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最後的篇章,中場了,也是人數最多的
#4 Bryan Cristante(基斯坦迪、又譯克里斯坦特):沉默的齒輪還能走多遠?
作為羅馬隊的副隊長之一,基斯坦迪已經效力球隊邁入第七個賽季,是隊中少數的資深球員。然而,他一直是球迷間爭議不斷的話題人物。因為領著不算低的薪水,卻始終沒有打出令人信服的表現,有球迷甚至半開玩笑地說:「只要他和柏歷堅尼(Pellegrini,又譯佩萊格里尼)同時上場,這場比賽十有八九要輸。」
他主要擔任中場中(CM)或防中(DM),偶爾客串中堅(CB),但他曾公開表示CB並非自己最舒適的位置,顯示他更偏好能參與進攻的角色。他擁有極高的出勤率,幾乎不會受傷,堪稱「鐵人」。每當球迷抱怨「怎麼又是他上場」,也許只有教練團能明白他在場上的價值。直到2024年12月,他終於受傷了。原本以為只是輕微的扭傷,後來卻發現傷勢不輕。連醫生都說他的忍痛能力異於常人,才能讓人感覺傷勢沒那麼嚴重。
在場上的他,經常被批評動作慢、傳球失誤多,甚至給人懶散的錯覺。但其實他的傳球選擇並不保守,常嘗試直塞與突破防線的風險球。這類傳球一旦成功接應,往往能創造出極大威脅。缺了他,球隊中後場的推進常常會停滯,這點或許是他長期正選的原因之一。
自從雲尼亞里(Ranieri,又譯拉涅利)接手後,他的表現也逐漸穩定,傳球越來越犀利。他的 G-xG 值是+1.5,代表他比預期更多地轉化為進球,展現出不俗的進攻效率。而在防守端,他的攔截與壓迫數據在隊中亦屬中上水準,是個攻守兼備的多面手。而我最佩服他的,是他的心理素質。在飽受質疑與批評的環境下,他始終冷靜應對、穩定出場,默默扮演球隊齒輪的一環。
他與加斯柏連尼(Gasperini,又譯加斯佩里尼)的關係應較為穩定,過去的成功合作和戰術熟悉度讓他有望成為中場的重要球員,甚至可能在加帥的高壓體系中重現進攻端的效率(例如2017–18賽季的9球)。但他需要證明自己仍能適應高強度要求,否則可能被年輕球員超越。
而如果說基斯坦迪是球隊裡的「沉默齒輪」,那麼他的中場搭檔——隊長柏歷堅尼,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存在。作為更受關注的「羅馬之子」,柏歷堅尼所背負的壓力與期待不但更重,情緒波動也更加明顯。他的表現,常常成為球迷熱議的風暴中心。
#7 Lorenzo Pellegrini(柏歷堅尼、又譯佩萊格里尼):隊長,請努力振作
羅馬隊長柏歷堅尼,本季的表現下滑,讓我有種「恨鐵不成鋼」的複雜情緒。畢竟提起羅馬的隊長,大家腦海裡自然會浮現托迪的名字。戴上那條臂章,帶來的不只是榮耀,還有一份沉重的期望。也許柏歷堅尼本身性格較為內斂,但我從不質疑他對羅馬的愛與忠誠;只是就能力層面而言,這一季的表現實在令人擔憂。
早在 23/24 賽季下半段,就已經出現了狀態下滑的先兆。而到了 24/25 賽季,他的表現可說是慘不忍睹:各項賽事僅有 3 個入球和 2 次助攻,和過去的他相差甚遠。本季他的 G-xG為全隊墊底,達 -3.4(尾二的也只是-1.5)也就是說該把握的機會他都沒有好好把握到,這數字實在無法辯解。
更令人遺憾的是,有時他在場上的存在感為零,讓人覺得好像少打一人。連以往被球迷罵翻天的捷歷(Çelik,又譯切利克)和基斯坦迪都漸漸讓人改觀,就唯獨隊長未能被雲尼亞里「救活」。
而他在國家隊的表現,亦未能為他扳回一城。本應擔任中場的他,卻在對戰比利時時穿上了象徵核心的 10 號球衣,改踢前鋒。那場比賽他在上半場 40 分鐘因犯規直接被紅牌罰下,讓比賽由勝利變成被追和。那一刻,不只是搞亂了比賽,他本季在國家隊生涯也劃上句點。
有人說,是迪羅斯(De Rossi,又譯德羅西)被解僱讓他情緒受創,也有人指出他陷入長期的心理陰霾。對於外界批評,他回應道:「如果那個時刻到來,我會讓位;但現在,我仍然想當羅馬的隊長。」
其實,我也曾是那些嘴巴毒辣的球迷之一。但我始終記得,在打比戰中他對拉素那記乾淨利落的進球有多麼振奮人心。那一刻彷彿在告訴我們:他,並未放棄。所以,如果你還想堅持的話,就請努力整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吧。我願意繼續相信你,也期待你用實力與表現,讓我們這班嘴碎的球迷,心甘情願閉上嘴。
#16 Leandro Paredes(柏利迪斯、又譯帕雷德斯):回歸與道別之間
早在 2015 年,柏利迪斯就曾披上羅馬球衣。那時的他還只是個潛力中場,直到 2017 年轉投俄超,開啟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涯。相隔六年,他於 2023 年夏天重返羅馬,選擇了迪羅斯曾穿過的 16 號球衣,似乎也象徵著一份延續。最初他深得迪羅斯信任,主力踢CM,表現穩定。
不過,本季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從迪羅斯時期的重用,到祖歷執教後被邊緣化:在祖歷手下,他整個階段只上場 6 次,除了歐霸對艾夫斯堡( Elfsborg又譯埃爾夫斯堡)一戰是正選兼隊長,其餘多是垃圾時間後備上陣。轉捩點發生在雲尼亞里回歸後,他重新獲得信任,出場時間大幅增加,有連續正選的機會。
當時有不少緋聞指他將回歸阿根廷母會小保加,事後他也承認曾考慮過冬窗時離開。幸好雲尼亞里的到來讓他改變主意,最終不但留下,更選擇與球隊續約。
技術上,柏利迪斯是羅馬中場中腳法精緻的一員。他的長傳轉邊與短傳節奏掌控依然穩定,場均傳球成功率達 89%,為全隊前列。他那記對 AC 米蘭的自由球,遠距離直接破門,至今仍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
當然,他的缺點也相當明顯:節奏偏慢、覆蓋範圍不足,對抗能力也較低。脾氣方面雖然收斂不少,但仍偶爾會與對手或球證爆發小衝突。
隨著加斯帕連尼走馬上任,也許他早已預感自己難以適應這種高壓快節奏體系。最終,他很大可能會選擇重返小保加,回到真正屬於他的「家」。這次再傳離開,球迷少有埋怨,反而多是感謝與祝福。畢竟,他這次回來羅馬,表現亦對得起「16」這件球衣。在他心裡,小保加也許永遠排第一;但在我們眼中,他曾是羅馬這條中場線上,一位值得尊敬的球員。
P.S:對於柏利迪斯的私心,寫完才發現放了很多他的照片。此前他回小保加的傳聞傳得如火如荼,然而柏利迪斯本人指等假期後再決定,應該是等與加帥見面後再決定,所以直到現時也還未證實,只能說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4 Bryan Cristante(基斯坦迪、又譯克里斯坦特):沉默的齒輪還能走多遠?
作為羅馬隊的副隊長之一,基斯坦迪已經效力球隊邁入第七個賽季,是隊中少數的資深球員。然而,他一直是球迷間爭議不斷的話題人物。因為領著不算低的薪水,卻始終沒有打出令人信服的表現,有球迷甚至半開玩笑地說:「只要他和柏歷堅尼(Pellegrini,又譯佩萊格里尼)同時上場,這場比賽十有八九要輸。」
他主要擔任中場中(CM)或防中(DM),偶爾客串中堅(CB),但他曾公開表示CB並非自己最舒適的位置,顯示他更偏好能參與進攻的角色。他擁有極高的出勤率,幾乎不會受傷,堪稱「鐵人」。每當球迷抱怨「怎麼又是他上場」,也許只有教練團能明白他在場上的價值。直到2024年12月,他終於受傷了。原本以為只是輕微的扭傷,後來卻發現傷勢不輕。連醫生都說他的忍痛能力異於常人,才能讓人感覺傷勢沒那麼嚴重。
在場上的他,經常被批評動作慢、傳球失誤多,甚至給人懶散的錯覺。但其實他的傳球選擇並不保守,常嘗試直塞與突破防線的風險球。這類傳球一旦成功接應,往往能創造出極大威脅。缺了他,球隊中後場的推進常常會停滯,這點或許是他長期正選的原因之一。
自從雲尼亞里(Ranieri,又譯拉涅利)接手後,他的表現也逐漸穩定,傳球越來越犀利。他的 G-xG 值是+1.5,代表他比預期更多地轉化為進球,展現出不俗的進攻效率。而在防守端,他的攔截與壓迫數據在隊中亦屬中上水準,是個攻守兼備的多面手。而我最佩服他的,是他的心理素質。在飽受質疑與批評的環境下,他始終冷靜應對、穩定出場,默默扮演球隊齒輪的一環。
他與加斯柏連尼(Gasperini,又譯加斯佩里尼)的關係應較為穩定,過去的成功合作和戰術熟悉度讓他有望成為中場的重要球員,甚至可能在加帥的高壓體系中重現進攻端的效率(例如2017–18賽季的9球)。但他需要證明自己仍能適應高強度要求,否則可能被年輕球員超越。
而如果說基斯坦迪是球隊裡的「沉默齒輪」,那麼他的中場搭檔——隊長柏歷堅尼,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存在。作為更受關注的「羅馬之子」,柏歷堅尼所背負的壓力與期待不但更重,情緒波動也更加明顯。他的表現,常常成為球迷熱議的風暴中心。
#7 Lorenzo Pellegrini(柏歷堅尼、又譯佩萊格里尼):隊長,請努力振作
羅馬隊長柏歷堅尼,本季的表現下滑,讓我有種「恨鐵不成鋼」的複雜情緒。畢竟提起羅馬的隊長,大家腦海裡自然會浮現托迪的名字。戴上那條臂章,帶來的不只是榮耀,還有一份沉重的期望。也許柏歷堅尼本身性格較為內斂,但我從不質疑他對羅馬的愛與忠誠;只是就能力層面而言,這一季的表現實在令人擔憂。
早在 23/24 賽季下半段,就已經出現了狀態下滑的先兆。而到了 24/25 賽季,他的表現可說是慘不忍睹:各項賽事僅有 3 個入球和 2 次助攻,和過去的他相差甚遠。本季他的 G-xG為全隊墊底,達 -3.4(尾二的也只是-1.5)也就是說該把握的機會他都沒有好好把握到,這數字實在無法辯解。
更令人遺憾的是,有時他在場上的存在感為零,讓人覺得好像少打一人。連以往被球迷罵翻天的捷歷(Çelik,又譯切利克)和基斯坦迪都漸漸讓人改觀,就唯獨隊長未能被雲尼亞里「救活」。
而他在國家隊的表現,亦未能為他扳回一城。本應擔任中場的他,卻在對戰比利時時穿上了象徵核心的 10 號球衣,改踢前鋒。那場比賽他在上半場 40 分鐘因犯規直接被紅牌罰下,讓比賽由勝利變成被追和。那一刻,不只是搞亂了比賽,他本季在國家隊生涯也劃上句點。
有人說,是迪羅斯(De Rossi,又譯德羅西)被解僱讓他情緒受創,也有人指出他陷入長期的心理陰霾。對於外界批評,他回應道:「如果那個時刻到來,我會讓位;但現在,我仍然想當羅馬的隊長。」
其實,我也曾是那些嘴巴毒辣的球迷之一。但我始終記得,在打比戰中他對拉素那記乾淨利落的進球有多麼振奮人心。那一刻彷彿在告訴我們:他,並未放棄。所以,如果你還想堅持的話,就請努力整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吧。我願意繼續相信你,也期待你用實力與表現,讓我們這班嘴碎的球迷,心甘情願閉上嘴。
#16 Leandro Paredes(柏利迪斯、又譯帕雷德斯):回歸與道別之間
早在 2015 年,柏利迪斯就曾披上羅馬球衣。那時的他還只是個潛力中場,直到 2017 年轉投俄超,開啟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涯。相隔六年,他於 2023 年夏天重返羅馬,選擇了迪羅斯曾穿過的 16 號球衣,似乎也象徵著一份延續。最初他深得迪羅斯信任,主力踢CM,表現穩定。
不過,本季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從迪羅斯時期的重用,到祖歷執教後被邊緣化:在祖歷手下,他整個階段只上場 6 次,除了歐霸對艾夫斯堡( Elfsborg又譯埃爾夫斯堡)一戰是正選兼隊長,其餘多是垃圾時間後備上陣。轉捩點發生在雲尼亞里回歸後,他重新獲得信任,出場時間大幅增加,有連續正選的機會。
當時有不少緋聞指他將回歸阿根廷母會小保加,事後他也承認曾考慮過冬窗時離開。幸好雲尼亞里的到來讓他改變主意,最終不但留下,更選擇與球隊續約。
技術上,柏利迪斯是羅馬中場中腳法精緻的一員。他的長傳轉邊與短傳節奏掌控依然穩定,場均傳球成功率達 89%,為全隊前列。他那記對 AC 米蘭的自由球,遠距離直接破門,至今仍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
當然,他的缺點也相當明顯:節奏偏慢、覆蓋範圍不足,對抗能力也較低。脾氣方面雖然收斂不少,但仍偶爾會與對手或球證爆發小衝突。
隨著加斯帕連尼走馬上任,也許他早已預感自己難以適應這種高壓快節奏體系。最終,他很大可能會選擇重返小保加,回到真正屬於他的「家」。這次再傳離開,球迷少有埋怨,反而多是感謝與祝福。畢竟,他這次回來羅馬,表現亦對得起「16」這件球衣。在他心裡,小保加也許永遠排第一;但在我們眼中,他曾是羅馬這條中場線上,一位值得尊敬的球員。
P.S:對於柏利迪斯的私心,寫完才發現放了很多他的照片。此前他回小保加的傳聞傳得如火如荼,然而柏利迪斯本人指等假期後再決定,應該是等與加帥見面後再決定,所以直到現時也還未證實,只能說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