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要:1979年初,曼聯於一片爭議聲中和畢樹比爵士反對下,完成了供股集資計劃,籌得一百萬英鎊資金。到了1980年初,一齣電視時事節目,令愛華士家族和曼聯的聲譽大受打擊... (本文上集可按此參閱)
當年英國電視流行一輯名為”World in Action”的時事節目。該節目以揭露政商界人和事秘聞見稱。1980年1月28日播放的一集,正好以路易·愛華士為主角。該集節目主要指控路易的肉食公司以行賄手法獲得政府批出供應學校午餐的合約,並提供劣質貨品、在過往曼聯的股權轉讓上造假瞞稅,與及違規向青年球員的家長提供金錢利益以誘使其孩子選擇加盟曼聯。
在關於股權轉讓的指控,節目指路易在文件上刻意將股權出讓價調低,以幫助賣家減低應繳的資本增值稅,並多以現金交易,減低留下證據的機會,而且往往還會把公司的肉食產品贈予賣家。節目播放後不足四星期,路易就因心臟病發逝世,享年65歲。馬田當時公開表示節目如同人格謀殺其父,使他健康急劇轉壞間接導致他的死亡。
路易的離世,造就馬田以不足35歲之齡繼承路易成為曼聯主席,成為僅次於著名歌手及屈福特主席Elton John最年輕的英格蘭球會主席。
根據馬田的回憶,他第一次跟隨父親進場觀看曼聯比賽時年僅六歲。不過,之後馬田被送往寄宿學校讀書,就很少再經常進場看曼聯。少年時代的馬田讀書成績不甚了了,不過卻是一名運動健將,不但精於欖球,亦對木球和籃球甚感興趣,這亦解釋了為何馬田接任主席幾年後決定為曼聯收購一支籃球隊(詳見本欄另文”紅魔軼事 – 曼聯籃球隊”)。
前文提及,馬田於1970年已被父親推舉成為曼聯董事局成員。事實上,他早在16歲中學畢業後,已經加入家族的肉食供應公司在不同部門由低做起,工餘時還非常熱衷欖球,不時在地區業餘聯賽上陣。馬田在自己的自傳中就提到認為父親試圖以曼聯董事一職誘使他減少參與欖球活動,投放更多時間在足球上。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多年來馬田一直受曼聯球迷質疑他對足球的熱愛程度。
馬田成為董事之初,的確未有花太多時間在曼聯事務上。畢竟他在家族公司擔當正職,而且球會事務有父親、畢樹比爵士和其他比他年長得多的董事們操心。隨著家族公司於1978年賣盤,馬田亦開始展示統領曼聯的野心。前文提及的提升家族持股量和供股計劃,馬田就非常積極參與其中。馬田亦在自傳提及,父親離世前的幾年,在不少球會的事務上也樂於聆聽馬田的意見。
路易離世後,當時的球會秘書奧利夫(Les Olive)向馬田轉達其他董事局成員的想法,指馬田可能還未完全準備好出任主席一職,建議先由畢樹比爵士擔當主席,待時機成熟再由馬田接任。不過,馬田認為自己在董事局已經十年,具備出任主席的能力。於是,在1980年3月的董事局會議中,通過由馬田出任主席,並向畢樹比爵士授予榮譽會長銜頭。翌年,英格蘭足總修改條例,容許每間球會任命不多於一名受薪董事,於是曼聯亦任命馬田兼任行政總裁。至此,馬田正式全身投入曼聯事業,亦從這個時候,馬田開始和年紀相約的熱刺主席史高拿(Irving Scholar)和阿仙奴副主席甸恩(David Dein)熟絡。這幾人對未來英格蘭足球翻天覆地的變化,飾演了關鍵的角色,稍後再談。
馬田就任主席之初,認為曼聯需要加緊財務上的控制,實行了一系列的減省成本措施。另外,當時領隊悉士頓(Dave Sexton)花了£1.25m破當時英格蘭轉會費紀錄購入前鋒貝圖士(Garry Birtles) 卻交不出成績甚為不滿,並在1980/81球季後解僱悉士頓,找來了當時西布朗的領隊朗艾堅遜(Ron Atkinson)接任,不欠還從西布朗把笠臣挖角到曼聯。
除了節流之外,馬田亦大力開拓商機增加曼聯收入。路易離世之前,曼聯已經展開奧脫福的擴建工程,當中包括新建的包廂座和多功能房間和餐飲設施,可以在非比賽日對外開放,賺取收入。將球場開放讓球迷參觀亦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此外,馬田就任主席時才發現當時的球衣製造贊助原來是由領隊負責洽談,贊助所得全部分配予球員,球會卻毫無進帳,於是馬田便在洽談續約時由自己出馬,並將所得款項撥歸球會。到了1982年,更找來日本電器生產商聲寶(Sharp)以兩季共£0.5m成為球會史上首家球衣廣告贊助商。之後,馬田更有份推動聯賽修例,取消聯賽賽事門票收入由對賽雙方平分,改為全歸主隊所有,這對曼聯這類擁有較大容量主場的球會有莫大裨益。
朗艾堅遜接手後的五個球季(1981/86), 曼聯分別奪得兩次足總盃冠軍(1983 & 1985),但始終未能染指聯賽錦標,只能獲得兩次季軍和三次第四名。
在1985年贏得足總盃後大約一星期,發生了希素事件,當時利物浦和祖雲達斯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上演歐冠盃決賽,利物浦的流氓球迷在賽前衝擊祖雲達斯球迷,導致看台內的一幅牆倒塌,造成共39人死亡。事後,所有英格蘭球會被利物浦拖累,禁止參與歐洲賽事長達五年之久,曼聯作為應屆足總盃冠軍,亦因此喪失參與1985/86球季的歐洲盃賽冠軍盃資格,損失一大收入來源,而這禁令亦導致英格蘭球市步入低迷。
到了1986/87球季,曼聯狀態大跌,到了十一月初經過十三場聯賽後,曼聯只勝出三場賽事,捲入降班區,令馬田不得不辭退朗艾堅遜求變。而他心目中的接任人選,就是當時44歲,帶領鴨巴甸打破流浪和些路迪壟斷三次贏得蘇超冠軍的費格遜。馬田早於1984年為曼聯洽談收購史特根(Gordon Strachan)和費格遜交手,並留下深刻印象,而費格遜亦對曼聯甚感興趣,認為可為事業帶來新挑戰,於是便快速接受馬田的委聘。費格遜在曼聯頭幾季未能帶來佳績,到1990年盛傳瀕臨被辭退的故事,球迷都耳熟能詳,無需筆者多講了。當年曼聯已經超過二十年未有贏得聯賽冠軍,加上一年前發生的”險簽班主”鬧劇(詳見”紅魔軼事 - 非一般的險簽”),曼迷對馬田的不滿越來越大。不過,馬田之後卻帶領曼聯走上上市之路,並推動甲組球會組成超級聯賽獨立自治,逐漸令曼聯成為全球最富有的球會...(下集按此)
參考資料:
David Crick & David Smith (1990), “Manchester United - the Betrayal of a Legend”;
Martin Edwards & Robert Sellers (2017), “Red Glory: Manchester United and Me”;
艾雲豪(2016), “誰偷走了紅魔?”
各位想追蹤更多足球界嘅財經新聞,可以like 足球財經嘅 Facebook page!
當年英國電視流行一輯名為”World in Action”的時事節目。該節目以揭露政商界人和事秘聞見稱。1980年1月28日播放的一集,正好以路易·愛華士為主角。該集節目主要指控路易的肉食公司以行賄手法獲得政府批出供應學校午餐的合約,並提供劣質貨品、在過往曼聯的股權轉讓上造假瞞稅,與及違規向青年球員的家長提供金錢利益以誘使其孩子選擇加盟曼聯。
在關於股權轉讓的指控,節目指路易在文件上刻意將股權出讓價調低,以幫助賣家減低應繳的資本增值稅,並多以現金交易,減低留下證據的機會,而且往往還會把公司的肉食產品贈予賣家。節目播放後不足四星期,路易就因心臟病發逝世,享年65歲。馬田當時公開表示節目如同人格謀殺其父,使他健康急劇轉壞間接導致他的死亡。
路易的離世,造就馬田以不足35歲之齡繼承路易成為曼聯主席,成為僅次於著名歌手及屈福特主席Elton John最年輕的英格蘭球會主席。
根據馬田的回憶,他第一次跟隨父親進場觀看曼聯比賽時年僅六歲。不過,之後馬田被送往寄宿學校讀書,就很少再經常進場看曼聯。少年時代的馬田讀書成績不甚了了,不過卻是一名運動健將,不但精於欖球,亦對木球和籃球甚感興趣,這亦解釋了為何馬田接任主席幾年後決定為曼聯收購一支籃球隊(詳見本欄另文”紅魔軼事 – 曼聯籃球隊”)。
前文提及,馬田於1970年已被父親推舉成為曼聯董事局成員。事實上,他早在16歲中學畢業後,已經加入家族的肉食供應公司在不同部門由低做起,工餘時還非常熱衷欖球,不時在地區業餘聯賽上陣。馬田在自己的自傳中就提到認為父親試圖以曼聯董事一職誘使他減少參與欖球活動,投放更多時間在足球上。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多年來馬田一直受曼聯球迷質疑他對足球的熱愛程度。
馬田成為董事之初,的確未有花太多時間在曼聯事務上。畢竟他在家族公司擔當正職,而且球會事務有父親、畢樹比爵士和其他比他年長得多的董事們操心。隨著家族公司於1978年賣盤,馬田亦開始展示統領曼聯的野心。前文提及的提升家族持股量和供股計劃,馬田就非常積極參與其中。馬田亦在自傳提及,父親離世前的幾年,在不少球會的事務上也樂於聆聽馬田的意見。
路易離世後,當時的球會秘書奧利夫(Les Olive)向馬田轉達其他董事局成員的想法,指馬田可能還未完全準備好出任主席一職,建議先由畢樹比爵士擔當主席,待時機成熟再由馬田接任。不過,馬田認為自己在董事局已經十年,具備出任主席的能力。於是,在1980年3月的董事局會議中,通過由馬田出任主席,並向畢樹比爵士授予榮譽會長銜頭。翌年,英格蘭足總修改條例,容許每間球會任命不多於一名受薪董事,於是曼聯亦任命馬田兼任行政總裁。至此,馬田正式全身投入曼聯事業,亦從這個時候,馬田開始和年紀相約的熱刺主席史高拿(Irving Scholar)和阿仙奴副主席甸恩(David Dein)熟絡。這幾人對未來英格蘭足球翻天覆地的變化,飾演了關鍵的角色,稍後再談。
馬田就任主席之初,認為曼聯需要加緊財務上的控制,實行了一系列的減省成本措施。另外,當時領隊悉士頓(Dave Sexton)花了£1.25m破當時英格蘭轉會費紀錄購入前鋒貝圖士(Garry Birtles) 卻交不出成績甚為不滿,並在1980/81球季後解僱悉士頓,找來了當時西布朗的領隊朗艾堅遜(Ron Atkinson)接任,不欠還從西布朗把笠臣挖角到曼聯。
除了節流之外,馬田亦大力開拓商機增加曼聯收入。路易離世之前,曼聯已經展開奧脫福的擴建工程,當中包括新建的包廂座和多功能房間和餐飲設施,可以在非比賽日對外開放,賺取收入。將球場開放讓球迷參觀亦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此外,馬田就任主席時才發現當時的球衣製造贊助原來是由領隊負責洽談,贊助所得全部分配予球員,球會卻毫無進帳,於是馬田便在洽談續約時由自己出馬,並將所得款項撥歸球會。到了1982年,更找來日本電器生產商聲寶(Sharp)以兩季共£0.5m成為球會史上首家球衣廣告贊助商。之後,馬田更有份推動聯賽修例,取消聯賽賽事門票收入由對賽雙方平分,改為全歸主隊所有,這對曼聯這類擁有較大容量主場的球會有莫大裨益。
朗艾堅遜接手後的五個球季(1981/86), 曼聯分別奪得兩次足總盃冠軍(1983 & 1985),但始終未能染指聯賽錦標,只能獲得兩次季軍和三次第四名。
在1985年贏得足總盃後大約一星期,發生了希素事件,當時利物浦和祖雲達斯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上演歐冠盃決賽,利物浦的流氓球迷在賽前衝擊祖雲達斯球迷,導致看台內的一幅牆倒塌,造成共39人死亡。事後,所有英格蘭球會被利物浦拖累,禁止參與歐洲賽事長達五年之久,曼聯作為應屆足總盃冠軍,亦因此喪失參與1985/86球季的歐洲盃賽冠軍盃資格,損失一大收入來源,而這禁令亦導致英格蘭球市步入低迷。
到了1986/87球季,曼聯狀態大跌,到了十一月初經過十三場聯賽後,曼聯只勝出三場賽事,捲入降班區,令馬田不得不辭退朗艾堅遜求變。而他心目中的接任人選,就是當時44歲,帶領鴨巴甸打破流浪和些路迪壟斷三次贏得蘇超冠軍的費格遜。馬田早於1984年為曼聯洽談收購史特根(Gordon Strachan)和費格遜交手,並留下深刻印象,而費格遜亦對曼聯甚感興趣,認為可為事業帶來新挑戰,於是便快速接受馬田的委聘。費格遜在曼聯頭幾季未能帶來佳績,到1990年盛傳瀕臨被辭退的故事,球迷都耳熟能詳,無需筆者多講了。當年曼聯已經超過二十年未有贏得聯賽冠軍,加上一年前發生的”險簽班主”鬧劇(詳見”紅魔軼事 - 非一般的險簽”),曼迷對馬田的不滿越來越大。不過,馬田之後卻帶領曼聯走上上市之路,並推動甲組球會組成超級聯賽獨立自治,逐漸令曼聯成為全球最富有的球會...(下集按此)
參考資料:
David Crick & David Smith (1990), “Manchester United - the Betrayal of a Legend”;
Martin Edwards & Robert Sellers (2017), “Red Glory: Manchester United and Me”;
艾雲豪(2016), “誰偷走了紅魔?”
各位想追蹤更多足球界嘅財經新聞,可以like 足球財經嘅 Facebook page!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