷蘭基本上只有一個進攻板斧,就是由Robben以個人能力一個人推進,但由於墨西哥球員回防甚快,荷蘭在上半場並未對墨西哥構成一次威脅。
  1. 倚賴年青防線實屬冒險,實際上幾名年青中堅(尤其Martins Indi)今仗集中度不足,錯漏甚多,上半場未有失球已屬僥倖。

回顧分組賽,大勝西班牙一仗時,由於西班牙後防習慣性前壓,因此有很多空間給予荷蘭以長傳方式造成威脅,這個5-3-2的防反陣式取得空前成功;但對澳洲一役已經出現問題,面對強悍的澳洲中場,荷蘭的5-3-2陣式顯得過於保守,令荷蘭一度陷於苦戰;及至對智利一仗,雖然最終取得勝利,但整場表現同樣不佳,全場基本上未能對對手構成威脅。可見荷蘭隊除了對西班牙一役外,5-3-2陣式發揮並不理想。


變陣4-3-3/3-4-3再次取得成效
與對戰澳洲一役相似,Van Gaal在下半場由5-3-2變陣至4-3-3,令荷蘭在場上取回一定優勢。

56分鐘,Depay入替Verhaegh,以Depay及Robben分別司職左右翼,配合Van Persie打三前鋒,重現荷蘭最常見的4-3-3陣式,荷蘭表現自此逐步提升,開始與墨西哥拉成均勢。球賽的轉捩點是,比賽末段解放Kuyt,讓Kuyt打回最熟悉的右中場位置,成為3-4-3陣式,配合右翼的Robben,以右路單線多番進攻墨西哥,最終得到效果,臨完場前在右路成功找到兩個入球機會,絕地反擊成功。

縱觀全場,墨西哥無疑輸得有點不值。墨西哥實際上打的也是5-3-2戰術,但其侵略性明顯較荷蘭為高,中場Herrera於中場覆蓋面極大,是box-to-box中場的典範,而dos Santos和Peralta的走位亦相當靈活,令荷蘭防守顯得相當混亂,表現的確遠好於荷蘭。但自60分鐘dos Santos換走後,墨西哥的威脅逐步減弱,成為墨西哥這場敗仗的伏筆。而荷蘭勝的是換人調動,但與其說Van Gaal的調動得宜,倒不如批判為何在開賽時仍要堅持5-3-2陣式?要求球員(如Kuyt)在不習慣的位置作賽,無疑減弱了全隊的發揮,而從球員場上表現來看,荷蘭球員明顯未能熟習這套戰術,攻守均顯得不足。

筆者認為荷蘭的5-3-2戰術只是針對西班牙而定的戰術,而不應視作為常規戰術。因為一場大勝,從而改變過去多年的足球風格,並非一個正確的選擇。荷蘭八強面對的是今屆表現突出的哥斯達黎加,若未能及時調整戰術,難保出現陰溝裡翻船的可能性。

標籤: 荷蘭  墨西哥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