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問題與未來 (2)

閒話足球 於 28/06/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承上文英格蘭的問題與未來 (1)

青訓系統過時

球會的富裕,能引入更多高質的外地球員,對英超球隊的踢法做成衝擊,不少球隊也慢慢由傳統的大腳長傳轉變為地面組織。但與此同時,球隊的青訓方式卻沒有與時並進,仍然停留在體力化、簡單直接的足球訓練上。當中曼城青年軍總教練Patrick Vieira更直接指出在青訓發展方面,英格蘭足球已經落後了30-40年。在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地,由青訓到成年隊的戰術、技術訓練一脈相承,貫穿整個國家的足球理念, 逐級而上,當年青球員晉升至一隊時,基本上毋需重新適應新的戰術體系。至於英格蘭球會的青年梯隊,只是各有各的發展,英足總既沒有明確的訓練方針,每間球會也採用其各自的足球理念及訓練方法培養青訓。再者,英格蘭的小球員從小開始已經在11人足球場上比賽,相比其他國家採用5人場、7人場、9人場訓練,11人足球場訓練有甚麼問題?細小的球場能更有效訓練球員的個人技術,培養出細膩的腳法及準確的短傳組織,相反11人標準足球場,由於空間更大,講求更充沛的體能及更直接的攻勢,因此不難解釋為何英格蘭球員多以體能及速度見稱,而個人技術則難登大雅之堂。在青年軍表現優異的年青球員,甫升上一隊訓練,便發覺兩者差異之大。在領隊的角度看,技術及體能更優秀的一隊成員比比皆是,年青球員於領隊眼中沒有任何賣點可言,結果就是沒有出場機會,更談不上進步。

另外,奇怪的規條亦妨礙球會引進潛質新人。此前足總對各球會吸納年輕球員有其居住範圍的限制,過去英格蘭球會只能招收住在球會附近90分鐘車程內的孩子,原意是希望保護中小型球會的生存空間,免被大球會過度吸納而致人才凋零,但實質上卻有機會令潛質新人得不到高質素的訓練配套,不少潛質新秀就此埋没。

鑑於新血質與量均未如理想,英足總曾提出一項建議,就是仿傚西班牙球隊,由英超球隊組成B隊,加入低組別聯賽,通過與其他低組別球隊競技爭取升班。初步構思B隊成員最少有20名本土球員,19名21歲以下球員。B隊的構思現其實與現在的U21分別不大,惟分別在於其競技層面:現今的U21(或不同年齡層梯隊)有其自身的U21(或不同年齡層)聯賽及杯賽,但一來比賽場數不多,二來競爭性不大,年青球員的進步空間就小。但若將B隊分配到低組別聯賽,比賽密度及強度相應提升,年青球員的實戰機會就多,從而有更大的空間進步。此一初步構思,尚有待足總與各級聯賽協會磋商。


青訓的定義

相信有玩FM的讀者都知道,英格蘭球會必須每季註冊不多於25人的一隊成員,當中規定17+8,即「非本土青訓的21歲以上球員」不多於17人,剩下的部分則由21歲以上球員則由本土球員組成,另外對21歲以下球員名額沒有限制。

乍看一隊25人的球隊,有1/3來自本土,理應對本土年青球員有足夠的保護及出場機會,可是事實又是否如此?新科英超冠軍曼城,2013-2014球季的25人的大軍名單,只有6名英格蘭球員,當中稱上主力的更只有門將Joe Hart 一人,那麼,說好的8名本土球員呢?原來和「本土球員」的定義有關。所謂「本土球員」,是指年齡在16到21歲之間,在英國球隊至少三個球季或者累計達36個月的球員。即是說,只要符合這項規定,不管你是甚麼國藉,一律視之為本土球員,最典型的例子是Cesc Fàbregas。基於英格蘭球員的技術粗糙、身價高昂,領隊更願意收購國外年輕球員培訓。再者,即使球會的「本土球員」真由英格蘭球員構成,可是由於賽會沒有嚴格規定其最少上陣場數及每場正選下限,很多球隊只會將之視為「交貨」之用,滿足賽會需要而已,以致「本土球員」名存實亡。

結語

隨著世界盃已進行了近三分之二,我們不難發現國與國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小,英格蘭以現代足球創始人自居,卻沒有與時並進,只會在國際賽逐漸淪為二三流球隊。除了上述的原因,英足總與英超賽會的不協調其實也是英格蘭足球衰落的主因。至於英藉球員的百分比屢創新低,其實是一個結果,而非國家隊青黃不接的原因,若本土年青球員的整體質素提升,相信領隊們亦願意一試(傳媒的過度追捧及身價過高,這是後話,暫且不表)。適逢國家隊於世界盃分組賽出局,給予舉國上下一記當頭棒喝,正好提醒足總應盡快從根本入手,解決青訓問題,否則不論英超或國際賽,我們將愈來愈難看到英格蘭球員的身影。
標籤: 英格蘭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