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英格蘭球員上陣機會和提升他們的質素,英足總除了提高對本土球員身份的要求和條件外,也提高了外援球員登陸英超的門檻,首當其衝的將會是英超的一大客戶 – 亞洲地區的球員….
英超新球季開始了,除了當地球迷滿心期待外,英超fans最多兼賽會收入一大來源的亞洲地區也一樣,終於等到新球季來臨。連同新加盟李斯特城的岡崎慎司,今季英超將有4位亞洲球員參與,其餘幾位是寄誠庸、吉田麻也及李青龍。4位亞洲球員效力英超球隊其實已不算少,始終近年不斷有亞洲球星出國效力歐洲球隊,部份已有力在歐洲一線的主流聯賽立足,特別是德甲,故此德甲也成為不少亞洲球星前往歐洲的第一站。雖然說亞洲球員實力正逐步提升,但在轉會窗尚餘大半個月之時,可以預期本賽季將不會有第5位亞洲球員參與,原因不是亞洲球員實力不夠,而是英足總主席戴克有關....
英足總為提高本土球員水準,上季末曾因而著手從制度上進行改革,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有關合乎青訓球員身份的條件變得更高,而較鮮為人知的,是對球員工作證審批的條件的轉變。原本的條例訂明,於英格蘭職業聯賽上陣的球員,所隸屬的國家隊在過去兩年的平均世界排名必須在70以內,否則無論代表國家隊上陣多少場,都不會獲發工作證,而今次修例則將國家隊平均排名門檻提升至世界50名或以內,務求減少實力不特別突出的外援,從而讓本土球員得到更多上陣機會。
這次修例,首當其衝的就是亞洲球員。這是因為國際大賽的亞洲區外圍賽,其安排令幾個大國只有到外圍賽最後階段才有機會碰頭,而之前對實力較次或排名不高的球隊,即使全勝,所累積的分數也很有限﹔而且,亞洲區的強國排名相近,極度缺乏與排名高的球隊在正式比賽碰頭的機會 (在FIFA計分制度下,擊敗的對手排名愈高,得分就愈多),令亞洲各國要爭取更高世界排名變得艱難,沒多少爭取分數的機會。現時亞洲國家之中,就只有伊朗在世界排名50以內,另外實力較強的南韓、日本及澳洲,正正分別排54、56及61,意味着取分機會實在有限,也遠比南美、歐洲,甚至非洲國家隊的取分機會少。而這次修例後,亞洲國家暫時就只剩伊朗合乎資格,其餘的國家未來也要爭取極好成績才可望在兩年的平均期內打進頭50名,因此可以預期,短期內到英超效力的亞洲球員,只會更少。
雖然近年亞洲球隊在世界杯成績不見突出,但水平一直逐步提升卻是毋容置疑,正如上文提到,有些亞洲球員已有能力在歐洲主流聯賽站穩陣腳,可見有一定質素。英足總希望藉此讓只屬最頂級的非歐盟國球員才能出戰英超,令外援質素更有保證,問題是,最頂級的非歐盟國球員又應如何介定和遴選?單看所屬國家的世界排名就能證明一切?這種過份保護國內本土球員的政策,其實未必是好事,也未必就能對應問題的根源去對症下藥,試想想,在外援還未於英超那麼普及的十多、二十 甚至三十年前,英格蘭在國際賽的成績還不是差不多?
事實上,多鼓勵國內球員出國或許反而是出路。過去十多年,出國的就只有碧咸、奧雲,勉強算上夏格維斯也只是三人,這種情況的成因很多,其一英格蘭球員普遍不懂外語 (歐陸球員基本上都能操兩種語言,不少更懂得三種,個別球員如施治更懂得五、六種),語言能力雖與球員能力無直接關係,但都能間接反映他們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其二是他們都情願留在comfort zone,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在隊中當「大佬」,而不求進步,不挑戰西甲的技術流或意甲的戰術流,也不想作冒險,結果其他國家在互相取長補短下,英格蘭則依然故我,停滯不前﹔其三是單獨在外更講求紀律、決心和虛心學習,在金錢泛濫的英超上位了,打滾慣了,要接受不太高的薪酬之餘又要重新適應環境,不是很多球員願意這樣做。
誠然,英超已在不少亞洲地區紮根成長,賽會絕不用擔心短期內在亞洲地區的收益﹔然而一方面賺取高昂轉播費,另一方面又阻撬亞洲球員來投,送他們到歐洲其他主流聯賽,或多或少也是在埋下計時炸彈,挑戰球迷的忠誠度。這些新措施能否幫助英格蘭本土球員有更佳發展,令國家隊更強,是未知之數,但卻肯定令亞洲國家對英超參與度和投入度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以國籍來衡量球員能力和對英超的貢獻是否明智之舉?看看將來電視轉播合同就知道了。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英超新球季開始了,除了當地球迷滿心期待外,英超fans最多兼賽會收入一大來源的亞洲地區也一樣,終於等到新球季來臨。連同新加盟李斯特城的岡崎慎司,今季英超將有4位亞洲球員參與,其餘幾位是寄誠庸、吉田麻也及李青龍。4位亞洲球員效力英超球隊其實已不算少,始終近年不斷有亞洲球星出國效力歐洲球隊,部份已有力在歐洲一線的主流聯賽立足,特別是德甲,故此德甲也成為不少亞洲球星前往歐洲的第一站。雖然說亞洲球員實力正逐步提升,但在轉會窗尚餘大半個月之時,可以預期本賽季將不會有第5位亞洲球員參與,原因不是亞洲球員實力不夠,而是英足總主席戴克有關....
英足總為提高本土球員水準,上季末曾因而著手從制度上進行改革,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有關合乎青訓球員身份的條件變得更高,而較鮮為人知的,是對球員工作證審批的條件的轉變。原本的條例訂明,於英格蘭職業聯賽上陣的球員,所隸屬的國家隊在過去兩年的平均世界排名必須在70以內,否則無論代表國家隊上陣多少場,都不會獲發工作證,而今次修例則將國家隊平均排名門檻提升至世界50名或以內,務求減少實力不特別突出的外援,從而讓本土球員得到更多上陣機會。
這次修例,首當其衝的就是亞洲球員。這是因為國際大賽的亞洲區外圍賽,其安排令幾個大國只有到外圍賽最後階段才有機會碰頭,而之前對實力較次或排名不高的球隊,即使全勝,所累積的分數也很有限﹔而且,亞洲區的強國排名相近,極度缺乏與排名高的球隊在正式比賽碰頭的機會 (在FIFA計分制度下,擊敗的對手排名愈高,得分就愈多),令亞洲各國要爭取更高世界排名變得艱難,沒多少爭取分數的機會。現時亞洲國家之中,就只有伊朗在世界排名50以內,另外實力較強的南韓、日本及澳洲,正正分別排54、56及61,意味着取分機會實在有限,也遠比南美、歐洲,甚至非洲國家隊的取分機會少。而這次修例後,亞洲國家暫時就只剩伊朗合乎資格,其餘的國家未來也要爭取極好成績才可望在兩年的平均期內打進頭50名,因此可以預期,短期內到英超效力的亞洲球員,只會更少。
雖然近年亞洲球隊在世界杯成績不見突出,但水平一直逐步提升卻是毋容置疑,正如上文提到,有些亞洲球員已有能力在歐洲主流聯賽站穩陣腳,可見有一定質素。英足總希望藉此讓只屬最頂級的非歐盟國球員才能出戰英超,令外援質素更有保證,問題是,最頂級的非歐盟國球員又應如何介定和遴選?單看所屬國家的世界排名就能證明一切?這種過份保護國內本土球員的政策,其實未必是好事,也未必就能對應問題的根源去對症下藥,試想想,在外援還未於英超那麼普及的十多、二十 甚至三十年前,英格蘭在國際賽的成績還不是差不多?
事實上,多鼓勵國內球員出國或許反而是出路。過去十多年,出國的就只有碧咸、奧雲,勉強算上夏格維斯也只是三人,這種情況的成因很多,其一英格蘭球員普遍不懂外語 (歐陸球員基本上都能操兩種語言,不少更懂得三種,個別球員如施治更懂得五、六種),語言能力雖與球員能力無直接關係,但都能間接反映他們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其二是他們都情願留在comfort zone,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在隊中當「大佬」,而不求進步,不挑戰西甲的技術流或意甲的戰術流,也不想作冒險,結果其他國家在互相取長補短下,英格蘭則依然故我,停滯不前﹔其三是單獨在外更講求紀律、決心和虛心學習,在金錢泛濫的英超上位了,打滾慣了,要接受不太高的薪酬之餘又要重新適應環境,不是很多球員願意這樣做。
誠然,英超已在不少亞洲地區紮根成長,賽會絕不用擔心短期內在亞洲地區的收益﹔然而一方面賺取高昂轉播費,另一方面又阻撬亞洲球員來投,送他們到歐洲其他主流聯賽,或多或少也是在埋下計時炸彈,挑戰球迷的忠誠度。這些新措施能否幫助英格蘭本土球員有更佳發展,令國家隊更強,是未知之數,但卻肯定令亞洲國家對英超參與度和投入度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以國籍來衡量球員能力和對英超的貢獻是否明智之舉?看看將來電視轉播合同就知道了。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