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的殘酷現實 - 折翼的天使

香港講波仔 於 12/02/2019 發表 收藏文章
香港近年踏入入籍球員收成期,於冰河時期來港效力的外援球員居港七年後獲發特區護照,成為港隊骨幹。但隨著入籍球員年紀漸大,港隊也漸漸開始由新世代接班,近年省港盃用上年青球員但亦能與廣東隊拉成均勢,今屆更取得歷史以來最大的勝仗,可見一眾小將已做好準備。

可是省港盃過後,球迷們發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其實已經出現了好一陣子,那就是優秀的年青球員都被球會教練放置於閘位位置,成為了「折翼的天使」。而其實這個現象,已於香港足球中出現了很久。這次,筆者正想與大家探討一下這個殘酷的現實。

殘酷的現實來自於一個大環境的因素,那就是外援名額的限制。現時,亞洲聯賽冠軍盃和亞洲足協盃兩個亞洲球會級賽事均採用3外援加1亞援的外援名額,而亞洲普遍國家本地球員實力有限,球會為求於亞洲賽打出好成績,通常都會把外援用於前鋒、攻中、中堅等中軸位置,務求加強球隊的競爭力。
以傑志為例,今年出戰亞冠外圍賽的外援名單為華杜斯(中場)、費蘭度(翼鋒)、盧卡斯(前鋒)、馬特史密夫(中堅)。

港超現時則實行註5+1出4的外援名額,一眾球會以成績為上,亦傾向重用外援前鋒,現時十支港超球會中每支球會皆有至少一名外援前鋒作為取分之匙。在此情況下,本地球員要爭取上陣機會,就只有向邊路發展,其中閘位位置就成為了一眾年青球員的「必爭之地」。

由翼鋒轉任兩閘於香港非常普遍,5年前港隊的正選左右閘張健峰、盧均宜、郭建邦於出道時皆擔任翼鋒。及後港足的中生代羅港威、方栢倫、鄭璟昊、許宏鋒等則由正前鋒位置轉型為左右二閘,其中許宏鋒是自行向教練要求轉型,以尋求出場機會。及至近年則多了由防守中場轉型為閘位球員,其中包括積施利及胡晉銘。

在今屆省港盃大軍中,兩名廣受好評的「拔萃魔翼」林樂勤和孫銘謙不約而同地都在左閘位置上獲得機會。

年僅18歲的孫銘謙今季初次於港超聯登場便已成功入選港隊,在港澳埠際賽及省港盃兩項賽事中擔任正選左閘效果不俗,完全不像是一位閘位的初哥。

林樂勤加盟夢想FC後狀態平平,但在省港盃打起信心,回到球會後搶佔了正選左閘的位置,對富力R&F的菁英盃中更再次射入世界波,但左閘是否其最佳的位置,仍然存有極大的疑問。

很多球迷都認為香港這個大氣候會令很多潛質優厚的年青球員為求上陣機會而屈服轉型,浪費了自身的天賦,但足球向來有能者居之,要扭轉這個命運,只有靠球員自身不斷地力求進步,以表現和實力贏取上陣機會。否則在現行的規例不變下,可以預期未來一眾港隊新生代將繼續傾向於邊路位置發展,「折翼的天使」將會愈來愈多。

要成為人中之龍,或是接受現實、庸碌無為,就看一眾新生代的志氣有多高了。
標籤: 林樂勤  孫銘謙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