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Antonio Conte】

BLnaze 於 30/04/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當巴塞隆那的地上最強橫行歐洲,摩連奴的防守反擊發起了猛烈的衝擊。哥迪奧拿與摩連奴在十多年前成為了足球戰術的兩座大山,傳控足球的極端主動、防守反擊的極端被動,兩人打造的戰術體系形成鮮明對比,西班牙人通過巨星如雲以及極低的失誤率建立了正面對話的絕對優勢,而葡萄牙人則透過精密的計算和強大的預判能力在多場關鍵戰役中扳回劣勢。

兩人的戰術雖然看似各走極端,但對於攻守轉換一瞬間的強調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摩連奴的全軍退守是為反擊做好準備,對數據有著無比著迷的摩連奴會利用數字的平均值來找出對手的弱點,一旦對手發揮未能超出「預期」,就能以獅子撲兔的方式撕咬對手。哥迪奧拿的傳控足球基礎在於極致的反搶,通過高位防守保持球權的同時,利用二次組織的空檔完成破局,多元化的破門手段、確保個人能力的發揮以及中場分工的細化,哥迪奧拿多年來的屹立,自有其原因。

踏入2010年代,高普與施蒙尼的「瘋狗足球」乘時而起,通過寸土必爭的壓逼戰略,將比賽場地全面焦土化,控球為主的球隊必須要投入更多兵源在後場組織攻勢,拖慢了推進的過程;而以防守為主的球隊亦因為後場球員普遍技術不足而跌入困局,彼時二人的高位壓逼成為戰術的主流,一度讓不少強隊折戟而回。至此,足球體力化被催谷至極致,球員們以場均12公里為「及格」距離,身體對抗次數大幅增加,無論是後防球員的腳下技術、前場球員的支點技巧、邊路的突破能力,以至龍門策動進攻的長傳水平,都開始納入了戰術的內容當中,「推進手段」成為了現代足球首要考慮的條件。


就在各支球隊紛紛在跑動、技術等範疇進行全面人員提升的同時,很少人留意到意甲已經掀起了新一輪的戰術風暴,三中堅的體系「復興」,以干地、馬沙利為首的「改革派」開始在舊有體系下加入嶄新的元素,通過陣式的全面改造來順應歐洲足球的發展趨勢。這股風潮在干地抵達英超,並以三中堅陣式封王後,成功席捲了歐洲球壇,哥迪奧拿、摩連奴以至雲加等人都紛紛將新時代的三中堅體系納入了其戰術簿當中,干地的「成就」不僅僅是一座英超獎杯而已。
(註:很多人都會覺得雲加早在九十年代已引入三中堅、而雲高爾在2014世界杯後亦把三中堅帶到英超,但真正令英超球隊大面積地把三中堅的元素加入,干地肯定才是主要功臣,觀乎當季除了利物浦以外,英超19支球隊全部有用三中堅的經驗,這或許是個微妙的數據。)
傳統的三中堅體系當中,三名中堅主要以拖後中堅橫向包抄為主要的手段,通過「加多一人」的方式去確保禁區的安全。這位拖後中場不僅單兵作戰能力出色,正面防守、側面防守能力兼備,也更需要有總攬全局的特質。發展到中期,三中堅不僅僅作為「多一人的屏障」,而是開始通過配合總體前壓來限制對手的反擊,三中堅比雙中堅的橫向覆蓋面更大,位置亦更為靈活,哥迪奧拿在巴塞隆那時期的343就是這一個時期的產物。


但干地與馬沙利的人的三中堅進一步細化了各人的分工,場內由中堅到前鋒每個人都需要在進攻和防守的時候同時兼顧多項的角色,翼衛防守時落位為閘衛、推進時作為邊中場輔助推進,圍攻階段則化成翼鋒完成最後一傳,甚至殺入禁區完成射門;雙前鋒的配置有昔日「高中鋒配矮個子」的影子,Cavani與Lavezzi、Giovinco與Vucinic等都能通過高空球和地面的配合完成進攻,但二人同時有拉邊輔助進攻、回撤中場輔助推進、反搶,以至於在禁區前沿完成最後一傳等多重任務。三中堅不僅需要在防守時作為臨時的閘位橫向覆蓋,同時也需要大幅前提到中場完成上搶,進攻端無論是Campagnaro、Barzagli都需要有引球出擊的技術,同時拖後中堅Bonucci、Cannavaro等都有一定的出球能力疏理進攻。通過每個位置的職能全面化,以三中堅的站位來完成多種的戰術任務。昔日的祖雲達斯、後來的意大利與車路士,都能夠在低位防守、轉守為攻、陣地圍攻等各個階段有全面的發展,這些都是現代三中堅的功勞。


不過,這種打法存在的缺陷亦非常明顯,由於每個位置的要求極高,每位球員需要同時擁有完成多項戰術任務的能力,稍微不足的球員便會影響了整體的發揮,Christiansen、Morata一旦被抓住弱點,整個體系就會出現崩潰的跡象,這也是哥迪奧拿、普捷天奴等人會把三中堅滲入體系,卻不盲目使用的原因之一。

加盟國際米蘭對干地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頂著祖雲達斯名宿的身份,干地一方面要面對舊東家上下的敵視目光,另一方面也要承受新東家球迷的質疑聲音,在英超雖有成功的往績,但次年對於更衣室的掌控也引起了潛在危機,對三中堅的執著也引起了車路士球迷的廣泛不滿,這些「陰霾」底下要統率國際米蘭回到歐洲一線水平,顯然無法讓人放心。

對三中堅的不信任感、對祖雲達斯「卧底」的敵視,有球迷甚至高舉「只要干地執教,就不再支持國際米蘭」的旗號加以抵制,夏天熱身賽的連戰皆和、對Lukaku的鍾愛、對Perisic的棄用等,都觸動了球迷的神經。一切一切都讓干地深陷壓力當中。不過,意甲首戰的四球大捷、比賽當中的激動投入,球員找到久違的穩定性,強強對話當中的精彩演出,干地雖然有過被多蒙特逆轉、歐聯小組賽出局被稱為「意甲之恥」、甚至在二月連場強戰當中的失利,但同時也讓國際米蘭一度有著爭冠的希望,並且建立了前四位置的優勢,這些都是里安納度往後,歷任主教練未能做到的。


對於球員每日餐單的監管、假日行動的把握,以至一度在媒體前高談「建議」性愛的姿勢和時間「保全體力」等,干地對於球員的監控一度令到過去不少合作的球員不滿,但在國際米蘭內部,已成名的球員均以自律見稱(Godin、Young)、年輕一輩又缺乏與主教練抗衡的「話語權」,這種管理模式反而成為球員激發能量的重要基礎。

干地的做事手法嚴謹,上任後對於訓練場地的採訪、開放等都收緊了規則,甚至在重要比賽之前,會停止開放訓練場地以確保戰術的保密性。同時,會要求所有球員、職員在比賽前一天晚上在訓練基地或客場酒店集合,禁止外出,以確保比賽日的狀態。在疫情之下,對於每一位球員的行為、外出紀錄等都有嚴密的規定,甚至「突擊檢查」球員的隔離情況,這些行為看起來有點「變態」,但站在球隊的角度而言,確實是最有利的做法。

場外一絲不苟,場內的干地卻欠缺挑戰強敵的自信。在對陣中下游球隊的比賽,干地會指揮兩翼衛及三中場積極參與到前場的壓逼體系當中,甚至Godin、Bastoni、Skriniar等人都需要適時前壓到中場區域去完成防守。不少比賽當中都能夠收穫到掌控全局的效果。對陣阿特蘭大、羅馬等較強的對手,干地也能夠利用Lautaro深度回防、Lukaku牽制對手以及三中場輪流前壓輸送等「奇兵」的制伏對手。但一旦面對強敵,干地就很容易陷入進退失據的景況,雙翼衛為了確保位置而不盲目壓逼,中場與前場的防守脫節,祖雲達斯、拉素等球員往往可以輕鬆找到突破的缺口完成快速的推進,Candreva與Young的組合實際上除了體能之外,沒有太大的缺陷,但二人顯然無法在這種「貪勝怕輸」的環境當中完成閘、中場、翼鋒的自然切換,這一點中路對抗不足、邊路缺乏突破能力等陣容問題以外,干地自身的缺點。


誠如文章所說,三中堅體系需要的是每一個位置都擁有多功能切換的能力,球員不但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條件,同時也有根據場上形勢判斷的能力,這一點不僅需要大量的訓練和磨合,同時也需要球員自身的思維開發。干地以424陣式出道,在祖雲達斯和車路士時代均使用過四後防的陣式,Eriksen加盟後,干地也在不同場合使用過4312和442等,到底在是在三中堅體系以內實行精耕細作,盡可能將球員調教至符合整套三中堅方案,同時尋求舊將的加盟以做到即時的提升,抑或是在三中堅的首要方案之外,增添四後防的陣式以完善應對方案,干地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仍然很多。

(作為【藍黑抗疫三十天】最後一回,是次本章寫了很多與干地不關事的東西,而且很多內容都無法詳細去論述,有些是忽發奇想寫的,有些是之前二十九篇的總匯內容,也有點是腦海中一直想好要寫的,篇幅較長,敬請見諒。)

BLnaze的足球札記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