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曼聯洽購澳職球會 談集團式經營策略

足球財經 於 15/04/2021 發表 收藏文章
澳洲報章 Sydney Morning Herald 日前報導,上季澳職榜末,但今季目前為止暫居榜首的中部海岸水手(Central Coast Mariners) 班主有意放盤,而英超班霸曼聯正是潛在收購方之一,引起各界注意。報導指,曼聯收購成功的話,有意把球會基地搬到悉尼市北部地區。而這宗傳聞最具話題性,當然是若果成事的話,這支球會將會和由曼聯同市宿敵曼城所屬的城市足球集團 (City Football Group, 簡稱”CFG”) 擁有的墨爾本城 (Melbourne City) 延續兩隊曼市球會的紅藍之爭。傳聞到底屬實還是純粹傳媒炒作,目前未有定論,但不妨借此機會探討一下近年球壇越來越常見的集團經營模式現象,與及若果交易成事,可以為曼聯帶來什麽利益。

所謂集團式經營,簡單地說是指持有超過一家球會權益的個人或經濟體。除了在五大洲持有逾十間球會權益的CFG (延伸閲讀: “曼城母企天價估值背後 唔只足球咁簡單”) 和球迷們熟識的紅牛集團之外,較爲知名的尚有擁有李斯特城和比利時甲組球會奧特希費利(OH Leuven)的泰國皇權集團(King Power Group),和擁有英冠班士利﹑比甲奧斯坦德 (KV Oostende)﹑與及法國﹑丹麥和瑞士三支次級聯賽球隊的 Pacific Media Group (“PMG”)等。這些集團大部份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集團擁有一家屬於頂尖級別的旗艦球會,配以其他市場實力較次的球會。集團大部份的營運方向,都以旗艦球會的成績和利益為主。
先談體育表現方面,集團式經營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同集團内的球會可以較容易互相調動球員。最常見的,就是旗艦球會的青訓球員可以外借到集團内其他球會爭取較多上陣時間。反過來,集團内其他球會若果出現極具潛質的球員,也可以本著“肥水不流別人田”的原則轉到集團的旗艦球會。這一點,RB萊比錫可算是發揮的最淋漓盡致的表表者,陣中不少球員如烏柏美簡奴﹑黃喜燦和古拉斯,以至剛於今年冬季轉會窗加盟的蘇保斯禮等,都是從奧地利的姐妹球會薩爾斯堡紅牛轉投。至於曼城,目前也有幾名青訓球員外借到同集團内的西乙球會基羅納或比利時的 Lommel SK.

另外,在非主流聯賽所屬地區插旗,當然也能讓集團更容易發掘當地具潛質的球員,並提供在本土聯賽上陣磨練的機會,可以說是一種“放長綫釣大魚”的策略。以曼城為例,雖然目前為止未見有從集團内其他球會轉投的球員能在曼城隊中佔上一席位,但也出現過從墨爾本城來投後再先借後賣到哈特斯菲的澳洲國脚艾朗穆爾 (Aaron Mooy), 和14嵗時移民美國,後來在紐約城打響名堂並入選英格蘭U21, 2018 年轉會到曼城後連續三季借到列斯的積夏理遜 (Jack Harrison),總算為集團帶來一點投資回報。而在英國正式脫歐後,英格蘭球會再不能直接從其他地方簽入18嵗以下球員,但可以集團内其他英國以外球會名義購入並給予上陣機會,待球員達到水平時再收歸旗下。
至於在財務或其他體育範疇以外的角度,可以從幾方面來看。一般商業機構進行跨國倂購,無非是看中收購目標或目標所在市場的發展潛力,希望通過收購快速在新市場上爭取份額,帶動集團整體業務。這一點套用在足球事業上,無疑不少 CFG 或紅牛投入的市場,如中國﹑美國和澳洲等,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本土聯賽可帶來的金錢收益畢竟有限。以 CFG 為例,18/19年度為受疫情影響下,集團整體收入為 £631m, 稅後虧損£84m, 同期曼城收入為£535m, 佔集團近 85%, 亦錄得約 £10m盈利,意味其實 CFG 在曼城以外的業務大都在虧損狀態。

不過,集團式經營也讓成員可以作出較靈活的財務安排以達至某些目標。上面提到和 CFG 和曼城 18/19年度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看兩者的薪酬開支。CFG 當年整體薪酬開支為 £400m, 而曼城則為 £315m, 佔 CFG 的 79%. 相比曼城佔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低,這很有可能意味不少開支由集團其他附屬公司或者是總部承擔。這種説法並非胡亂瞎猜,畢竟 CFG的球探網絡以至品牌推廣都是為集團内所有成員共享而非單獨為曼城服務,曼城現時和 Puma 的球衣贊助,其實就覆蓋整個 CFG集團内的球會,由總部承擔相關開支也不為過,而且也能提升曼城在 FFP 評核時的盈利數字。令外,上文提到的艾朗穆爾,其實是從墨爾本城免費轉會到曼城,但後來賣到哈特斯菲的收益就全歸曼城所有。當中的FFP考量, 也十分明顯吧。

利用集團成員達成目標的,也不只曼城和 CFG. 本欄就曾經和大家分享過李斯特城透過奧特希費利低價收購年輕前鋒佐治靴斯的故事 (延伸閲讀: "李斯特城收購錫週三名宿之子背後有蠱惑?曼聯也曾中招!" )。

説回曼聯收購中部海岸水手的傳聞,就以上面提到的各點衡量這宗新聞。體育表現方面,雖然目前曼聯只屬單一球會運作,但多年來都有外借年輕球員到其他本土低組別或外地球會的經驗,也看不到將來把自家青訓或海外羅致的球員外借到澳職有何好處,極其量如果是亞洲球員的話,或許可以協助水手爭奪亞冠,但若以培訓球員為曼聯效力為目標的話,澳職的水平相信未必符合曼聯的要求。

至於財務因素,甚少澳職球會公開發佈財務報告,在衆多澳職球會中,筆者只能找到墨爾本勝利 (Melbourne Victory) 過去幾年的數據。19/20 年度受疫情影響,全年總收入為 AU$18m, 而之前兩個年度則介乎 AU$22.0-23.5m,三年數字折合英鎊,大約是 £10-15m, 這相當於英冠下游球會的水平,而三年也多數出現虧損。曼聯本身作為上市公司,這宗收購看來不會為股東在短期内帶來收益,不過格拉沙家族也可能以私人名義在上市公司架構以外進行收購,令水手和曼聯在架構上成爲同等的附屬機構。至於中長期的潛質,曼聯或許可以利用本身的長處協助水手在各方面增長,但筆者認爲,曼聯在澳洲已經有一定的支持,很難透過持有一家澳洲球會去大規模增長當地球迷數字。另一方面,各地的曼聯球迷或許會因爲曼聯的關係而對水手作出一點關注(特別是在水手迎戰墨爾本城時),但很難想像曼聯球迷會如同支持曼聯般花錢去買水手的球衣或商品吧。

綜合上述各點,筆者認爲這宗傳聞的真確性應該不會太高。不過,我覺得曼聯倒是可以考慮個別歐洲二三綫聯賽球會,這對培養和發掘青年球員都會比澳洲球會更為有利。

各位想追蹤更多足球界嘅財經新聞,可以like 足球財經嘅 Facebook page!
標籤: 曼聯  中部海岸水手  澳職  曼城  紅牛  FFP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