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英格蘭青訓,坊間不少討論都指出過各種潛在問題:成為青訓教練的門檻相對地高、青訓教練比例低、青年球員上陣機會不足等,不過有些較不顯眼,或者外人可能表面看不見的原因,則較少人論及。由英國著名作家 / 體育記者兼專欄作家Michael Calvin所著,當地一本關於足球的新書 <<No Hunger in Paradise. The Players. The Journey. The Dream>>,以時下的青訓環境為著眼點,從其他角度提出了一些問題及觀點,探討現時被視之為商品般的潛質優厚的球員,如何得不到各方善待,從而對他們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這本書上月開始於英國發售,各位如有興趣不妨一讀,而英國的衛報也從書中撮錄了一部份,讓各位先睹為快。筆者認為,這些好東西,不能只有自己看到,因此決定將衛報撮錄的部份譯成中文,與大家分享。
以下是書中部份內容的撮譯。
這二十多年來,Tony McCool於球壇的不同崗位效力過。他是其中一套球員表現分析軟件的先導者之一、曾在持續地多產的盧頓青訓學院工作、曾參與QPR的青訓工作、曾為MK Dons搜集敵軍的賽前情報。現在,他除了在諾域治的青訓學院工作外,也負責監管校內的訓練活動及課程。
他的擔憂是真誠而實在的,而他這樣大膽的表達他的憂慮,其實需要相當的勇氣。因為大部份有份參與青訓的人,都只會私下談及或承認頂級球壇中的犬儒主義,以至現實有多殘酷,而幾乎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坦誠道出當中境況。當中原因很簡單也很明顯:太率直太坦誠,對自己前途有害無益,畢竟無論處身任何界別,權力都可以令人腐化,既得利益者當然會盡力維持現今制度和生態環境。
「真的,在青訓學院中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個案。面對青年球員,有些教練會展現出最惡劣最猙獰的面目和態度,隨時隨地毫不留情面地斥責球員,而這些教練之所以能如此有恃無恐,是因為他們深信,青年球員根本別無選擇 – 球員們就只能阿諛奉承,就算有何不滿也只能默默承受,以免影響自己的前途。」
我曾跟不少青訓教練一起上課或討論,有關青年球員成長的五個「C」- Confidence (信心)、Commitment (投入)、Control (自制)、Concentration (專注)、Communication (溝通)。在課堂上,這些教練會像學生上課般努力做筆記,但回到青年球員面前,四周沒有其他人的時候,那些猙獰的面目又會重現。我曾跟一位教練說:「你真的應該認真看看你剛才抄下的筆記,因為你剛才對那兒童說話的態度非常惡劣。」
說到這裡,McCool的聲線變得有點苦澀,帶出了他的猜疑、悲傷和蔑視。McCool強調,他對大部份青訓教練都有一分尊敬,但情感上卻的確來到了這個決堤的地步,負面經驗不時浮現腦海之中,例如在比利時的一次… 那次痛心的經驗令我撫心自問「究竟我在做甚麼?我真的不想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事情是這樣的:那是一位15歲的年青球員,司職左閘。球會內部本身已不打算讓他晉身下一個年齡組別的梯隊,但天真的我卻認為,每天都是新的開始,也許這位球員會於這一天展現潛質,令球會改變想法,讓他繼續於這裡成長下去。當時球會和領隊的足球哲學是,鼓勵球員有信心控球在腳,從後場組織運球上前場,而幾個月來,球會從上而下都一直向向年齡組別的球員灌輸這個概念。
比賽開賽不到五分鐘,門將短傳給這位左閘,左閘拿球後沒有隨即大腳踢上前,而是扣回場中心的方向,準備斜傳給己隊中場中的球員。我們的對手來自荷蘭,故此對方的壓迫和迫搶做得很不錯,勤於跑動之餘,心理和身體質素亦佳。對方球員閱讀球賽能力頗高,這次亦故意讓這位左閘向內切,同時已透過一些無球跑動,準備好切斷他的傳球路線。我們的左閘嚴格遵守幾個月來被灌輸的意識,傳球向中場,但對方在已料到傳球路線下,來個雙人夾擊,最終搶得了皮球,立刻來個快速反擊,幾乎因而取得入球。然後這位左閘迎來的,是教練團「色彩繽紛」的咆吼。當然,球員不會從未在學校或訓練場上被「問候」,但從場邊的後備席上?
此時,其中一位暴躁的教練對他大聲呼喝,「離開球場,離開我的球場﹗」這時我看着這位左閘球員,他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也令我醞釀了一點情緒。他的神情告訴我,他的自信,以至整個人,都被徹底摧毀了。換下他後,沒有一個教練對他作出任何表示或反應,連最基本的握手也沒有,就像這個換人從來沒有發生一樣。我在席上就一直看着他想哭,卻又竭力忍住不哭出來的樣子。
是的,你可以說他做錯了一個決定。不過,他只是遵照我們的指示,所以做得不夠好的,不應是他,而是我們。我陪他走到角球旗附近,捨不得就此離開他,此刻他也不知道能說甚麼,只是眼淚一滴一滴的流下…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究竟我們變成了甚麼樣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一位潛質優厚的球員,一位成長中的年青人…
這就是我們的英格蘭。這就是大家模仿的英超青訓方針。球員的表現好壞完全取決於錄得的數據,而教練們都變成了普通文員,不由自主地埋首於自己制訂的數據庫中。本來這些數據是用來消除一些無知和偏狹的看法,現在卻變成將這些特質都放大了。
在這裡,McCool還有另一個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們曾與飛燕諾對賽,對方由馬基爾領軍,就是那位當年很出色的荷蘭前鋒。想到他在西班牙,還有在拜仁的成就,我自然對他產生了一份敬意,能與他對坐教練席,是一種光榮。但我對他最大的敬佩,還是來自他的行為和態度。比賽前後和整個過程中,我沒有聽到他一句生氣的話,一個字也沒有。這跟我們的後備席真是極大對比,我們這邊,情況和業餘聯賽差不多,呼喝之聲不絕,老實說,場上的表現和業餘聯賽其實也差不多。
但馬基爾呢?他有時會走到教練區域的邊沿,向一位球員示意,該位球員便會跑來馬基爾跟前,然後馬基爾會以正常的聲量,平心靜氣地跟他解釋,剛才那個情況如果接到皮球,應該先向哪個方向望望,再望望甚麼方向,然後決定應該在哪個位置拿球會好些。一些都是在文明、冷靜而理性的情況下進行,而且很明顯見到球員明白到下次應該怎樣做。
反觀我們的後備席,情緒總是那麼的高漲,就像賽狗跑道旁邊那些快要喝醉的人,看到狗隻即將來到最後直路的樣子。在這個最優質、最頂尖的青訓世界裡,我們的教導方式仍然是大呼小叫,大吵大罵。其實,我們真的那麼重視知識嗎?我親眼目睹不少我很想跟他們學習的人,一些充滿智慧的人,被球會放棄,因為當權者只想身邊被可信賴的朋友包圍,而非一些被視為對自己位置有威脅的人。我們為甚麼會這樣做?
原文:Football Youth Development England Shouting Screaming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這本書上月開始於英國發售,各位如有興趣不妨一讀,而英國的衛報也從書中撮錄了一部份,讓各位先睹為快。筆者認為,這些好東西,不能只有自己看到,因此決定將衛報撮錄的部份譯成中文,與大家分享。
以下是書中部份內容的撮譯。
這二十多年來,Tony McCool於球壇的不同崗位效力過。他是其中一套球員表現分析軟件的先導者之一、曾在持續地多產的盧頓青訓學院工作、曾參與QPR的青訓工作、曾為MK Dons搜集敵軍的賽前情報。現在,他除了在諾域治的青訓學院工作外,也負責監管校內的訓練活動及課程。
他的擔憂是真誠而實在的,而他這樣大膽的表達他的憂慮,其實需要相當的勇氣。因為大部份有份參與青訓的人,都只會私下談及或承認頂級球壇中的犬儒主義,以至現實有多殘酷,而幾乎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坦誠道出當中境況。當中原因很簡單也很明顯:太率直太坦誠,對自己前途有害無益,畢竟無論處身任何界別,權力都可以令人腐化,既得利益者當然會盡力維持現今制度和生態環境。
「真的,在青訓學院中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個案。面對青年球員,有些教練會展現出最惡劣最猙獰的面目和態度,隨時隨地毫不留情面地斥責球員,而這些教練之所以能如此有恃無恐,是因為他們深信,青年球員根本別無選擇 – 球員們就只能阿諛奉承,就算有何不滿也只能默默承受,以免影響自己的前途。」
我曾跟不少青訓教練一起上課或討論,有關青年球員成長的五個「C」- Confidence (信心)、Commitment (投入)、Control (自制)、Concentration (專注)、Communication (溝通)。在課堂上,這些教練會像學生上課般努力做筆記,但回到青年球員面前,四周沒有其他人的時候,那些猙獰的面目又會重現。我曾跟一位教練說:「你真的應該認真看看你剛才抄下的筆記,因為你剛才對那兒童說話的態度非常惡劣。」
說到這裡,McCool的聲線變得有點苦澀,帶出了他的猜疑、悲傷和蔑視。McCool強調,他對大部份青訓教練都有一分尊敬,但情感上卻的確來到了這個決堤的地步,負面經驗不時浮現腦海之中,例如在比利時的一次… 那次痛心的經驗令我撫心自問「究竟我在做甚麼?我真的不想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事情是這樣的:那是一位15歲的年青球員,司職左閘。球會內部本身已不打算讓他晉身下一個年齡組別的梯隊,但天真的我卻認為,每天都是新的開始,也許這位球員會於這一天展現潛質,令球會改變想法,讓他繼續於這裡成長下去。當時球會和領隊的足球哲學是,鼓勵球員有信心控球在腳,從後場組織運球上前場,而幾個月來,球會從上而下都一直向向年齡組別的球員灌輸這個概念。
比賽開賽不到五分鐘,門將短傳給這位左閘,左閘拿球後沒有隨即大腳踢上前,而是扣回場中心的方向,準備斜傳給己隊中場中的球員。我們的對手來自荷蘭,故此對方的壓迫和迫搶做得很不錯,勤於跑動之餘,心理和身體質素亦佳。對方球員閱讀球賽能力頗高,這次亦故意讓這位左閘向內切,同時已透過一些無球跑動,準備好切斷他的傳球路線。我們的左閘嚴格遵守幾個月來被灌輸的意識,傳球向中場,但對方在已料到傳球路線下,來個雙人夾擊,最終搶得了皮球,立刻來個快速反擊,幾乎因而取得入球。然後這位左閘迎來的,是教練團「色彩繽紛」的咆吼。當然,球員不會從未在學校或訓練場上被「問候」,但從場邊的後備席上?
此時,其中一位暴躁的教練對他大聲呼喝,「離開球場,離開我的球場﹗」這時我看着這位左閘球員,他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也令我醞釀了一點情緒。他的神情告訴我,他的自信,以至整個人,都被徹底摧毀了。換下他後,沒有一個教練對他作出任何表示或反應,連最基本的握手也沒有,就像這個換人從來沒有發生一樣。我在席上就一直看着他想哭,卻又竭力忍住不哭出來的樣子。
是的,你可以說他做錯了一個決定。不過,他只是遵照我們的指示,所以做得不夠好的,不應是他,而是我們。我陪他走到角球旗附近,捨不得就此離開他,此刻他也不知道能說甚麼,只是眼淚一滴一滴的流下…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究竟我們變成了甚麼樣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一位潛質優厚的球員,一位成長中的年青人…
這就是我們的英格蘭。這就是大家模仿的英超青訓方針。球員的表現好壞完全取決於錄得的數據,而教練們都變成了普通文員,不由自主地埋首於自己制訂的數據庫中。本來這些數據是用來消除一些無知和偏狹的看法,現在卻變成將這些特質都放大了。
在這裡,McCool還有另一個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們曾與飛燕諾對賽,對方由馬基爾領軍,就是那位當年很出色的荷蘭前鋒。想到他在西班牙,還有在拜仁的成就,我自然對他產生了一份敬意,能與他對坐教練席,是一種光榮。但我對他最大的敬佩,還是來自他的行為和態度。比賽前後和整個過程中,我沒有聽到他一句生氣的話,一個字也沒有。這跟我們的後備席真是極大對比,我們這邊,情況和業餘聯賽差不多,呼喝之聲不絕,老實說,場上的表現和業餘聯賽其實也差不多。
但馬基爾呢?他有時會走到教練區域的邊沿,向一位球員示意,該位球員便會跑來馬基爾跟前,然後馬基爾會以正常的聲量,平心靜氣地跟他解釋,剛才那個情況如果接到皮球,應該先向哪個方向望望,再望望甚麼方向,然後決定應該在哪個位置拿球會好些。一些都是在文明、冷靜而理性的情況下進行,而且很明顯見到球員明白到下次應該怎樣做。
反觀我們的後備席,情緒總是那麼的高漲,就像賽狗跑道旁邊那些快要喝醉的人,看到狗隻即將來到最後直路的樣子。在這個最優質、最頂尖的青訓世界裡,我們的教導方式仍然是大呼小叫,大吵大罵。其實,我們真的那麼重視知識嗎?我親眼目睹不少我很想跟他們學習的人,一些充滿智慧的人,被球會放棄,因為當權者只想身邊被可信賴的朋友包圍,而非一些被視為對自己位置有威脅的人。我們為甚麼會這樣做?
原文:Football Youth Development England Shouting Screaming
註:Box to Box 在Facebook亦有開設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boxtobox),請多多支持﹗
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