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毛越位」復辟?AI全面進場?世盃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四大重點

港‧波‧佬 於 02/07/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國際足協周五發出新聞稿,表示將於11月舉行的卡塔爾世界盃引入「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Semi-automated offside technology),為球證及視像助理裁判(Video Assitant Referee, VAR)提供「更快、更準確及更可重現的越位決定」。相關技術經歷過去一年於阿拉伯盃及世界冠軍球會盃試用(例如FIFA發佈的兩分鐘解說影片,片段正是來自世冠盃AS皮萊對艾查捷拉的一記越位判決),並於餘下四個月繼續微調系統,以及為32支參賽隊伍舉行工作坊,便會正式投入運作。到底新技術能否一如期望提升執法水平與球賽節奏?筆者嘗試簡單整理四大值得球迷關注的重點。

1 運作原理
每個越位與否的判決,基本上可拆解為兩大元素:傳送者出腳的「Kick Point」與接應者同時間身處的位置。針對前者,新技術會透過世盃專用足球「Connected Ball」每秒500次傳送數據來斷定出腳一刻,相比每秒50格的傳統鏡頭或光學技術來得更準確;同時間球場頂會裝置12部攝影機,追蹤每位球員身上29個數據點(特別集中四肢及越位相關的身體部位),並以每秒50次傳送數據,從而鎖定其動向、位置。因此過往越位判決經常涉及「停喺邊格」、「條線點畫」的人為決定,將交由人工智能實時代勞。

據國際足協足球技術及創新主管賀斯梅拿(Johannes Holzmüller)表示,屆時每當出現入球、12碼、紅牌等關鍵時刻而涉及越位球員接應皮球,系統就會向VAR發出警示,同時自動以幾秒內生成Kick Point及畫出越位線,然後VAR裁判須確認情況,並告知主球證作出判決。

2 70秒變25秒覆核 3D動畫公開睇
國際足協數據顯示,全球VAR系統處理一個越位判決,目前平均需要約70秒:要不瘋狂慶祝過後被「無情」推翻,要不保持克制直至最終裁決出爐,令場內場外皆甚為冇癮。而據國際足協球證委員會主席哥連拿(Pierluigi Collina)所指,有信心將審議時間縮短至20至25秒,可望令大家毋須再長時間「囉囉孿」等待結果。

而所謂「justice must be seen to be done」,無論是簡陋畫線或直接公佈裁決,過往VAR審視越位的透明度一直為人詬病。新技術將會把判決所奠基的數據,直接轉化成3D動畫,再於下一次「死球」停頓期間於場館大屏幕展示,亦會提供予電視台播放,最少令受影響一方來得服氣。


3 當審判越位如同門線技術……
近年由VAR衍生出的「腳毛越位」甚至「體毛越位」,顛覆不少球迷甚至球員認知,不禁懷疑人生。不過,參考著名光頭球證哥連拿的口吻,「越位就係越位」:「門線技術正是因其準繩度而眾口皆碑,即使皮球已過或未過白線僅有幾毫米。而半自動越位技術亦理應如此,若它能準確判決球員越位與否,同樣應該得到讚賞。」英超過去一季嘗試以「直播線」重叠作為緩衝區,令「腳毛越位」留有餘地,但隨着科技進一步提升把灰色地帶抹去,球壇能否接受越位非黑即白,值得拭目以待。


4 人類的角色:從簡單覆核到棘手爭議
由VAR 2016年開始大規模引入輔助判決,「機械人執法」不時成為聳動標題,如今人工智能參與度更進一步,但哥連拿堅稱現況並非如此:單論越位判決,越位球員是否「參與」進攻,例如干擾門將視線;傳送一方是否「主動玩球」;事先是否涉及犯規等其他因素,這些爭議個案仍倚賴球證、旁證以至VAR裁判──人類作出最終判決。這亦是系統名為「半自動」的理由:若倚賴AI全自動判定越位,要壓縮至4、5秒完成並非不可能,但畢竟門線技術也曾經發生「事故」(2020年阿士東維拉對錫菲聯的英超賽事,維拉門將尼蘭特連人帶波抱入網窩,當時七部攝影機卻不約而同被遮擋,未能發出入球訊號,最終0:0和氣收場),一旦「死無對症」,又是否我們所樂見?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