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加早已預言,歐洲的頂級正箭頭出現斷層,而2016歐國杯亦再一次引證了他的觀點。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不少球迷都認為阿仙奴領隊雲加在戰術和轉會操作上十分固執,而且未能與時並進,是阿仙奴的成績未能更上一層樓的元兇。縱使雲加在這些方面確有不足,但他的全局觀及對球壇形勢發展的趨向和觀察仍然極具份量,很有參考價值。剛過去的歐洲國家杯,再一次引證了雲加過去幾年多次指出的一個問題:目前歐洲球壇的青訓系統,在培養和出產新一代正箭頭方面,出現了大問題。
歐國杯,是歐洲球員展示實力的一個舞台。2016歐國杯,正好示範了歐洲方面所謂「9號仔」的正箭頭位置,出現了斷層。大部份國家隊領隊都嘗試以其他類型的球員出任前鋒位置,包括了冠軍的葡萄牙及成績可人的威爾斯。事實上,如雲加所言,這個問題已存在一段時間,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外界一直指摘雲加不針對阿仙奴前鋒位置作出改善,相信部份原因正是可行的收購人選實在很有限,而有些人選的標價則遠高於他心目中的價格而令他卻步。
雖然雲加已多次公開表達頂級前鋒在歐洲難產的觀點,但在2年前的歐洲足協技術小組研討會時,才首次有正式文字記錄在案。研討會報告引述雲加稱,歐洲方面的青訓做得不錯,也成功培養不少技術全面、基本功一流、有戰術理解和執行能力及講求靈巧、速度、和活動範圍大的球員如中前場攻擊手及翼衛等,可是如果想找頂級前鋒,南美洲才是最理想的地區。
這裡說的傳統正箭頭,是指擅於在禁區內搶點和捕位,埋門觸覺敏銳,每每能將傳中球化成入球,將機會甚至半機會轉換成入球的前鋒殺手。雲加指出,2年前,德國在世界杯稱王,前鋒位置由36歲的高路斯出任,除了是對高路斯自身質素的一個證明外,也說明了強如德國也正面對9號仔出現斷層的問題。今屆重召高美斯,令問題某程度上得以舒緩,但極其量也只是將問題推延兩年,始終高美斯年紀也不輕,只能是過渡性的暫時措施。
只要比較一下來自南美洲和歐洲的頂級前鋒,問題便一目了然。南美洲代表有蘇亞雷斯、卡雲尼、阿古路、希古恩、巴卡、迪亞高哥斯達,戴巴拿﹔歐洲方面,真正頂級的可能就只有利雲度夫斯基及賓斯馬,然後是在歐國杯給人英雄遲暮的感覺的伊巴謙莫域,再數下去就到基奧特和高美斯…. 再看看去季歐洲4大聯賽射手榜,頭5名位置共20人中,只有35% (7名)是在歐洲成長的正箭頭 (其餘有些產自南美和非洲,有些則是中前場球員) 。
在2016歐國杯,雲加為法國電視台Canal+ 擔任嘉賓評述時,也不止一次提到這個觀點。他認為,這一代的歐洲球員在科學化的青訓系統裡受到過份保護,令他們缺乏抗逆境的能力,相對於在訓練以外,還會多在「街場」踢球的南美球員,少了street football的磨練,這是歐洲前鋒不及南美前鋒的主要原因。身為歐洲主流青訓系統局中人的雲加,客觀提出了這些很值得令人反思的問題,也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的確,歐洲的足球青訓學院,招攪的對象愈來愈年輕。沒錯,從小進行有系統的訓練,肯定有助鍛練他們的基本功和技術,但同時卻有不經意地磨滅球員一些本能及觸覺的副作用,而這些本能及觸覺,只有在系統以外的街場才能培養。由飲食、學習、訓練場地、以至社交圈,青訓學院無微不至的照顧,令一切變得井然有序,消除了絕大部份的偶然性,令球員因而缺乏面對逆境及面對出奇不意的挑戰的應變能力。
踢過「街場」的就知道,你總會遇上年紀比你大、身體質素比你好、體格比你壯健的球員,而且對身體碰撞的處理一定較寬鬆﹔至於場地質素和管理完善的球場更是大有距離,在石地和沙地上,你不會輕言倒下,而皮球的去勢往往會被地上的小沙石稍稍改變方向。這些情況對於鍛練球員的膽色、爭勝心、侵略性、鬥志、意志、小聰明和應變能力起關鍵作用,也是井然有序的青訓學院無論如何也複製不了的情景。所以蘇亞雷斯、阿歷斯山齊士、迪維斯等人的鬥志和迫搶能力,在歐洲的頂尖前鋒身上很少見。
現時歐洲的足球青訓學院,普遍都注重戰術的訓練和團隊精神的建立,相對減低了個人主義和侵略性踢法的重要性,偏偏這些被摒棄的特性,卻是出色的箭頭和中堅需要擁有的。在科學化之下,各學院的訓練重點變得相近,有點像現代化的工廠的那樣,不斷產出一些風格和特點相近的同類型球員,於是大家會見到,近年有不少技術型中前場攻擊手和出擊型閘位球員冒起。
不過凡事總是有利有弊,這樣的模式,也有一個致命弱點:產品都一式一樣,沒有異數。因此,侵略性的踢法和永不言敗的鬥志,在來自歐洲主流青訓系統球員身上愈來愈難找到,而能好好應付傳中球和高球的中堅甚至門將,也愈來愈難求。上文提到那7位躋身去季4大聯賽射手榜頭5位的歐洲前鋒當中,華迪的歷史相信大家耳熟能詳、賓斯馬在里昂市郊的貧民區長大也是人所共知、利雲度夫斯基在後共產時期的波蘭出生,不但物質生活貧乏,而且有當不上職業球員便無法維生的覺悟、本來寂寂無名的哈利簡尼,也是經過幾次外借的磨練才捱出頭來。7人中就只有伊卡迪曾在巴塞青訓待了3年,其餘都並非來自主流的青訓學院,說明了現行的歐洲青訓學院,出產不了頂級前鋒。也許,好的前鋒真的要經過「街場」的洗禮才可。
良好的教育方針,講求因材施教。在培養頂尖足球員的層面或許也一樣。足球青訓學院絕對有其成功之處,只是在任何制度總不可能達至十全十美下,認清現行制度的不足之處是第一步,然後才可以好好思考和計劃未來可以怎樣改善情況。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不少球迷都認為阿仙奴領隊雲加在戰術和轉會操作上十分固執,而且未能與時並進,是阿仙奴的成績未能更上一層樓的元兇。縱使雲加在這些方面確有不足,但他的全局觀及對球壇形勢發展的趨向和觀察仍然極具份量,很有參考價值。剛過去的歐洲國家杯,再一次引證了雲加過去幾年多次指出的一個問題:目前歐洲球壇的青訓系統,在培養和出產新一代正箭頭方面,出現了大問題。
歐國杯,是歐洲球員展示實力的一個舞台。2016歐國杯,正好示範了歐洲方面所謂「9號仔」的正箭頭位置,出現了斷層。大部份國家隊領隊都嘗試以其他類型的球員出任前鋒位置,包括了冠軍的葡萄牙及成績可人的威爾斯。事實上,如雲加所言,這個問題已存在一段時間,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外界一直指摘雲加不針對阿仙奴前鋒位置作出改善,相信部份原因正是可行的收購人選實在很有限,而有些人選的標價則遠高於他心目中的價格而令他卻步。
雖然雲加已多次公開表達頂級前鋒在歐洲難產的觀點,但在2年前的歐洲足協技術小組研討會時,才首次有正式文字記錄在案。研討會報告引述雲加稱,歐洲方面的青訓做得不錯,也成功培養不少技術全面、基本功一流、有戰術理解和執行能力及講求靈巧、速度、和活動範圍大的球員如中前場攻擊手及翼衛等,可是如果想找頂級前鋒,南美洲才是最理想的地區。
這裡說的傳統正箭頭,是指擅於在禁區內搶點和捕位,埋門觸覺敏銳,每每能將傳中球化成入球,將機會甚至半機會轉換成入球的前鋒殺手。雲加指出,2年前,德國在世界杯稱王,前鋒位置由36歲的高路斯出任,除了是對高路斯自身質素的一個證明外,也說明了強如德國也正面對9號仔出現斷層的問題。今屆重召高美斯,令問題某程度上得以舒緩,但極其量也只是將問題推延兩年,始終高美斯年紀也不輕,只能是過渡性的暫時措施。
只要比較一下來自南美洲和歐洲的頂級前鋒,問題便一目了然。南美洲代表有蘇亞雷斯、卡雲尼、阿古路、希古恩、巴卡、迪亞高哥斯達,戴巴拿﹔歐洲方面,真正頂級的可能就只有利雲度夫斯基及賓斯馬,然後是在歐國杯給人英雄遲暮的感覺的伊巴謙莫域,再數下去就到基奧特和高美斯…. 再看看去季歐洲4大聯賽射手榜,頭5名位置共20人中,只有35% (7名)是在歐洲成長的正箭頭 (其餘有些產自南美和非洲,有些則是中前場球員) 。
在2016歐國杯,雲加為法國電視台Canal+ 擔任嘉賓評述時,也不止一次提到這個觀點。他認為,這一代的歐洲球員在科學化的青訓系統裡受到過份保護,令他們缺乏抗逆境的能力,相對於在訓練以外,還會多在「街場」踢球的南美球員,少了street football的磨練,這是歐洲前鋒不及南美前鋒的主要原因。身為歐洲主流青訓系統局中人的雲加,客觀提出了這些很值得令人反思的問題,也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的確,歐洲的足球青訓學院,招攪的對象愈來愈年輕。沒錯,從小進行有系統的訓練,肯定有助鍛練他們的基本功和技術,但同時卻有不經意地磨滅球員一些本能及觸覺的副作用,而這些本能及觸覺,只有在系統以外的街場才能培養。由飲食、學習、訓練場地、以至社交圈,青訓學院無微不至的照顧,令一切變得井然有序,消除了絕大部份的偶然性,令球員因而缺乏面對逆境及面對出奇不意的挑戰的應變能力。
踢過「街場」的就知道,你總會遇上年紀比你大、身體質素比你好、體格比你壯健的球員,而且對身體碰撞的處理一定較寬鬆﹔至於場地質素和管理完善的球場更是大有距離,在石地和沙地上,你不會輕言倒下,而皮球的去勢往往會被地上的小沙石稍稍改變方向。這些情況對於鍛練球員的膽色、爭勝心、侵略性、鬥志、意志、小聰明和應變能力起關鍵作用,也是井然有序的青訓學院無論如何也複製不了的情景。所以蘇亞雷斯、阿歷斯山齊士、迪維斯等人的鬥志和迫搶能力,在歐洲的頂尖前鋒身上很少見。
現時歐洲的足球青訓學院,普遍都注重戰術的訓練和團隊精神的建立,相對減低了個人主義和侵略性踢法的重要性,偏偏這些被摒棄的特性,卻是出色的箭頭和中堅需要擁有的。在科學化之下,各學院的訓練重點變得相近,有點像現代化的工廠的那樣,不斷產出一些風格和特點相近的同類型球員,於是大家會見到,近年有不少技術型中前場攻擊手和出擊型閘位球員冒起。
不過凡事總是有利有弊,這樣的模式,也有一個致命弱點:產品都一式一樣,沒有異數。因此,侵略性的踢法和永不言敗的鬥志,在來自歐洲主流青訓系統球員身上愈來愈難找到,而能好好應付傳中球和高球的中堅甚至門將,也愈來愈難求。上文提到那7位躋身去季4大聯賽射手榜頭5位的歐洲前鋒當中,華迪的歷史相信大家耳熟能詳、賓斯馬在里昂市郊的貧民區長大也是人所共知、利雲度夫斯基在後共產時期的波蘭出生,不但物質生活貧乏,而且有當不上職業球員便無法維生的覺悟、本來寂寂無名的哈利簡尼,也是經過幾次外借的磨練才捱出頭來。7人中就只有伊卡迪曾在巴塞青訓待了3年,其餘都並非來自主流的青訓學院,說明了現行的歐洲青訓學院,出產不了頂級前鋒。也許,好的前鋒真的要經過「街場」的洗禮才可。
良好的教育方針,講求因材施教。在培養頂尖足球員的層面或許也一樣。足球青訓學院絕對有其成功之處,只是在任何制度總不可能達至十全十美下,認清現行制度的不足之處是第一步,然後才可以好好思考和計劃未來可以怎樣改善情況。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