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鎚評荷甲] 為什麼今年歐聯只得一支荷蘭球隊?

鎚仔幫主場 於 25/08/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今年歐聯抽籤塵埃落定,作為鎚仔,歐霸盃連外圍賽都過不了,自然懶得理會歐洲賽。然而小編有一點感到疑惑,就是為什麼荷蘭今屆歐聯只得飛燕諾做代表呢?

(Source: Football Oranje)

不如簡單先講荷蘭球隊的歐戰制度:
冠軍直入歐聯分組賽 (飛燕諾);
亞軍參與歐聯外圍賽第三圈 (阿積士);[已出局 - 負予洛辛堡]
季軍參與歐霸外圍賽第三圈 (燕豪芬);[已出局 - 負予克甲球隊 Osijek]
附加賽贏家參與歐霸外圍賽第二圈 (烏德勒支);[已出局 - 歐霸附加賽圈負予辛尼特]
盃賽冠軍直入歐霸分組賽 (維迪斯)。

如此一來,荷蘭就有每年都有五支球隊參與歐洲賽事。不過能夠入分組賽的球隊,現在只剩兩支。
長久而來,荷甲都是四大聯賽下的次級聯賽,不過總算穩守第6位,有6個參賽資格。不過這個第6位近年已經守不住了,荷蘭現時的歐洲足協系數,竟然跌至第10位。只差3個位置,直入歐聯的位置就會被取代。

在近五季,荷甲大會的歐戰表現可說是無甚佳作。唯一利好系數的事件,正是上季阿積士不敵曼聯而取得歐霸盃亞軍。上個球季的聯賽系數亦因而有9.1,是為荷甲在歐戰席位的一根救命稻草。再之前的四季,荷甲球會亦表現沉寂,在兩季前 (2015/16) 已經失去了一個歐戰席位。

(Source: AD.nl)

中型班永遠都是拖後腳的球隊,但連強隊都不能爭取歐戰佳績。為什麼呢?

是領隊嗎?非也。荷蘭領隊人才輩出,雲高爾、朗奴高文、法蘭迪保亞......他們甫上任就可以帶領球隊在荷蘭本土聯賽從逆境走向冠軍,即使在外國無功而還,領隊功力仍是毋庸置疑。雖然雲高爾和法蘭迪保亞都是喜愛使用三中堅,但這不代表所有荷蘭教頭都使用三中堅,朗奴高文便是一例。說領隊功力差、固執,而導致荷甲球會歐戰不力?這不似是原因。

(Source: Metro)

是本土球員嗎?非也。荷蘭國家隊經雲高爾在2014世界盃提拔後,已經證明有不少小將已可以成大器。荷甲球會平均球員年齡只有24.1歲,可見整個球圈人才源源不絕。就算正選離去,都可以迅速從青訓提拔人手、或者購入球員補充,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一看荷蘭各支歐戰常客,就知道在轉會上出現了問題 - 沒有引入有經驗的戰將。有經驗的戰將不是代表老將,而是在生涯高峰,30歲左右的球員。

當一支球隊倚賴年輕人,缺乏經驗的後遺症便會出現了。這支球隊的心理質素會偏差、身型會較薄弱,幸好的是,他們多是從同一支青年軍升上一隊,默契上的問題會較少。

(Source: Voetbal International)
[Btw,最哄動的,莫過於阿積士洽談了已經34歲的「獵人」亨特拉爾免費回巢,以老帶新。]

(Source: Record)

不過傳統三強阿積士、燕豪芬、飛燕諾的收購方針,都只是收購25歲以下的潛力幼齒。簽入幼齒除了看中他們的潛力之外,當然是財政所限。今季荷甲標王只是用了燕豪芬700萬歐元,簽入墨西哥翼鋒盧辛奴 (Hirving Lozano,上圖),可見荷甲球會不太願意投資太多。寧願以漁翁撒網的方式,從二線歐洲國家、拉丁美洲等地購入年輕球員,希望可以賺取優厚的利潤。

(Source: Mirror)

現時荷甲的情況就如當年取笑雲加的「贊堅臣收購法」:2000 萬賣走雲佩斯,可以買值100萬的「贊堅臣」20個。如果其中一個成材,又可以賣2000萬,循環下去,雲加就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潤。

當時雲加為了錢賠上了英超成績,現時荷甲就賠上了歐戰成績。雲加最後醒覺,大手簽入球員;那荷甲勁旅又可以如何自處呢?除了用錢投資在球員身上,還有解決方法嗎?

封面圖片來源:
本專欄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mmershome
Fantasy Premier League《鎚仔幫主場》private Classic League code:881925-212493
標籤: 荷甲  阿積士  PSV燕豪芬  飛燕諾  荷蘭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